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87930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0.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实践XXXX(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吾煤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创新成果汇总采 掘 篇单向割煤工艺在高产高效综放工作面的应用一、前言目前,潞安集团大部分矿井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割煤工艺为端部割三角煤斜切进刀,往返一次割两刀煤,但是机组在机头向机尾割煤过程中,受大炭块影响,受机组涌煤而造成停机时间较多,导致开机率低,因此,余吾煤业公司生产科根据矿井地质条件,革新采煤工艺,采用端尾留三角煤斜切进刀,往返一次割一刀煤,大大提高开机率,缩短循环时间,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二、单向割煤工艺1、回采工序采煤机端尾斜切进刀向端头割煤、装煤移架割煤至端头向端尾返空刀推前溜割端尾三角煤放煤拉后溜推移转载机拉前后、溜机头下一循环采煤机斜切进刀。2、循环

2、时间分析及实测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斜切不折返,留三角煤,往返一次割一刀。T1=L/V1+(L-45)/V2+45/V1T1-单向割煤循环时间L-工作面长度,取300mV1-机组割煤速度,取5m/minV2-机组空载速度,取8m/min则:T1=300/5+(300-45)/8+45/5=101(分钟)通过理论计算可以看出,单向割煤每循环只需101分钟。对S1202工作面进行现场跟班,并对每班每刀割煤用时情况进行总结,每个循环用时最长时间为115分钟,用时最短时间为91分钟,平均用时约100.3分钟。因此,单向割煤极大地提高了割煤效率。三、结论通过对S1202工作面端头向端尾下行扫底煤割煤方式的

3、实践应用,总结出单向割煤具有以下好处及优点。1)、可以提高开机率。采用单向割煤的割煤工艺,采煤机割煤不受端头、端尾拉架的影响,尤其是不受端尾错刀时顶溜放煤、清煤等工序的影响,采煤机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可有效地提高开机率。2)、安全性好。采用割煤方向为由机尾向机头的单向割煤工艺,采煤机前滚筒破煤后,大块煤块在自身作用下向下滑落,滑落块体直接掉在前滚筒前方或正下方,从而避免了双向割煤时机组下行割煤时大块煤块滑落伤后滚筒司机的事故发生。3)、有利于工作面顶板、煤墙管理。由于单向割煤有一返空刀扫底煤的工序,所以能够较容易地调整工作面的尺寸,有利于工作面的“三直一平”,从而有利于工作面顶板、煤墙的管理。4

4、)、减少小部件维修工作量,效益高。采用割煤方向为由机尾向机头的单向割煤工艺,单向割煤时,前部输送机受向下的力,并且顶溜工序方向始终是由机尾向机头方向,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前部输送机的上窜下滑,支架位置较正,推拉构件位置正,减少其损坏量,从而降低了事故率,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和费用,效益好。5)、便于生产管理。单向割煤各工序层次分明,衔接紧密,工作人员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提高了各工序的工作质量,减少了窝工现象,有利于生产管理。6)、工作面各段的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单向割煤时工作面各段的作业地点大多在机组前方进行,现场作业环境好,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精细化。四、经济效益分析余吾煤业S1202工作面试验单向割煤

5、后,由每天5个正规循环提高到9个正规循环,由日产量1.3万吨,提高至平均日产2.3万吨,最高日产2.5万吨,单产单效明显提高。松软厚煤层长壁综放工作面变采高可行性研究N2202工作面实行3.5m采高一、项目简介 N2202工作面切眼倾斜长310.1m,煤层平均煤厚6.15m,容重1.39t/m3。煤层倾角-3o9o,平均3,煤层局部含01.5m泥岩夹矸。现在工作面采高3.20.1m,循环进度0.8m,顶煤平均厚度2.95m,割煤回收率为98%,放煤回收率为85%,一采一放为一个循环。工作面的采放比为1:0.92;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的通风系统,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23m3/t,按照日产量70

6、00t、每天工作20小时计算,对应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8m3/ min;工作面排头、尾支架选用ZFG7200/20/36型支架(排头3组,排尾3组),中间架选用ZF7000/19.5/38型支架(共194组);最大控顶距为5962mm,最小控顶距为5162mm。工作面回采工序为:采煤机斜切进刀割煤、装煤移架推前溜放煤拉后溜推里转载机拉前后、溜机头下一循环采煤机斜切进刀,现定一个原班生产3刀煤,日产量7000t;日出勤人数176人,直接工效39.8t/工。放顶煤开采的最大弊端体现于煤炭资源回采率较低以及操作工序的繁琐。为了紧跟当前高产高效的思路,提高N2202工作面日产量及工效,拟将工作面采高

7、由3.2m提高到3.5m。二、可行性方案以下从3个方面来论述采高由3.2m提高到3.5m时工作面能够安全高效生产的可取性。2.1破、运煤运输系统配套目前N2202工作面所选用的采煤机型号为MGTY400/930-3.3D,滚筒直径为1.8m,装机功率为930kw;前、后运输机型号为SGZ-960/1400,电机功率为2700kw,链速为1.21m/s,运输能力为1800t/h。当采高取3.5m,采煤机V=3m /min时其破煤能力为30.83.51.3960 =700.56t/h ,放煤量为30.8(6.15-3.5)1.3960=530.42 t/h,由于700.56 t/h +530.42

