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89079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重点复习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问答题:1. C02增多和缺氧对呼吸有何影响?试比较两者的作用途径何意义(92)2比较PO2何PCO2变化对呼吸活动的调节有何异同?并说明两者的调节机制(95)3. 无效腔增大时对呼吸的影响及机制。(97)4. 肺通气/血流改变时对 PO2 和 PCO2 的影响及机理。(99)5. 实验中增加兔的无效腔气量将发生何种变化,机体是如和调节的?(2000)6. 切断兔颈动脉窦神经何主动脉体的传人神经前后,分别吸入含4%CO2的气体和纯氮气, 对呼吸各有什么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2001)7. 吸入2%的二氧化碳时,对血中pH值不加控制,对呼吸有何影响,并分析其机制。(2003)四、问答题3

2、. 何谓胸膜腔内负压试述其形成的原理及其生理意义。4. 肺活量与用力呼气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在检测肺通气功能中意义有何不同?5. 在每分通气量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气体交换率高于浅而快的 呼吸?6. 试述肺泡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7. 什么是氧解离曲线?试分析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8.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9. 生活在高原的正常人,熟睡时出现什么样的周期性呼吸?机制是什么?10. 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前、后,分别吸入C02和N2时,呼吸运动的变化有何不同?为什 么?四、问答题3. 胸膜腔内负压是指胸膜腔内压,平静呼吸时无论

3、吸气和呼气均为负压,故称胸膜腔内负压。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约为-0.665-0.399kPa(-5-3mmHg),吸气末约为-1.33-0.665kPa(-10-5mmHg)。胸膜腔内负压是出生后形成和逐渐加大的。出生后吸气入肺,因 肺组织有弹性,在被动扩张时产生弹性回缩力,形成胸膜腔内负压。婴儿在发育过程中,因 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的发育速度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由于胸膜腔内浆液分子的 内聚力作用和肺组织的弹性,肺被胸廓牵引不断扩大,导致肺的回缩力加大,因而胸膜腔内 负压增加。胸膜腔内负压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缩力。胸膜腔内压二肺内压一肺的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为负值,有利于肺和小气道保

4、持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4. 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了解呼吸功能贮备量的大小。用力呼气量反映呼 吸肌的力度及所遇阻力的变化,是动态指标,能较好地评价肺通气功能。肺通气量反映单位 时间内肺的通气效率。肺泡通气量反映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肺换气功能的基本 条件。5只有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当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 半或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每分通气量不变,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这是 因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潮气量一无效腔量)x呼吸频率,由于解剖无效腔的存在,潮气 量减半时进入肺泡的气量减少,呼吸频率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其减少量,导

5、致每分钟肺泡通气 量明显降低,通气血流比值下降,使部分血液得不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另外由于功能残气 量(2500m 1)的存在,当平静呼吸时,每次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为潮气量(500m 1)减去解 剖无效腔量(150ml),即350ml,那么每次呼吸约有1/7的肺泡气得到更新,当浅而快呼吸 使潮气量减少时可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从而使肺泡PO2降低,PCO2升高,不利于肺泡气 体交换的进行。 6肺泡表面张力存在于肺泡气-液界面,能使其表面积尽量缩小的力量。作用:(1)是构成 肺弹性阻力的重要来源;(2)根据Laplace定律,使大小不一的肺泡容量不易稳定;(3)具 有促进肺毛细血管内的水渗透至肺泡的

6、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复杂 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作用(:1)降低吸 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2)能维持大小不一的肺泡容量的稳定性;(3)减少肺间质和肺泡 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7.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曲线近似“S形,可分为上、中、下 三段。氧解离曲线上段:PO27.9813.3kPa(601 OOmmHg),可以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 分。曲线较平坦,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7.98kPa(60mmHg), 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量的

7、O2,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氧 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是释放O2的部分。表示PO2在5.327.98kPa(4060mmHg)范 围内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释放出大量的O2,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氧解离 曲线下段:相当于PO22.05.32kPa(1540mmHg),曲线最陡。表示PO2稍有下降,Hb氧饱 和度就大大下降,使 O2 大量释放出来,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的需要。因此该曲线代表了 O2 的贮备。8.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这是因为肺扩张反射对吸气抑制所致。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内,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吸气时肺扩张牵 拉呼吸道,兴奋

8、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 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和频率。当切断 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 呼吸。9 熟睡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和呼吸增强交替进行的周期性呼吸。高原地区的气压低,因而PO2也低,低O2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在熟睡时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敏感性降低,这 就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之后,血中PCO2升高,PO2进一步降低,于是在中枢性和 外周性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下,使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增强。当呼吸增强时,肺通气也增 强,吸入更多的O2和排出更多的C

