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83760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五年高考(诗词鉴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试 题 部 分(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解析】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解析】(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2、情感?(4分)答: /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答:(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答:(2009年安徽卷)阅读

3、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答: (2008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小孤山 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

4、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答:(200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H古诗词鉴赏选用的材料是清代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设题两道,分别考查对古代诗词中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题干中明确要求结合上片和下片的内容,指向明确。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

5、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参考答案部分(2012年安徽卷)参考答案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

6、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2011年安徽卷)参考答案【试题答案】8. ( 4 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

7、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因被贬地方而寄情山水的悠闲释然的情怀。【试题答案】9 . ( 4 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畜了画面的内涵。(2010年安徽卷)参考答案8【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