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89139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政务微信的发展作者:王雨薇 孔德娇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文章阐述了政务微信的定义、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政务微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政务微信发展的对策建议:要明确政务微信账户的定位;丰富发布形式,提高内容 质量;增加互动性,塑造亲民政务。【关键词】政府部门;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对策建议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移动平台和媒体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移动网 络媒体异军突起,其中微信更是成了时下的热门。这不仅给民众提供了更便捷多元的沟通阅读 体验,更是给国家政府提供了一个信息公开、民众互动的新渠道。加入微信,开通政府公众 号,被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青睐。在201

2、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更是将“政务微博、微 信”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目前,政务微信 开通和使用情况已被纳入了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一、政务微信的定义政务微信是指国家通过注册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共账号,以此为平台来公布其部门工作有关 的政府文件政策,实时事件,办事指南等内容,以及回应民众关心的事务,进行互动的一种新 型社会管理方式。是一种依赖于手机微信为载体,将“数据送入民众口袋”的重要举措。政务微 信所实现的公众问答、网上调查、信息推送等功能,真正做到“听”民声、“答”民疑、“解”民 忧,开启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的“指尖工作”。政务微信的公众

3、号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微信公众号,政务微信的公众号是以政府部门注册为 标志,以个人、社会团体等注册的名称类似于官方政府部门的账号,并不属于政务微信的范 围。二、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及特点随着网络问政的民众欢迎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力支持,目前全 国的政务微信数量已近4000个,覆盖了公检法、宣传、纪律,党政多个方面,20多个行业, 政务微信在政府信息公开、在线政务服务、政府与公众互动沟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 来看,我国政务微信的发展呈现出数量众多,发展趋势良好的状态。微信作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进行管理宣传的新途径,和微博并称时下问政的双V”利器。 但是两种渠道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

4、优势,相对于政府微博来讲,政务微信呈现出这三种特点。1、内容局限性小,表述更全面相对于微博的140个字数限制来看,微信在内容表述上的限制更少。这使得微信在发送内 容上,尤其是一些政策方针,实施方法的内容来看,在表述上更为详尽细致。便于民众对于消 息的把握更为全面,解决了微博只知其名不知其内容的局面。微信还可以通过语音来发布信 息,不同于书面文字形式的呆板、平淡,利用声音展开对话,可以拉近距离,更能表达丰富的 情感。2、互动针对性强微博在互动形式上,是由账号发布,用户评论,回复评论这样的形式开展。有时评论过多 则可能有忽略民众提问引起不满情绪的问题存在。政务微信在用户互动上,则是一种一对一的 互

5、动方式。民众可以直接与公众号展开对话,政务微信后台收到后可以一对一的对于民众的问 题进行回复,针对性更强。可以回复每个人,比起微博来看可以更细致全面的为人民服务。3、对隐私的保护程度高微博的传播是利用大众媒体,每个人都透明的展现出来,这使得部分网友在咨询问题,举 报官员腐败等时候可能碍于自己隐私的保护而望而却步。而微信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平台,和政 府微信在互动时,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对话会被其他网友们看到,对其隐私进行了保护。三、政务微信存在的问题政务微信相对于微博和政府网站,起步时间较晚,在技术上、管理上都缺乏经验,也没有 形成良好的秩序。对于政务微信本身的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1、总体发展不均

6、衡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数量众多,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差异,在账号的建设上也 存在着差异,南方地区的账号发展较好,粉丝数量众多,满意度较高。而北方的政务微信起步 较晚,账号建设也较差。根据腾讯2015年的政务微信报告来看,广东省的各个账号在全国都 处于领先地位,而西部地区则无一上榜。2、账号建设问题多对于账号的自身建设问题,在这里我们选取了“西安发布”这一政务微信账号为例,对其 2015年9月至11月进行观察,发现政务微信的账号建设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足。(1)政务微信发布内容类型众多,账号特征不突出。“西安发布”是西安市网络宣传办公 室管理的政务微信账号,其功能介绍是以推送西安政务信息,政策

7、解读以及民生资讯为主。在 观察中,我们把内容划分为交通运输,社会文化,政策解读,便民资讯,时事政治这五类。在 三个月观测中,共合计发文331篇。其中便民资讯所占比重超过整体数量的三分之一,社会文 化类所占比重也较高,时事政治所占比重最低,仅为6%。这使得账号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作 为政务微信,其主要内容应以政务类,政策解读为主,而过多的发布一些旅游资讯风景古迹则 偏离了政务微信的定位。(2)其文章内容缺乏原创性,形式单一。在331篇中,仅有72篇为原创文章,约占 20%,其余多为转发内容。其中,政策解读类原创性较好,但交通运输,便民资讯,社会文 化,时事政治多数内容为转载。原创性较差的问题,多数

