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试卷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87472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学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病学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病学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病学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病学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病学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试卷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专业:班级:年份:学号:学生类别:统招生口 留学生口 研究生口 旁听生匚| 进修生口考试类别:期末考试 重 修口 主辅修口 双专业口 双学位口 提前毕业 缓 考口 补 考口密封线湖南中医药大学课程考试试卷温病学供72学时各专业使用时间:100分钟题号一四五六七总分应得分15141010152412100实得分复评人合分人A.沙参麦冬汤B .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D.生脉散E.清络饮7、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C )A.阳明腑实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E.阳明腑实兼瘀热互结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8、下列哪项不

2、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D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E.透邪外出答题不得超过此线得分评卷人一、A型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把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内。错选、 多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1、温病最基本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B )A.口渴B.发热C.舌红D.脉数E.汗出2、 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B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E.斑疹3、 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E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4、 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

3、是B ()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B.热邪久羁,肾阴耗损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E.肾阴不足,心火亢旺5、在清营泄热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本法适用于热入营分邪未动血的营分证 C.邪初入营者,仍用清气泄热,透邪外出 E.热邪已耗血动血者,不宜再用本法 6、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B.邪在气分而未入营者,不宜早用D.兼神昏痉厥者,宜配合开窍、熄风法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A )9、 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D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易逆传心包D.病程短E.以肺经为病变中心10、 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D )A.刘河间B.吴鞠通C

4、.叶天士D.喻嘉言E.王孟英11、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C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E.吴又可12、 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心包13、 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C)A.身热躁扰B.昏狂檐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E.身热夜甚14、 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仁胃阴枯竭。.肺胃阴伤E.肝肾阴伤15、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B )A.通腑泄热D.清热泻火B.导滞通便E.涩肠止利C.燥湿清热得分评卷人二、B型题(下列各题干都可在本组备选答案中找到一个 正确答案,请把你

5、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该题干后的()。错选、多选该题无分。每题1分,共14分)B.秋燥E.烂喉物C.风温A.伏暑D.暑温1、性质属湿热的温病有(A)2、属于伏邪温病的有(A )A.日晡潮热B.身热不扬C.发热夜甚D.夜热早凉E.壮热不寒3、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D )4、阳明腑实的热型是(A )A.热结肠腑B.热入心包C.肺热炽盛D.湿遏热伏E.肺胃阴伤5、神昏檐语可见于(B)6、身热不扬可见于( D)A.风热在表B.湿热在表C.寒邪束表D.温毒袭表E.燥热在表7、宣表化湿法主要用于(D)8、疏表润燥法主要用于(B)A.热势亢盛者B.热势不甚者C.素体阳虚者D.素体阴虚者E.湿邪不甚者9、清气

6、法慎用于(C )10、祛湿法慎用于(D)A.毒邪充斥肺胃B.热毒甚于阳明C.热毒内逼营血D.温热中阻脾胃E.暑湿内伏气分11、大头瘟的病机是(A)12、湿温的病机是(D)A.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 B.桓子豉汤C.连梅汤D.蒿苓清胆汤E.青蒿鳖甲汤13、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A )14、温病身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黑干燥,脉细数,治宜( C )得分 评卷人 三、X型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内。错选、少选、多选该题无分。每题2分,共10分)1、属于新感温病的疾病有(BDE)A.春温

7、B.暑温C.伏暑D.风温E.大头瘟2、暑热病邪致病特点有(BCE)A.最易伤肺胃之阴B.易于兼挟湿邪C.易于耗气伤津D.变化迅速,易逆传心包E.先入阳明气分3、 下 列 哪 些 是 对 斑 的 正 确 描 述( ABCD)A.皮疹点大成片B.压之色不退C.触之不碍手D.斑为阳明热毒E.压之色退4、下列哪些是营分证的辨证要点()A.身热夜甚B.斑疹隐隐C.夜热早凉D.心烦檐语E.舌红绛5、连梅汤的组成药物是(全 )A.黄连B.乌梅C.麦冬D.生地E.阿胶得分评卷人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暑湿是发生于夏季或_夏秋 之交,感受 暑湿病邪引起的急性外 感热病。5、烂喉物是感受 引起的以咽喉

