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84735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大细胞简答题打印版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所有的细胞在结构和组成 上是基本相似;生物体是通过其细胞的活动反映其功能;新细胞是由 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生物疾病是因为它的细胞机能失常. 意义:迅 速推广到其他研究领域,对当时的科学发展起了促进和指导作用;生 命科学发展的基石2. 请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动物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后可激发 B 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相应的抗 体,再把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 病毒的介导下发生融合,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 性,一方面可分泌抗绵羊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另一方面向肿瘤细胞一

2、样,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外无限繁殖,通过HAT选择培养 和细胞克隆,可以获得能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 说明细胞内3种质子泵的存在部位及其功能P 型: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膜。载体蛋白利用 ATP 使自身磷酸 化(phosphorylation ),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它离子, 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物细胞的Na + -K+泵,Ca2 +离子泵, H + -K+ATP酶(位于胃表皮细胞,分泌胃酸)。V型:位于小泡(vacuole )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 TP 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动物细胞的内吞体, 高尔基体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

3、F型:质子泵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 TP,也可以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转移质子4. 简述核被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有 3 种结构组份: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与核纤层。它将 DNA与细胞质隔开,形成了核内特殊的微环境,保护DNA分子免受 损伤;使DNA的复制和RNA的翻译表达在时空上分隔开来;此外染 色体定位于核膜上,有利于解旋、复制、凝缩、平均分配到子核,核 被膜还是核质物质交换的通道。5. 简述核糖体蛋白的功能 构成核蛋白体一部分的蛋白质,核糖体蛋白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 成分,在细胞内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核糖核蛋白体蛋白质

4、 通过非共价键与核蛋白体 RNA 结合,与核糖核蛋白体 RNA 一起成为 核糖核蛋白体的两个亚基,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6. 简述细胞周期中的检验点及其作用G1/S 检验点:在酵母中称 start 点,在哺乳动物中称 R 点 (restriction point),控制细胞由静止状态的G1进入DNA合成期,相 关的事件包括:DNA是否损伤?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 足够大? S期检验点:DNA复制是否完成?G2/M 检验点:是决定细胞一分为二的控制点,相关的事件包括: DNA是否损伤?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中-后期检验点(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任何一个着丝点没有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

5、都会抑制APC的活性,引起细胞周期中断。7. 简要说明细胞通讯及其通讯方式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 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必须的。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 泌,化学突触,接触依赖性8. 简述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异同A TP的形成都由H+流所驱动;叶绿体的CF1因子与线粒体的F1 因子都具有催化ADP和Pi形成ATP的作用;不同:叶绿体中1对电 子的两次穿膜传递,导致基质中的3个H+被摄取进入类囊体腔,同时 类囊体腔内发生4个H +。此后平均每3个H+穿过叶绿体ATP合酶的不对称分布是生物膜

6、完成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 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如细胞表面的受体和载体蛋白,都是按 照一定的方向传递信号和转运物质,与细胞膜相关的酶促反应也都发 生在膜的某一侧面,特别是质膜上的糖蛋白,其糖残基全部分布在外 表面。16、简述高尔基体的极性表现 高尔基体的极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结构上的极性,二是功能上的机型 极性。结构上的极性:高尔基体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室。靠近内 质网的一面是由一些管状囊泡形成的网络结构,通常将这一面称为顺面, 或称形成面。由于顺面是网络结构,所以又称顺面高尔基网络。从功能 上看,CGM被认为是初级分选站,负责对从ER转运来的蛋白质进行鉴别, 决定哪些需要退回,

7、哪些可以进入下一站。高尔基体中间膜囊由扁平 囊和管道组成,形成不同的区室,但功能上是连续的、完整的膜体系。多 数糖基修饰、糖脂的形成、以及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多糖的合成都发生 在中间膜囊中。反面高尔基网络,是高尔基复合体最外面一侧的管状 和小泡状物质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高尔基复合体的组成部分,并且 是最后的区室。蛋白质的运输信号在此被特异的受体接受,进行分拣, 集中,形成不同的分泌小泡,被运送到不同的地点。因此, 它的主要功 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分类与包装,并输出高尔基体。某些“晚期”蛋白质 的分类与包装也发生在TGN中。功能上的极性:高尔基体虽然是由膜囊 构成的复合体,但是不同的膜囊有不同的功能,执

8、行功能时又是“流水式” 操作,上一道工序完成了,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就是高尔基体的极性。17、简述微管的装配方式及其动态模型。微管的装配一个动态不稳定过程。a-微管蛋白和P-微管蛋白形成 ap二聚体,aB二聚体先形成环状核心(ring),经过侧面增加二聚体而 扩展为螺旋带,ap二聚体平行于长轴重复排列形成原纤维。当螺旋带 加宽至 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一段微管。18、简述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是 G 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种途径,在磷脂酰肌醇 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 G 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 膜上的磷脂酶C( PLC-P),使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

