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88045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过程中EOH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管理办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购、运输、物流、现场服务风险控制和环境影响运行准则1 供方评审阶段的分析采购活动作为公司获取资源的活动,对公司管理有着风险预防性、前导性、风险规避性、可追溯性等重要作用。1.1 风险分析阶段的供方控制不同的采购物资有不同的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可以提出其相应的要求,各方面所造成的风险写在文件里面、作为搜寻供应商标准或采购合同的一部分,对应的对供方的要求应运而生。1.2 供应商认证阶段的控制针对提供相应物资或服务的供应商的相关要求,在供应商认证过程中据此来选择入围供应商。对其进行评审,在公司专业人员的参与下、按相应的要求进行评审考核。从供方的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供应商评估、原材

2、料及制造过程的控制、物流的控制(比如易制毒品的物流管理)、文件及流程的完善、过程监控、产品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来考核。1.3 招标过程的控制经过认证的供应商、可以列在招标询价名单当中,在招标的时候、相应的供应商即可来投递标书。评估在标书评审阶段是主要的一部分,首先看这个供应商是不是被认证的(公司供应商的认证或必须的相关国家认证),另外就应看供应商的能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尤其是该次招标的物资或服务的相应要求。其中对具体招标中的要求可以分为两种、普遍的要求和特殊的要求。对于普遍的要求,是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必须达到公司要求。对于特殊的要求,比如一些特殊的作业或特殊的环境条件,在基本的要求的框架下、双方或多

3、方可以做相应的协商,评估要求怎么样才能做到对环境产生最低的伤害、怎么样才能把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实际情况、这个是可以协商的,可以是具体的规定、也可以是实际操作中相关的原则性要求,协商的结果写到文件中。2 采购合同中协议的签订、生产原料的评析2.1 合同中协议的签订2.1.1 供方评审阶段所产生的文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来签订执行,可以作为采购合同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的合同,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采购管理、要求大多是作为采购合同一部分来签订。采购物资或服务的相对稳定性、签订长期的协议或合同,并根据实际情况或期限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增补修订,而在具体的采购合同中只需要列出该次对于的特殊要求即可(若无则可不列

4、)。2.1.2 协议的签订包括一个协议内容的审核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确认协议的内容是否与本次合同中的目标是否一致,与合同其他内容的匹配度,避免出现形式上的统一、实质上矛盾的现象。另外就是具体的可行性、及其产生的费用是否能为公司所接受。2.2 生产原材料的控制2.2.1 有些生产原来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比如易制毒的化学品、易燃易爆物等,但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有时候该类原料也是不得不选择的。在使用过程中做好应有的控制、以使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及环境造成的危害。2.2.2 有些原材料的危害具有潜伏期,即其当时对环境或人类没有危害,其危害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显现出来或可能会发生

5、,或是会不能创造价值的占用资源并且处理费用过高。首先尽量选择可使用的替代品,其次有些原材料在相应使用条件下危险值是较低的或是很少发生危险,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及工况来选择原材料。对于这个方面、在采购过程中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在技术选择或设计阶段就进行必要的规避即可。3 物流过程中的控制事宜3.1 包装及装卸阶段的控制3.1.1 包装的可以主要从包装材料及包装规格性能设计来讨论。包装材料可以分为主材和辅材,其首先应当是对周围环境或人员无危害性的、或是在不得的采用时能最大可能减少危害性,其次应当是便于回收处理。包装设计主要涉及到包装尺寸及承重性能应便于装卸及开箱,针对装卸机

6、开箱、合理考虑到不同情况下包装体积及单体重量对的影响、并在醒目的位置标示出来并给出相应的建议。3.1.2 装卸和开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其中大件物料及易燃易爆品的装卸和开箱过程中,极易发生风险。实际操作前一般是先做好装卸方案,做好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及处理措施及预案。根据风险级别不同在实际操作中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现场监督指导,相应的场地、机具、人员、环境、各方协调等,提前考虑进去。3.2 运输过程的分析及控制运输途中是一个极易发生风险的阶段,主要风险因素有:超重、超高、超长、货物摆放不合理、固定不到位、易燃易爆易制毒物质包装密闭或防护措置不到位、路况复杂、天气恶劣、车辆检测保养不合格、驾驶

7、员水平有限或经验不足、长途运输未配换班司机等。保养好车辆、发车前确保车辆安全、驾驶员持证驾车。对于采购方来说,如果是物流采购则可让物流公司提供相关管理文件,若是供应商自配车队亦可让其提供物流管理文件,若是第三方运输则要求供应商根据情况审核第三方的管理体系,因为这个涉及到实际合同执行的质量问题,公司可在采购合同中对物流过程的做出指导性或特殊性的说明及规定。4 供方现场服务过程中的管理4.1 货到现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4.1.1 供方送货到公司,所涉及的进场及卸车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合同或协议中有指导性的条款或具体的规定,比如可以规定供方车辆到场后严格按照现场人员的安排执行,或是在合同中具体规定所需要

8、注意的事项。一般在于供方签订的协议中有明确的规定效果更好些,更重要的在于、供方随货人员在出厂前应该接受具体的培训,以便在进厂时便能理解采购方的现场管理流程及与其相关的要求。当然供方随货人员在进厂时应接受现场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进场,因为相当部分的供方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发货的,因此对送货司机的进场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4.1.2 货到现场后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送货人员的劳保用品配备情况活动范围、车辆运行的速度、车辆停靠的位置、危险品的存放、现场专业人员的完全指挥权等,其中关于车辆停靠的位置,一方面应停靠在便于卸车及物料存放或取用的位置,另一方面又要远离危险源。危险品的存放及管理,根据危险品的危险等级

9、及危险因素来提供相应的存放条件,并安排相应的防护措施。4.2 供方现场服务过程中的管理4.2.1 供方人员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或安装服务时,主要涉及到相应的培训及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其人员应该在供方公司内受过相应管理培训的,培训的内容为采购方与供方签订的协议的内容,以及供方公司内部的相关现场服务管理规定。在现场具备相应安装指导条件、通知供方人员到场服务时,在通知单上进行明示。需要供方根据到场服务人数配备兼职或专职安全员的,在协议中及现场服务通知中进行明确,并要求供方自备属于其职责范围、或是特殊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安全用品。4.2.2 供方人员到现场的培训应有现场的部门负责,针对不同的工种及作业环境、应有基本培训和特殊工况的培训。基本的培训可以在协议中表现处理,特殊的要求则应根据具体服务情况来安排,这个由现场的部门具体安排的。特殊作业环境及工种需要有相应的资质和工作证,在采购合同中以明确的条款进行规定,供方人员在开始服务工作前、对其相应资格的审核应该是合格的并能提供相应的文件记录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