8、肿痛腐烂、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温热时毒 肌肤丹物密布得分 评卷人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暑厥暑热病邪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3、热深厥深邪热郁伏于内,阳气被邪热阻遏,不能达于四肢,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昏迷而手足 厥冷,邪热越甚,手足逆冷的程度就越甚。4、身热不扬身热不扬 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5、温邪 外邪中性质属热的一类病邪得分评卷人 六、问答题(共24分)1、痰蒙心包和热闭心包证治有何不同?(6分)痰蒙心包是由气分湿热酿生痰浊,蒙蔽心包所致;患者神志昏蒙,时清时寐,似清似昧, 时有檐语,神志异常程度较热闭心包之神昏檐语轻;伴见身热

9、而朝轻暮重,苔垢腻,脉濡 滑等症状;治宜豁痰开窍,代表方为菖蒲郁金汤。热闭心包是由邪热内陷,炼津为痰,堵闭心包所致;患者神昏檐语或昏聘不语,神志异常 程度较痰蒙心包之神志昏蒙重;伴见身灼热,肢厥,舌蹇,舌绛等症状;治宜清心开窍, 用清宫汤送服“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如何? (4分)第一:从伤寒概念上:温病与广义伤寒是从属关系。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 含属性为风寒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的温病在内。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温病包 括了所有因感受温邪而引起的各种外感热病,与感受寒邪而发生的外感病有明显的不同, 二者显然是并列关系。第二:从学术上讲:伤寒

10、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伤寒的发展。第三:二者证治上也有不同。4、何谓“湿温三禁” ?误治后有何后果? (6分)湿温病初期邪遏卫气见恶寒少汗、头痛身重而误作伤寒予辛温发汗,不但湿不能祛, 反易助热动湿,湿随辛温发表药蒸腾上逆,蒙蔽清窍,导致神昏耳聋之重证;若湿遏气机 见胸闷脱痞而误作积滞予苦寒攻下,则易损伤脾阳,导致脾气下陷而成泄利不止;若湿热 交蒸而见午后热增,误作阴虚予以滋润腻补,则滋腻助湿,反使湿热胶着难解。正如吴鞠 通所言:“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此指一般 情况而言,若证情有变,则不可固守执言。如湿热郁于肌表而无汗时,可予辛凉微汗之剂以透邪外出;如湿热化

11、火,内结阳明及湿热挟滞有可下之证时,则不可不下;如湿热化燥 损伤阴液者,又不可不用滋润。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及证候变化,灵活变通。得分 评卷人 七、病案分析题(共12分)林某某,女,44岁,2001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发热25天。病史:患者因患白血病2年,近25天高热不退,口渴心烦,曾用多种抗感染治疗, 近日每天体温37-38C,胸痛、时有心悸,纳呆,形消神倦,时见筋惕肉润,甚则瘪疯, 舌红绛少津,苔少,脉细促。1、请写出本病的中医病名和辨证证型2、对本病病机进行简要地分析3、确定治疗方法和具体处方用药(含剂量)、病名:春温证型:阴虚风动分析:病发于春季,初起即见里热证候,符合春温的发病特点。诊时病已25天,阴 液亏损较甚,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见每天体温3738C为低热,胸痛、时 有心悸,纳呆,形消神倦,时见筋惕肉润,甚则瘪疯,舌红绛少津,苔少,脉细促等表现。治法:滋阴息风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生龟板(先煎)、生牡蛎(先煎)、生鳖甲(先煎)各30g ,生白芍、生地、山萸 肉各15 g ,麦冬12 g ,五味子、甘草各6 g,鸡子黄一枚(冲入药汁中),西洋参(另 炖兑服)10 g。五付,日一剂,水煎服。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