9、2 ) 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 )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 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19、简述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活性染色质由于核小体构型发生改变,往往具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从而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 模板上滑动。根据对其蛋白质组成的生化分析发现:a、活性染色质很 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b、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c、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d、活性染色质中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形式;e、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与DNA结合。 此外它还对D

10、Nase I超敏感20、简述细胞周期蛋白的结构特点 各种周期蛋白之间有着共同的分子结构特点,但也有各自的特性。首先。它们均含一段相当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周期蛋白框。周期 蛋白框约含100个氨基酸残基,M期周期蛋白的分子结构还有一个特 点,在这些蛋白质的近N端含有一段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 列,称为破坏框。在此之后,为一段约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赖氨酸 富集区。G1期周期蛋白分子中不含破坏框,但其C端含有一段特殊的 PEST序列21、简要说明胚胎诱导对细胞分化的作用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宇器官构建的影响即为胚胎诱导。实验证明改变细胞所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的改变,这种现象即 为位

11、置效应。如在鸡胚发育的原肠胚期,再由脊索细胞分泌的由 shh 基因编码的信号蛋白的作用下,靠近几所的细胞分化成为底板,离脊 索30. 举例(2个以上)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31. 请说明肌肉收缩系统中的有关蛋白。肌肉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粗肌丝 的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 和肌钙蛋白。肌球蛋白(myosin )属于马达蛋白,趋向微丝的(+) 极。由 2 个重链和 4 个轻链组成,外观具有两个球形的头和一个螺旋 化的干,头部有ATP酶活性。已知15类(myosin I-XV )。M

12、yosin I 由一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Myosin II型参与形成应力纤维和胞质收 缩环,I、V型结合在膜上与膜泡运输有关。32、简述微管的装糖配方式及其动态模型 第一阶段:成核,一些微观二聚体首先纵向聚合短的丝状结构即所谓的成核反应;第二阶段:延伸,通过在两端及侧面增加二聚体扩展成 片状并加宽到大致13 根原纤丝时即合成一段微管,新的微管蛋白二聚 体不断组装到它两端使之延长33、试说明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 化;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

13、 能或特性34、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细胞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核质比列增大分 裂速度加快破坏了正常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2 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 3 细 胞间相互作用改变正常细胞通过表面特异蛋白作用识别而癌细胞转移 过程中产生水解酶类和异常表达某些膜蛋白以便于其他细胞黏着 4 表 达谱改变或蛋白质活性改变5 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特征35、APC (后期促进因子)活性的表达调控APC活性受多种因子综合调节,细胞中存在正负两类APC活性调 节因子。 正调控因子有 cdc20/Fizzy 和 Cdh1/Fzy 等负因子有 Emi1Emi2Mad2等。APC在分裂间期中表达但在M期才

14、表现出活性。 提示M期CDK激酶对其起调节作用,多种APC作为底物被M期CDK 磷酸化而活化的APC则可以被蛋白磷酸水解酶作用失活,cdc20主要 位于染色体动粒上是APC正调控因子,此外APC活性还受纺锤体组装 检验点调控其影响因子主要是Mad2036请举出不少于5位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的科 学家并详细说明你的理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 的基本单位;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普金 耳B和冯莫尔从动植物细胞中分离得到“原生质”;摩尔根通过实验证 明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从而建立细胞遗传学 37、请详述核被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位于细胞核最外

15、层是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但 不连续的单位膜构成。分为外层核膜和内层核膜,两层膜之间有 20- 40um 的空隙称为核周间隙,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 环状开口称为核孔造成膜的不连续,核膜的两大功能:1构成核、质之 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将细胞分成核与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使得DNA复 制、RNA转录与加工在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翻译在胞质中避免了核质间 的相互干扰使生命活动更加有序 2 核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和 信息交流,这些主要是通过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进行的38 溶酶体膜的特征: 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的内环境;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膜蛋

16、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 )和异噬溶酶体 (phagolysosome)。39溶酶体的功能:1 远的细胞分化成为运动神经元。由此可见旁分泌的信号分子的作 用是胚胎诱导作用机制的主要因素。22、请详细说明动粒的结构与功能 沿着着丝粒外表面的动粒结构域哺乳类动粒超微结构域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与着丝粒中央结构域相联系的内板;二是中间间隙,电 子密度低,呈半透明区;三是外板。在没有动粒微管结合时,覆盖在 外板上的第四个区域称为纤维冠,由微管蛋白构成细胞分裂中期,纺锤体发射出的纺锤丝的依附点并且和着丝粒相 互交织。中期染色体含 2 个动粒,位于着丝粒两侧。细胞分裂后,两 个动粒分别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当细胞在此进入 S 期时,动粒又 会重新复制。23、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