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87358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之以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持之以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持之以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持之以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之以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点体会掇刀石小学 邓凤玉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亦很强,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分析反思正确对待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作为班主任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班主任)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班主任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祟。作为班主任,在

2、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提醒和鼓励,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又有利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记得刚接这个班时,许多老师就和我讲班里王浩很难管教。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没有妄下结论。于是开学第一天,我便在全体学生面前宣布:“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在一起生活学习。你们以前的表现怎么样,我不看重。你们的表现将从今天开始给我留下印象,我相信大家都是好样的!”说完这番话,我有意识地看了看王浩,他的表情分明在告诉我,他会努力的。 果真,开学初的几次大扫除,王浩都非常卖力气;在学习上,也能按时完成课堂及家庭作业,作业质量较高。他的表现让我看

3、在眼里,喜在心头。我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和同学们商量,由王浩同学暂代卫生委员工作,他和同学都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每天早上,他都第一个出现在清洁区打扫卫生;每天放学,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干净教室才离开;每天的作业,他都能认真完成;每天他都能和同学友好相处,逐渐学会了礼让,并主动把自己的学具借给同学使用;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他的变化,所有同学都给与了肯定。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他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卫生委员。从此,他的劲头就更足了。后来,他也有过反复,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他又做得很好了。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身上的坏习惯逐渐改掉,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在学生习惯养成过程中,一定要正

4、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反复。二、多彩活动保障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很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教育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例如采用多种口才历练的形式,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习中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信息互为提高。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开展口才训练,以班队课为抓手,开展“课前五分钟大擂台”和“辩论课”等活动,促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体内容,长久坚持下去,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校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然事件。学校

5、将此也是作为重要工作狠抓、严抓。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必须对学生的安全尽责。对此,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班会课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二是课间我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不良行为即时纠正,再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监督、制止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我们班班级的侧墙上一直张贴着“比一比,评一评”的评价表格,根据我在班级内部制定的一套奖励措施,每周为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对应的五角星。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已养成自觉遵守纪

6、律的好习惯。 为此我们开展“送自己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行动,养成做事持之以恒意识,形成做事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时刻关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他们的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这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我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一次,班上一个孩子告诉我,他妈妈在路上捡了一个钱包,结果占为己有。我就微笑着问这个孩子,“你认为妈妈的做法对吗?”孩子说“不对。”我又让孩子自己说为什么不对,在此基础上,我再

7、进一步给他讲一些道理。后来,这个孩子回家还“教育”了他的妈妈。不妨再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说话不是很了流利,第一次回答问题,就被其他小朋友偷偷嘲笑。我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我慢慢地说:“刚刚小朋友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在认真听。”我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在认真倾听他说话,我们其他小朋友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这样,你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如此几次,很多孩子都逐渐改掉了嘲笑别人的坏毛病。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总之,我经常抓住一些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讲我们要有爱心,要尊敬长辈,不要因为爷爷奶奶疼爱你们就乱发脾气。有的孩

8、子虽然已经有了这样那样的坏习惯,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四、身体力行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大和古人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平时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

9、。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要求学生每天:4到校早读,我必会在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要求学生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我必会轻声细语对学生说话。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会努力要求自己首先做到。有一天放学后,学校要用我班教室开展周六教研活动。我对值日生说,我们只有分钟时间,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值日。可大约分钟后,我看到教室地面一片狼藉,有的学生在清扫,有的却在玩耍。此时,我二话没说,拿起笤帚开始扫地,这时“奇迹”出现了:玩的学生不玩了,打闹的学生不闹了,所有人都加入到劳动的队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快做完了值日。由

10、此看来,教师不必声嘶力竭地去训斥学生,只要你做到了,一样可以塑造学生,其影响将更加深远。 五、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我利用每天两次送孩子放学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更加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我始终坚信: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