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85840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并体会二者结合的作用。3.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陶醉、断断续续造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教学时间】三课时【各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学会本课书的生字新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梗概。第二课时:了解月光曲的谱写经过。按事情发展,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

2、事情引起的联想。第三课时:检查指导片断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完成课后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单元训练重点mdash;mdash;分辨事物和联系(板书:事物和联想)。(二)简介贝多芬,导入新课板书:9.月光曲(三)讲授新课1.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板书:听、琴声)解释:断断续续。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因为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兄弟俩的谈话声)(板书:谈话)(请一学生读这段话)弄清这段话中的重点词、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侧重分析随便说说的含义。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

3、茅屋?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弹琴)他为什么弹琴?(他看到:茅屋中微弱的烛光。有架旧钢琴,坐在钢琴前面脸很清秀的盲姑娘。听到皮鞋匠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听到这话,看到这情形,这一切使贝多芬想到什么?(这家人贫穷,但爱好音乐)激起贝多芬怎样的感情?(激起贝多芬强烈的同情心。板书:同情)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怀着这种感情,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板书:弹第一首)。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解释:纯熟、感情多深。)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这位先生的确弹得很好。这

4、样纯熟的技艺,这样深沉的感情,只有贝多芬才能做到。当时贝多芬正在镇上演出。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他想到了什么?(板书:激动)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琴声)(板书:第二首即月光曲。)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贝多芬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月光曲的?为了描写这环境,文中用了个什么词?清幽。解释:清幽。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环境。让学生说出,在这茅屋里,此时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板书:月光、琴声)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板书:事物)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象看到什么?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的海面是平静的。微波粼粼,

5、洒遍银光。(板书:月亮初升的海面出示图)(月亮越来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宁静被破坏了。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板书:波涛汹涌的大海,出示图)看到这些现象是由月光、琴声产生的联想。(板书:联想)此时乐曲的弹奏是怎样的呢?(放录音,老师范读,学生体会)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睁得大大的眼睛。恬静mdash;mdash;神情安静。本文指心中舒适)乐曲弹奏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没有?为什么?(他们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给盲姑娘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贝多芬也激动万分,哪个词可以

6、看出?(飞奔)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花一夜功夫记录下这首曲子。板书:记)记的是什么曲子?(板书:月光曲)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要创作月光曲?(没有)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板书:激情)(四)归纳小结归纳本课三个要点,并强调单元训练重点。用以联系后面几课。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听mdash;mdash;弹mdash;mdash;记),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板书:谱写经过)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同情mdash;mdash;激动mdash;mdash;激情)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文章中运用事物和联想这种知识,究

7、竟有什么好处呢?写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从而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文章时,在记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能使文章深刻、感人。(板书:深刻,感人。这就是二者结合的作用。)分辨事物和联想,是这课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种知识,在这个单元的小音乐家杨科、一幅壮锦和读写例话几篇课文中还要进一步学习。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使这种语文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五)练习1.学生朗读月光曲8、9自然段。2.布置片断练习:贝多芬回到客店提示: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样想。请写一段话。要求: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贝多芬在追记时,眼前可能出现了什么景象。在写事中加入恰当的联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