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8649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复合肥硝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硝酸根(NO3-)。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特点: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为速效氮肥。2、吸湿性强,易结块,吸水后呈液态,造成使用上的困难。3、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是体积聚增,易燃易爆,运中不安全的。4、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水田不易用的。铵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氨(NH3)或铵离子(NH4+)。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特点: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直接吸收。2、容易吸收不易在土壤中流失。3、在碱性土壤中容易挥发。4、在通气好的土壤中可以转化成硝态氮,易造成氮的淋失和流失。硝、铵态氮肥:氮肥中含有铵离子和硝酸离

2、子两种形态的氮。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尿素: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炭酸氢和氢氧化铵。然后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N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C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C需45天,当30C需2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

3、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硝态氮不宜用于水田是因为硝态氮极易溶于水,造成流失很大(特别是放水后)。特别是湖塘改田,流失很严重。所以硝态氮更适用于干旱地。而且冬天温度低时硝态氮也能发挥作用。铵态氮在大棚蔬菜里是禁止使用的,铵态氮挥发时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硝态氮责不会。铵态氮是还原态,为阳离子;硝态氮是氧化态,为阴离子。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而硝态氮则不能被吸附,具有更大的移动性。水稻施用铵态氮的效果比硝态氮好。因为水稻幼苗根中缺少硝酸还原酶,对硝态氮不能很好利用。除水稻本身原因外,水田中施用硝态氮易于流失,而且在淹水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也是氮素损失的原因。烟草和蔬菜是喜硝态氮的作物。硝态氮肥极易溶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这种特性符合烟草的要求,叶片要生长快,在适当时候又能落黄“成熟”。而且硝态氮有利于烟草体内形成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燃烧性好。蔬菜施用硝态氮产量高,如硝态氮低于肥料全氮的50%,产量明显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