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88635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 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 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 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重点难点】1. 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2. 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知识链接】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

2、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2原因: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_相互作用。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石质荒漠化和_。4现状 (1)世界:约_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_、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_地区最为突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_以西,昆仑山_古长城一线以北。2范围:大致包括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4主要景观:以_为主。5内部分异:以_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

3、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_,_风化和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_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_,平地多疏松的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_季节。(2)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_、过度开垦等。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_。2防治内容3原则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_。(2)利用生物措施和_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_用地之间的关系。(

4、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5)控制_。五、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1苏联垦荒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_,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且_两季多大风。2苏联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1)大面积推广_。(2)推广农作物的_。(3)营造_。(4)保留残茬,_。【学习过程】探究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探究材料】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葱郁,是“绿色中国”;北方多广阔的“黄土地”,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广布,荒沙漫漫,是“金色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雄浑巍峨,冰川连绵,雪峰皑皑,是“银色中国”。今后“彩色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向是:“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

5、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当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要永葆“银色”。1简述“金色中国”的位置与范围。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主要指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2试说明荒漠化发生的类型有哪些?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3怎样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特征?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降水少于蒸发。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 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4我国西北地

6、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和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的成因是否一样?不一样。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控制,气候干旱。5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盼晴天,这是为什么?高山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冰雪融水多,从而能够缓解旱情。探究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探究材料】教材图2.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过度樵采(32.7%)、过度放牧(30.1%)、过度开垦(26.9%)、水资源利用不当(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7、0.7%)。2塔里木河河流下游绿洲被废弃的人为因素可能是什么?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上游过度用水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与人口激增有无关系?有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往往导致生活贫困,加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进而采取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等不可取的土地利用方式。探究点三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探究材料】材料一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材料二教材图2.11植物固沙。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

8、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人为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过度樵采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过度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过度开垦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水资源利用不当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4图中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不以高大乔木来固沙?图中植被多为灌木丛林。高大乔木生长需水量大,根系不够发达,耐旱性差。所以固沙植被多为根系发达且耐旱的灌木丛林。探究点四苏

9、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探究材料】材料一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正劲之时,必须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要再造中国西部昔日之辉煌,就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加快西部建设步伐。苏联中亚地区的垦荒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仍很落后,畜牧业停滞不前,农业成为影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1953年,苏联收购粮食只有3 110万吨,而供应居民的粮食则需要3 240万吨,结果入不敷出。为了摆脱困难,苏联抽调了近百万人来到垦荒区,还向垦荒区提供了许多农业机械。在短短两年中,就开垦出了2 975

10、.3万公顷的荒地。从实际效果看,垦荒对苏联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1)没有根据垦区的自然条件特点采取合理的、逐步开发的方案,造成土壤风蚀加剧。(2)把欧洲草原带的耕作方式照搬到风蚀严重的东部新垦区,使土壤松散,沙暴扩展。(3)垦荒期间没有积极发展农田防护林,忽视了农田水利建设,大约34年发生一次严重歉收的大旱灾。1结合教材阅读材料,思考“黑风暴”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地处干草原带、干旱、降水变率大;地势较平坦,无天然屏障;冬季常有强风,吹走覆盖地面的积雪。(2)人为原因:大规模快速联片的“剃光头”式垦荒;深翻土地不合理;无保护措施。2分析回答该地

11、区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1)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作用:减少风的侵蚀力量,增加土壤水分;(2)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作用: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肥力;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3)营造农田防护林带,作用: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作物产量。(4)保留残茬,积雪保墒,作用:增加冬季积雪厚度和春季播种前的土壤含水量。3归纳总结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方向?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方向: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4你认为苏联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可以被我国哪些地区所借鉴?苏联垦荒区的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风、风沙大。防治措施适合我国西北地区。一些独到的措施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甚至海南岛的

12、西部地区。【课后练习】一、选择题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回答12题。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C)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完成34题。3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 D过度砍伐4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

1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C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56题。5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C)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C D6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D)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新华网呼和浩特2011年9月4日电内蒙古自治区从今年起至2020年,拟在科尔沁沙地种植数百万亩樟子松。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数据,科尔沁沙地的土地沙漠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良性逆转。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78题。年份(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