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8875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设计 一、从教材出发开展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最核心、最常用的材料来源是教材,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老师可以将审美教育与教材要求严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得一定的启发。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经典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作者通过自身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为后人留下的文学财富。教材中的作品大局部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关心和强烈的情感元素。通过这些实在的具有活力和活力的美学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形成,能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例如,教材中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老师在解读过程中,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文章中的言语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进展充分的

2、分析,然后通过朱自清在文章描绘的优美的荷塘画面将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示出来,指导学生进展想象,将美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构建,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地融入美景之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才能。二、通过交流提升审美才能美的感受不仅可以在自身的感知中获得,同时也能在互相之间的沟通中提升。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文学作品,使学生从作品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在此根底之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心理认知和体验感受进展交流和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学生对于美的理解深度上的提升,也是审美程度的进步。例如,在教材?故都的秋?中,老师首先将秋之美景向学生展示,利用秋的视频使学消费生置身其

3、中的感觉,使学生的身在课堂之内,而心已经飘忽课堂之外,充分地将自身对美的感受延伸拓展,同时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与同学沟通,交流自己感受到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情景,通过对于不同感受的比照,最后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自己对故土之秋的感受文章。通过交流提升审美才能,老师要对文本内容进展充分的挖掘,将亲情之美与生活实际相联络,将亲身感受到的美通过沟通和交流进展传递,在表达过程中提升美的境界,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感受美。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呈现立体之美文字对于美感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本身没有其他感受的冲击,高中学生无法从简单的文字中感受美之所在,更没有方法通过语言来对其进展描绘,这样导致学生审美才

4、能提升的难度增加,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多角度并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视觉。比方,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优美明丽的图片、直接客观的视频、复杂生动的声音来将美的画面展如今学生的面前,这样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画面来感受美,同时也能透过视觉、听觉来感受到美的存在,呈现出一幅图文并茂的景象。例如,在教材?荷塘月色?中,老师可以准备大量的荷花美景的图片,伴着月色淡淡光亮将荷塘映照,似有似无的感觉,月色、荷塘之光和荷花互相作为衬托,学生就能直观感受到美。而通过对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特点的把握也就会越来越接近作者的内心,去感受作者之感。四、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审美感受通过对心理学方面的理解,人对于某一事

5、物的认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体验、联想和创造的过程。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才能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这一点,按照层次程度的不同来逐步提升。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对学生的整体认知程度进展研究,分析其根本的认知才能范围,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感受不同的美。在高中教材中,一年级感受的是散文的美,老师应当重点关注语言和构造之美,意境的感受需要通过理论的积累才能完成。二年级主要是对我国文学作品、诗歌和小说的解读,这时可以帮助学生进展联想,提升自身的感知才能。三年级议论文较多,通过这些文章可以对学生形成评价体系进展认识和输出,使学生可以感受思维辩证过程的美。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重要方面,老师需要严格对其进展关注,重视教学形式的开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审美的核心内容,通过多个角度和多层次审美才能的培养,最终到达审美才能提升的目的。 马占权 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五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