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87114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21年_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小麦播种质量较好,冬前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小麦冬前苗情较好。据冬前调查,全县一类苗73.0万亩,占全县的66.91%;二类苗33.1万亩,占全县的30.34%;三类苗3.0万亩,占全县的2.75%。越冬以来,我县降水偏少,强冷空气和寒潮天气频繁,综合气象、苗情等方面来看,全县小麦苗情总体群体适中,个别地块长势偏弱,今年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小麦遭受了不同程度冻害。二是土壤表墒不足,部分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即将显现旱象。三是部分麦田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杂草发生密度较大。四是冬前病虫草害基数较大,预计春季偏重发生

2、。针对目前我县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立足“早”“促”和“防”,要及早谋划,早行动、争主动,以促弱苗升级转化,促分蘖增穗为重点,防“倒春寒”、防“低温冻害”为首要任务,坚持因苗分类管理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高麦苗群、个体质量,搭好丰产架子,奠定夏粮丰收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措施:一、适时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早发 由于冬季降水偏少,没浇越冬水,整地粗放的麦田表墒较差,开春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土壤蒸发量加大,如果春季降水不足,很容易引起大面积干旱发生。预防春季干旱,关键是保住地下墒。划锄可有效保墒增温促早发,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发生冻害的麦田效果尤为显著。在

3、早春表土化冻2厘米时(顶凌期)对各类麦田进行划锄,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消灭越冬杂草。在春季浇水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地温,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提高植株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促苗早发稳长。对于吊根苗和田间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麦田,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要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早春镇压和划锄结

4、合起来,先压后锄,达到土层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效果更好。二、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肥水运筹(一)受冻麦田 对于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立足“早管促早发”的原则,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早春适时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加快生长;二是待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0千克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30千克左右,促进麦苗快发快长;三是在起身至拔节期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二)三类麦田 三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小于45万的弱苗麦田。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尤其是“一根针”或土里捂麦田,要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一般在早春表层土

5、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追施氮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通透性并延缓麦苗生长发育。(三)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45万60万介于弱苗和壮苗之间麦田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群体45万55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四)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60万80万的壮苗麦田。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70万80万的麦田,建议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

6、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千克。(五)旺长麦田 旺苗麦田一般冬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后期易倒伏。对旺长麦田进行镇压,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生长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调节群体结构合理。应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23次,时机应选在上午霜冻、露水消失后进行。在肥水调控方面,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早春不要急于施肥浇水,应在镇压的基础上,将追肥时期推迟到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左右。三、做好田间调查,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7、 要及早备好药剂药械,搞好统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防治纹枯病、根腐病,每亩可选用250g/L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或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毫升对水喷小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宜每亩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毫升,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g,或20_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ml,喷淋小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8克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毫升。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上述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用进行防治。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茎基

8、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是在小麦返青期,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要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县早春常发灾害,特别是起身

9、拔节阶段的“倒春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尤其是今年小麦越冬期间气温整体偏低,但回温较快,春季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一定要积极预防小麦倒春寒和低温冻害。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若发生早春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