8、雷同的内容,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 会制约账号长期发展。微信在发布形式上,可以采取对话类型的文字,文章推送,图片,语音这四种形式,但目 前来看,文章推送成了多数政务微信采取的唯一形式,没有用语音以及像普通朋友之间的对话 文字的形式发布信息,形式单一,也没有发挥出微信较之于微博、网站独有的拉近政府和民众 距离,增加亲切感的作用。(3)互动性差。账号没有主动和民众交流。更多的是在每日更新一些资讯内容,并没有 主动积极的和民众进行互动,这使得政务微信失去了其一对一和民众互动的优势,仅仅沦为了 一个每日资讯播报的平台。西安发布账号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过和民众主动开展互 动的活动。没有做到真正的政

9、民互动。对于民众的提问和问题,在回复上及时性较差。未能及时的对于民众的提问进行回复。 “西安发布”的回复,态度热情但时间存在延迟,时效性差,这大大削弱了民众的互动热情,对 于一些紧急的问题没有提供有效的帮助。四、促进政务微信发展的建议1、明确政务微信账户的定位对于政务微信的定位而言,则需要打造出具有部门特色,地区特色的优质账号。部门特色 要明确,这就要求每个政务微信的账号在内容上要突出本部门的特点,例如气象局应以天气资 讯为中心,同时也可以发布关于节气知识,云朵变化的内容。突出气象局的职能。不要一味的 追求发布数量,盲目的和其他账号进行比较,做出自己特点才是最重要的。地区特色,则要求 政务微信

10、更加的“接地气”,要针对某区域或某领域内的人群需求来打造账号,切实了解当地民 众们关心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账户,也才能做好一个老百姓 喜爱,切实为人民服务的政务微信。2、丰富发布形式,提高内容质量微信的一大优势就是用语音即时传送消息。就目前来说,政务微信对这一功能使用都不充 分,此外,除了文字语音的形式,动态的相册,视频也是一种很好的内容。多形式的展现内容 可以更好的吸引大家阅读,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从而促进账号的良性发展。对于内容来看,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政务内容比重小,文章原创性差这两个问题。对于政务 内容来说,除了政策方针以及政务动态内容咨询型消息的分享以外,可以把

11、具体事务通过微信 来办理,例如目前“上海发布”开通网上出入境办理预约,交通违章交罚款的功能,便捷服务大 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让民众生活中办事难,去有关部门耗时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而 针对文章原创性差的问题,目前账号的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的提升文章的质量而 不使一味的转载。也可以面向社会进行文稿征集,优秀的文稿给予一定的奖励。文章的原创性 意味着更高的可读性,做好原创微信,才能更好更持久的吸引用户关注。3、增加互动性,塑造亲民政务政务微信只有和政府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和民众紧密联系起来,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务微 信。如何增加和民众的互动性,避免沦为新闻平台,如何切实发挥出微信政民互动

12、,指尖问政 的优势,是建设政务微信平台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政务微信中,有一些值得借鉴。 如山西晋中公安政务微信承诺“与网友互动承诺48小时必复”,受到网友好评。增加互动性,可以从两方面来做。一方面可以主动问政于民。开展类似于微博的微访谈活 动,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参与,提供专门的时间让大家进行提问,或向民众收集问题、意 见。让官员通过微信走进大家的手机,走进大家的生活,这不仅仅可以广泛的收集民意,问政 于民,也可以切实让大家感受到一个关心百姓生活的温暖政府。另一方面,针对广大网友的提 问,可以采取人工回复和自助回复两种方式的结合。对于一些经常提问的问题,如查询汽车违 章,天气情况查询,可以在自定义菜单中设置回复相应数字,或关键字一键查询。例如上海 发布”目前设置了交通卡余额,公积金查询,路况查询等60个关键词查询,以及12个数字自 动回复,涵盖了交通,旅游,天气等各个方面,基本满足了民众日常询问的需求。而对于自动 回复无法满足的问题,则应由人工来回答。【参考文献】1 张楠.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新平台.编辑学刊,2015.01.2 陈超贤.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08.3 陈小兰.政务微信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5.04.4 王玥,郑磊.中国政务微信研究:特性、内容与互动.电子政务,201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