8、 t/h 1800 t/h,故可以认为破、运煤系统相互配套,且每秒钟采煤机破煤体积为0.14立方米,在运输机链速为1.21 m/s时不会发生溢煤现象。当采高取3.5m,采煤机V=3.5m /min时其破煤能力为3.50.83.51.3960 =817.32t/h ,放煤量为3.50.8(6.15-3.5)1.3960=618.83 t/h,由于817.32 t/h +618.83 t/h 900 t/h,故可认为破、运煤系统相互不配套。由以上分析可知,工作面采高取到3.5m时,把握好采煤机割煤速度,时完全可以与运输机相互配套的。并且采煤机割煤速度应取3-3.5m /min为宜。2.2 工作面顶

9、板及煤壁控制工作面排头、尾支架选用ZFG7200/20/36型支架(排头3组,排尾3组),中间架选用ZF7000/19.5/38型支架(共194组),通过对支架选型进行验算后,可知当采高为3.2m时选取ZF7000/19.5/38型支架能够满足工作面顶板支护和安全的要求。当采高由3.2m调至3.5m时,按支架承受的顶板载荷与煤层厚度近似直线关系增长观点估算,采场最大压强为:P9.8Nh/1000其中:P采场压强KN/m2N取8(按要求,支架载荷取8倍采高岩重进行计算) h 煤层的采高,取3.5m顶板岩石的平均密度,取2500kg/m3故,P9.883.52500/1000686 KN/m2对支

10、架工作阻力及支架初撑力分别进行验证:支架工作阻力校验:7000KN686 KN/m27.6m25213.6KN 故支架工作阻力符合要求支架初撑力校验:5707KN686KN/m27.6 m25213.6KN 故支架初撑力符合要求支护强度:0.89-0.92MPa 0.686MPa 符合要求因此,N2202工作面采高为3.5m时,工作面选取ZF7000/19.5/38型支架能满足工作面顶板支护和安全的要求。随着割煤高度的增加,增加了煤壁无水平约束空间,加剧了煤壁的变形和破坏,从而导致煤壁片帮而煤壁片帮,加大了支架与煤壁间的无支护面积,使工作面顶煤的变形加剧,进而诱发架前冒顶,同时,冒顶又促进了片

11、帮,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夏永学工程师对我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实测,得出割煤高度与煤壁片帮和端面冒顶之间的关系及片帮深度和冒顶高度及其二者所对应的支架架数都随割煤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片帮受割煤高度的影响更明显,表现在片帮深度和片帮所对应的支架数都增长的更快。现场观测还发现,割煤高度在3.5m左右时,片帮和冒顶现象时常发生,但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当割煤高度大于4.0m后,片帮程度明显加大,且经常发生局部冒顶事故,煤壁稳定性维护难度很大,同时,冒顶绝大部分发生在工作面煤壁片帮最严重的中下部段,而且通常是由于严重片帮导致的。因此可认为N2202采高为3.5m是合理的,加之沿工作

12、面推进方向一直处于缓斜向下,煤壁与底板成钝角,从力学角度分析可知该状态有利于煤壁保持自然状态,从而避免了片帮及冒顶现象的发生。2.3端头尾顶板控制端头尾三角区域是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因排头(尾)架与正规架间漏矸影响移架及采空区顶板垮落影响作业,N2202工作面现采取沿排头架和正规架平行工作面铺设双层经纬网(规格为81m)的办法来管理端头尾。正常情况下,排头、排尾3组架上半圆管理;顶板破碎严重或片帮宽时,三角区要上料(3m大板或3m工字钢)管理,在排头(尾)架上上3m的大板进行支护,一次上两根,保证上在排头(尾)1#、2#、3#和正规1#、160#架上。由于工作面胶带顺槽及回风

13、顺槽高度均为3.2m,当工作面采高变为3.5m时,给工作面端头尾的顶板管理带来一定弊端。若不采取一定措施,将给工作面端头尾的顶板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图1-3为工作面采高分别为3.2m及3.5m时端头工作面剖面图。其中A区域为胶带顺槽在受到开挖及采动影响下其塑性区域的发展情况,可认为由于工作面采高的变化而使巷道塑性区域的发展可以忽略不计。图2 工作面采高及端头处采高均为3.5m时工作面剖面图图1工作面采高为3.2m时剖面图图3 工作面采高为3.5m端头采高为3.2m时工作面剖面图由图1可以看出,当采高与巷道高度一致时,采用上述端头尾的管理措施可以较好的管理该处顶板。当端头不采取过渡措施时(图2)

14、,端头1号架与胶带顺槽顶板围岩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容易发生冒顶现象。当端头采取一定的过渡措施后(图3),可以很好的管理该处顶板。通过以上3方面的论述,N2202采高由3.2m提高到3.5m后,工作面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生产。并为以后我矿采煤工艺的改进及发展带来一定可取的经验。三、效益分析当N2202工作面采高由3.2m调至3.5m后,将给我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将会为我矿集约高效的发展之路上投下重重的砝码。按现有割煤回收率99%,放煤回收率98%来计算,采高调整后可多采出煤炭9415t,按市场价900元/t,可多创收850余万元。由于煤炭回收率的提高,使得工作面跨落区域内丢失的煤炭资源量减少,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面跨落区域煤炭自燃的几率,有利于我矿火灾事故防治。同时由于工作面采高的加大,使得工作面通风端面有了较大的增加,对工作面瓦斯的防治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由于顶煤厚度的降低,还会缩短放煤工序所用时间,对职工直接工效也能有较大的提高。四、结论煤炭资源的高产高效开发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矿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有着较大的利用价值。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表明,N2202工作面采高由3.2m调高到3.5m是完全且有必要的。错机放煤方式在单向割煤综放工作面的应用及推广一、引言目前综放工作面主要的放煤工艺有三种:单轮顺序放煤、多轮顺序放煤、单轮间隔放煤。单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