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8566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新课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基础教育是科技新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课程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随着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构架、课程实施与课程评语的变化,新课程必须对教学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学生的发展”指全体学生的发展、终身持续发展、活波主动地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新课程的

2、教学设计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一、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新课程构建了一个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体系,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提高全国民族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着眼全 体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二、着眼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 学生的素养是他内在心理的写照,取决于它的心理结构及其质 量水平;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 性。新课程的功能定位于促

3、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 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 而且要促进他们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生动活波地学习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新课程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 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 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终生学习 的能力,势

4、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 目标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 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有目的 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再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 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 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或做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 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如果小组成员盲 目听从“优生”,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千人一面,合作 就没有意义。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这个本身就是价值,不

5、管论 证结果是实是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是受益者。传统的教学 观师生随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由于学生的 个体差异,一不留神,合作学习就会变成“优生”挑大梁, “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 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倦;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 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 上的困难,就能从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为人民服 务意识,也就是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促进知识、技能的迅 速掌握。四、作为学生体验,知识更新的设计者、研究者和实 践者的角色传统的课程内容繁、难、偏、

6、旧,主要表现在内容 陈旧,以学科经典内容为主,缺乏反映现代性。课程的难度和 深度往往造成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的失败者。这也是造成学生辍 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接合现 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 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富于生活情 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设计活动,不会设计活动,只会照 剧本演戏的教师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这种设计活动并非意 想的,而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对生活体验而积累的经验并加以 反思所产生的结果。同时,教师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活 动和行动研究,根据实

7、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 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因为,新课程的内容更注重学生的 体验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仍注重书本 内容,只作为传授解惑者的角色,那将被视为不合格的教师。 因此,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 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使学生的引 导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一起交流,同学 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教育家第斯多 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文化,呵护学生 的理

8、想精神,让学生争辩,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 见,要牢记自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 不能以“传授者”或是可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 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 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信 息时代的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常常会让我们自 叹不如,学生知道我们未必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 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 板,但不能原谅她们的不学无术。”在合作学习时,遇到困惑 或不懂得事情,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 寻找真理,要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 的空间,也留给自己重新思维的机会。因而让课堂焕发活力, 必将是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