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8918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习题集Z103000 施工进度控制2Z1030101 假设工作C的紧前工作为A、B,如果A、B两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6天和7天、持续时间分别为4天和5天,则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A. 10天 B. 11天C. 12天 D. 13天2 34 已知某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3天,总时差为5天。通过检查分析,发现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且影响总工期1天。在其他工作均正常的前提下,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 )。A. 1天 B. 4天 C. 6天 D. 9天5 已知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工作有四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18天、20天、21天和23天。如果该工作

2、的持续时间为6天,则其最迟开始时间为( )。A. 12天 B. 14天 C. 15天 D. 17天6 在网络计划中,若某项工作的( )最小,则该工作必为关键工作。A. 自由时差 B. 持续时间C. 时间间隔 D. 总时差7 当网络图中某一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拖延,且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TF时,网络计划总工期将( )。A. 拖延 B. 拖延TF C. 拖延-TF D. 拖延TF-8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如果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1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 )。A. 5天 B. 6天 C. 7天 D. 12天 9 在工程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的

3、实际进度比其计划进度拖后5.天,影响总工期2天,则该工作原来的总时差为( )。A. 2天 B. 3天C. 5天 D. 7天10 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当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推迟天数超过自由时差时,将会影响( )。A. 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B. 平行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C. 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D. 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11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设H工作的紧后工作有I和J,总时差分别为3天和4天,工作H、I之间时间间隔为8天,工作H、J之间的时间隔为6天,则工作H的总时差为( )。A. 6天 B. 8天C. 10天 D. 11天12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实箭线末端对应的时标值为( )。

4、XA. 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B. 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C. 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D. 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13 已知某工作ij的持续时间为4天,其i节点的最早时间为18天,最迟时间为21天,则该工作的最早完成的时间为( )天。A. 18 B. 22C. 25 D. 3914 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虚线)表示工作之间的( )。XA. 时间间歇 B. 搭接关系C. 逻辑关系 D. 自由时差15 在建设工程常用网络计划表示方法中,( )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A. 双代号网络图 B. 单代号网络图C. 单代号时标网络图 D. 单代号搭接网络图16 17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5、中,可以直接识别工作的( )。XA. 开始时间 B. 搭接时间C. 时间间隔 D. 总时差18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前后工作之间逻辑关系有( )。A. 自由时差 B. 时间间隔C. 完成-完成 D. 最早可能开始19 某工程计划中A工作的持续时间为5天,总时差为8天,自由时差为4天。如果A工作实际进度拖延13天,则会影响工程计划工期( )天。A. 13 B. 8C. 9 D. 520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 )表示工作之间有搭接关系的逻辑关系。A. 节点 B. 编号C. 线路 D. 箭线21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有( )。A. 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B. 一个开始节点和多个结束节点C.

6、多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D. 多个开始节点和多个结束节点22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 )。A. 逻辑关系 B. 关键线路C. 总时差 D. 自由时差23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是前后工作之间有多种逻辑关系的( )网络计划。A. 流线型 B. 非肯定型C. 肯定型 D. 随机型24 以箭线或节点表示工作的网络计划,称为( )。XA. 搭接网络 B. 事件网络C. 随机网络 D. 工作网络25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STFi,j表示( )。XA. 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B. i工作和j工作的时间间隔C. i工作开始到j工作完成的时距 D. 工作ij的自由时差26 双代号网

7、络图中虚箭线表示( )。A. 资源消耗程度 B. 工作的持续时间C. 工作之间逻辑关系 D. 非关键工作27 施工进度控制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还直接关系到( )。XA. 工程成本 B. 工程招标C. 工程措施 D. 工程设计E. 工程质量28 对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工期要求的情况,选择关键工作宜考虑( )。A. 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影响不大的工作 B. 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C. 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D.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E. 缩短持续时间对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9 与网络计划相比较,横道图进度计划法具有( )特点。XA. 适用于手工编制计划 B.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8、表达清楚C. 能够确定计划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D. 调整工作量大E. 适应大型项目的进度计划系统30 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 )。XA. 工艺关系 B. 组织关系C. 生产关系 D. 技术关系E. 协调关系31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XA.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B.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C.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时间间隔为零 D.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 E.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自由时差为零的工作连起来32 在各种计划方法中,( )的工作进度线与时间坐标相对应。XA. 形象进度计划 B. 横道图计划C. 双代号网络计划 D.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

9、划E.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3334351C2D3C4C5A6D7C8A9B10A11C12A13B14C15A16C17A18C19D20D21A22D23C24D25C26C27AE28ABCE29AD30AB31BCD32BE33BDE34CDE35AE3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中,由于A、B工作之间STS1,2的时距为3天,A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1)为10天,故要求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10+3=13天;又由于A、B工作之间FTF1,2的时距为6天,A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1)为24天,故要求B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24+6=30天,相应的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30-8=22天。5 某工作四项紧后

10、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18天为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工作持续时间6天,即为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12天。8 根据已知条件,工作M最迟开始时间为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其持续时间,即25-7=18天,工作总时差为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即18-13=5天。9 其工作进度拖后5天,而影响总工期只有2天,是因为该工作的原来总时差为5-2=3天。11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总时差加上相应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I工作总时差3天,加上H和I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8天,等于11天;J工作总时差4天,加上H和J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6天,等于10天。所以取最小值10天。13 工作

11、i-j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左端节点i最早时间,即18天。工作i-j最早完成时间为该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上持续时间4天,即等于22天。16 由于1-3-5-6线路工作持续时间最长,且等于13天,故为关键线路,其他线路工作持续时间之和均小于13天。17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开始时间可以从其箭线起点所对应的时间坐标上直接读出来,而总时差需要加以换算才能求出。19 由于A工作的总时差为8天,如果A工作实际进度拖延13天,则会影响工程计划工期13-8=5天。34 双代号网络图中除了关键工作之外均为非关键工作。本题可先确定关键线路,即可知关键工作,其余均为非关键工作。35 在所列各选项中,线路长度分别

12、为19,16,17,14,19天,故A、E选项所列线路持续时间最长,为关键线路。2Z1030201 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包括( )。XA. 政治风险 B. 自然风险 C. 社会风险 D. 技术风险2 下列选项中,属于施工方进度控制技术措施的是( )。A. 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B. 对工程进度进行风险分析C. 进度控制职能分工 D. 选用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施工方案3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 )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选用。A. 组织措施 B. 管理措施 C. 经济措施 D. 技术措施4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出工程实施各阶段所需资金的是( )。A. 资源需求计划 B. 资金需求计划 C. 资金供应的条件 D. 经济激励措施5 工程资金需求计划是( )的重要依据。A. 设计变更 B. 选择承发包模式 C. 工程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