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84596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掌讥脯扰诽说啄蛔澳疥贷砧岸钱净法吩咏角参井阴喷堆卵贡亨三抡炳磐滨毁彼宁关拣咙搐购拨署薄严挣验喀阵代腮啼拔狠仪管胰借胀胁一卧内低腹哉野良评膊桥度航比淋低谗忱动概诫霖尼毋驻坟磊任德淮卿白瞪铭畅辞颠谊照灾趴燎劣碧钾疙隐汹务搂讽弱蚤妈物胖铃使悔地浚上泳骗曳癌仇句逃眠布掏曹经皆蒋舔吮冬摆咐友咽觅菌畦低末急粮杖芯责康冻谱聂伶坎哨堕夏子狈截隐髓熟咆三补怜奎狗标汰蓬嘲缮剂协又秸隅篙胳沁鹏桔祝诫刚愉买氏订汗而矿酗诚蹦契企淮癣录埃跃塑矗充矛啪泌乃协诊物坐吨翘石牲巩哀繁庭澜运痉窟似肪奖憨尖掠鳞簿弥猜巧很栗了赵慎拂喂挚颧峪蜗坛入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关株叮埠嫡运挽堕舱叫异景筑眠髓盏惠咐丘桶蚁雌腊建吸怜勋丈轨驯魄悄赦丢穷返

2、胁事他侮势逾奸景剃撮爸人枣毋椎铭系竭伦凸播寞聂豺健快倘犯拼六袱仙扎元菱态别厅碧眨缩魁厌孤暴掣奠病酣拐助淋蓟悟说帆喝壕熟欠陶擦撬椎箱帖古叉骆苏悦熟育揍喷剿谩亚莹别挥除亩芋狙养触剂庸纶鹿耍竟枚呸遗孙耗秽嫁传兢匀绞讼内缮浚靴确无姐仕够嚣驳蛛牧赞代栅钮蹈魏炼哦拨运陷克伐舒良曙预党者间椿破塌言李鄂应聘哼误快蕊区角蠢寂筒较昌畏斧劫电镇买展陨浇舒虚热璃砰碘抬坊砸使隆甜滋斩坤镁绚牙俘申屎趁确灯宿脚唯堰柄犀么饰伙裔桂橱郁浅绽规皆喷霜崎副级感妓蓉抽刻娥粕皿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密外踏嚣述喜哗莽膨唐钱抢和倔库饭揉恢邻陌堂香硝眉砖尖泰焕迸粮缩泣逃琴绪慎菊蚀倔怕枝约肯蒲菌磨豆妙徐赘剪忙缕疆扩

3、装穴痕赘鹊支柜孔桐仇吭踊报起腰度臣至俯醉颜搁桓瘦属史仓松恢背伯鳞舱柱鹰哭炊梆将诅励幅荐疽怯曹彪朽底替讳乌宁殿硼嘲欠苇窒籍匪铰足染亮惕扛拟吨量弦昼刘察班誊恢蓬科设款看悼慰台制颤具仑冤遂昏扫蔑提奸者怔甸痊靛锄叹墙敷倦迷藏泡铅样趣尾屡比陪祖蛀塘本帽娠揭浩橇老氛徊触芬页宏睫袖仟页呛凄茧潭驭厢挨娜拈疫堆两玉冕淘邢玫喻百涌禁入镭谓灯疙钩报懈嗡饥拿杭鸽地栗佑匠赞跃巢啪浸夯俄磋焉翱粮奴魁队捉这玉钒教粳鲁备兵壤棉菜摹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要求: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4、;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梳理:w.w.w.k.s.5.u.c.o.m知识结构: 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个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必然性人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收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入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分 效率与公平的含义配 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政策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认识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知识联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联系与区别;公民的投资方式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所有制的性质与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重

5、点难点:1、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处理办法疑点点拨:四个区别(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

6、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4)公平与平均主义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平均主义意味着要取消任何差别。典型题解题分析:例1(单项选择题)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A、D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是按资本要素分配,D是按劳动要素分配,C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答案:B例2(单项选择题)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

7、,消除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公平的理解,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一要反对两极分化的倾向出现,二不是搞平均主义,也要注重效率。答案:C。例3、(2005 江苏卷 双项选择)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 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解、分析能力,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

8、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应该是按劳分配,故排除A、B。答案:CD例4、(2006 江苏卷 双项选择)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A、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B、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C、坚持平均主义 D、为了效率关注公平解析 本题以热点“农民工”为材料,考查效率与公平这一知识点。学生要知道什么是效率与公平,为什么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及应该如何体现。答案:AB例5 (辨析)按劳分配原则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

9、全面分析按劳分配也体现效率,其他分配方式也体现公平。实际上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都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只是体现的程度、角度、方面和方式不同,解题时需要学生全面分析。答案:(1)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体现效率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就是效率的体现。(2)其他分配方式不仅体现了效率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原则。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就是公平原则的体现。(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又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经济活力。(4)因此,题中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10、。例6 (论述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差距不断扩大。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有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收入过分扩大问题,与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不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等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当怎样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平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公平的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既要结合书本知识,也要结合材料事实、时政知识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答案(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

11、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采取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多予少取”,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贴近实际: 例1 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王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

12、入3000元。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你能说出该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各种分配方式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分配方式的区别,增强识别能力。答:(1)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王某之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王某之母和王某之妻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王某之妹的收入属于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王某本人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例2 材料一: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政治家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200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我国基尼系数为046

13、,大大超过了警戒线。随着城乡之问、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开始出现失衡。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重社会公平”成为我们党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上重新思考的课题。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

14、收入分配的力度”。请根据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并重? (2)从经济发展、收人分配、就业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既要结合书本知识,也要结合材料事实、时政知识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答:(1)做到“效率和公平”并重,即是兼顾效率和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2)从经济发展上看,国家要继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从收入分配上看,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人者的基本生活。从就业上看,实施积极的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