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862917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岩治理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本项目安全风险源分析与评价1、本项目设计施工内容:危岩以锚固、嵌补支撑为主, 辅以清除、裂缝圭寸闭和被动防护网。 施工区位于城市边缘故, 北山新城规划在施工区上,施工区内交通发达;作业区在边 坡上,边坡相对较高,植被茂盛,区内常住人口较少,相对来说施工外部环境较好,没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源,主要存在 的安全风险是施工过程中的内部安全风险。2、 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源有:人工清除危岩过程 中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脚手架失稳及 交通运输工具发生的交通事故等。3、本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为一般风险。(二)工程施工安全目标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1、杜绝因

2、工死亡事故。2、 项目不发生轻伤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经济损失 控制在10000元以下;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3、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 炸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三)安全管理体系1、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 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 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单位安全管理规 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 状态的根本环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 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 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

3、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 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 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 本管理原则。2、正确处理五种关系2.1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 赖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 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随着事物的运动变 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 争。事物的状态将向斗争的胜方倾斜。可见,在事物的运动 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事物运动之

4、中的,自然是可知 的,也是可控的。2.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生产中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贝U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安全是 生产的客观要求,自然,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 义。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 民和社会最大的负责。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 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 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 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2.3安全与质量的包涵从广义上看,质

5、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 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 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 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 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 于失控状态。2.4安全与速度互保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 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 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 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当速度与安 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6、2.5安全与效益的兼顾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 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性,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 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 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 排。既要保证安全生产, 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 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的盲目 高标准,都不可取。3、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3.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 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 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

7、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 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 础。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 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 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 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 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 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认 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 体现了管生

8、产同时管安全。3.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申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 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 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 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 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 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3.3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 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 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

9、在生产活动申,针对生产的特 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 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 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 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 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 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 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 采取措施,明确责任, 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3.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341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在施 工现场,一切与本工程施工生产有关的人共同

10、的事。缺乏全 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 也十分重要。3.4.2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 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 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安全管理。343 施工项目部在生产中,不能只抓住一时一事、一 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不能走过场、搞 形式主义。3.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 故伤害,保护劳动

11、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 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 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 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 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 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 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3.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 动态。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 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

12、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 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 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4、施工安全保证组织机构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 施工安全保证组织机构详见下项目安全副经理安全员施工技术部技术质检部施工外协部施工队、施工班组图9-1 :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5、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2011 )和XXX有关规定,现场建立安全委员会,由项目经理任安全委员会主任、项目经理部设 一专职安全员,任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各施工组成立安全工 作领导小组,并设一专职安全员,每个作业班(组)都要有 兼职安全员。安全保证体系详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