9、O2,有消除了低O2和CO2增高的刺激,于是又出现呼 吸暂停,即开始第二个周期。10.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前、后,分别吸入CO2,均能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因为CO2 兴奋呼吸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而起作用的,并且以兴奋中 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为主。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取消了 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后,CO2仍能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运动。吸入N2 (缺O2或低O2)只能通 过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而使呼吸运动增强。因此在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前吸入N2时可使 呼吸运动增强,而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后再吸入N2增强呼吸运动的作用则不明显。名词解释1.肺通气 2

10、.顺应性3.肺表面活性物质4.潮气量 5.肺活量6.用力呼气量7.生理无效腔8.功能残 气量9.每分通气量10.肺泡通气量11.胸膜腔内压12.肺扩散容量13.通气/血流比值14.氧容量 15.氧 含量 16.血氧饱和度 17.氧离曲线 18.波尔效应 19.肺牵张反射 20.中枢化学感受器循环名词解释:兴奋性 有效不应期 代偿间歇 超速驱动压抑 心电图 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房室延搁问答题:1. 试述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2. 试述心肌细胞中的快发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区别;3. 试述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细胞4 期自动除极的形成机理;4. 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那些;5. 心肌在

11、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那些变化;6. 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7. 那些因素可以影响心脏的自律性?1.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2.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静脉回心血量?3. 何谓微循环?它有那些血流通路?4. 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5. 试述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体液因素及其生理作用.6. 急性失血时,机体可以出现哪些代偿反应?6.答案要点:.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失血 30秒内引起; .毛细血管处组织液重吸收增加:失血 1 小时内出现;肾脏的调节: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的生成:.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的生成:分别需要 1小时,数周的时间.10% 通过以上代偿机制可以

12、回复;20%以上, 不足以使功能恢复,出现临床症状;30%以上,危及生命.1. 血压突然升高时,心脏射血发生何种变化,机体将如何调节?2.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对心脏的泵血功能产生什么影响?并阐明其影响机制。3. 试分析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及产生机理。4细胞外液中Ca2+浓度增加时对心肌特性的影响。5. 以左心室为例,叙述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将血液从静脉射入动脉的过程及机制。生理性止血过程:1. 血管挛缩(损伤刺激,缩血管物质)。2. 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血栓。3局部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凝块。(同时也有抗凝与纤溶系统的激活,限制凝血过 程,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保证正常血液循环)粘附于内皮下组织的血小

13、板通过释放一些物质以及磷脂代谢产物,引起血小板聚集, 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 从而实现初期止血功能(也称为第一期止血)。在第一期止血阶段形成的血小板止血栓以及血管损伤暴露的组织因子可启动凝血过 程,形成纤维蛋白网,共同完成加固止血(也称为第二期止血)。细胞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1、钠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2、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3、建立的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Na+-H+交换 Na+-Ca2+交换、Glu、AA 等4、钠泵活动造成膜内外Na+和K+浓度差是细胞发生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5、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影响静息电位 主动转

14、运 1定义: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特点:逆电-化学梯度;消耗能量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ATP直接供能继发性主动转运-ATP间接供能 2生物泵:实质就是ATP酶,如“钠-钾泵”、 “质子泵”等钠泵:钠-钾泵或Na+- K+ -ATP酶(图)激活:细胞内的Na+或细胞外的K+作用:3个Na+移到膜外,2个K+移入细胞内被动转运(一)单纯扩散( simple diffusion)1. 定 义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2. 扩散通量:mmol/s.cm23. 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膜的通透性、分子的大小及其脂溶性、细胞膜的面积及厚度

15、,温度4. 转运的物质:O2 ,CO2、NO、N2、乙醇、尿素、水等5特点:高浓度一低浓度不耗能(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1. 定义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的转运蛋白(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 协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2. 特点 高浓度一低浓度 不需耗能 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可改变1. 试述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及特点。2. 简述钠-钾泵的生理意义。1. 神经-肌接头传递过程AP传至轴突末梢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释放Ach (量子式)ACh扩散至终板膜与通道的a亚单位结合通道开放膜对Na+ (为主)、K+及少量的Ca2+通透性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 end-plate potential, EPP) 电紧张扩布至临近的肌细胞膜肌膜的 AP2. 肌丝滑行过程:肌膜 AP 横管三联管 终池释放钙 肌浆钙增多钙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变构 原肌凝蛋白变构、解抑桥内扭、解离、复位再结合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将细肌丝拖向M线分解 ATP横肌小节缩短(收缩)钙泵将钙泵入终池 肌浆钙减少肌钙蛋白脱下而变构原肌凝蛋白变构并重建阻抑细肌丝滑回原位(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