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83443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安一中2013届高二月考试卷(二)教师卷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安一中2013届二年一期月考试卷(二)教师卷语 文(2011.12.5)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鼙鼓(p) 锦衾(qn) 绸缪(chumu) 踯躅(chch)B满襟(jn) 创伤(chung) 欢谑(xu ) 鹧鸪(zhg) C修葺(q) 扁舟(pin) 大郤(x) 阴霾(mi)D倏忽(sh) 凝睇(d) 溽暑(r) 烽燧(su)答、C(A:踯躅应为“zhzh”;B:创伤的“创”应为“chung”,D:烽燧应为“su”)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粱 聒噪 战栗 皓腕 云销雨霁B酒垆 渔樵 龙呤 荡漾 切中肯檠C箜篌 披

2、靡 瞑暗 寂缪 矫健凌厉D辇车 贿赂 辟易 迁灭 雕栏玉砌答、D(A渔粱的“粱”应为“梁”; B:龙呤的“呤”应为“吟”, “切中肯檠” 应为“切中肯綮”C瞑暗的“瞑”应为“暝”,寂缪的“缪”应为“寥”)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答D)A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喜欢追星,只羡慕别人的已有成绩,甚至沉浸在某种梦想之中不能自拔,却不愿意“退而结网”,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B同一集体里的人,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彼此之间有适当的竞争是需要的,但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彼此勾心斗角,其结果不仅会损害集体的利益也会损害其个人的利益。C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并不断总结,我们就能够做到游刃

3、有余,取得满意的效果。D我们若不想犯“目无全牛”的错误,平常就要养成全面看问题的好习惯。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还记得那个芳香满径的午后,我带着一只新油漆的木箱和一床新被褥,辗转来到县城,挤上公共汽车来,到这所学校。 B每到暑假,门前那条滔滔的湘江,饱涨着盛夏的雨水,在阳光下卷起一条条银色的白练,那么地耀眼,那么地迷人。 C他是那种一讲话就能给人震撼,他的从容、大度和无拘无束,全是我很少见到过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通过企业员工共同努力,迎检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答:C缺宾语中心词5.下列有关课内诗歌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

4、的一项是(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 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

5、一个隐者的形象。 / D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答B(蜀相是咏史怀古诗,书愤是抒情诗,两者颠倒)6、下列四组加点词中,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技盖至此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C、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非吾故人乎 D、势拔五岳掩赤城 力拔山兮气盖世答选C。你。(A、副词,确实、实在;形容词,真实;B、技术;技,通“枝”,支脉;D、超过;拔起)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性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

6、下。 B、项王瞋目而叱之 C、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答选B。(A、形容词意动用法;C、名词作动词D、名词使动,让称王)8、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B、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臣知欺大王当诛答选B。省略句。ACD都是被动句。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912题(共19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7、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

8、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注常平:官仓名。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9、是 (C残害)A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 讽:劝告B世颇谓偃蹇不偶 偃蹇:命运不济C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偷窃D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贰:离间10.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D对于)A. 试作六论,援笔而成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以无厚入有间C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非为织所迟,君家妇难为D谓其勇于有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讽刺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不高于常平仓储粮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

10、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曾巩竟然疏远了王安石,将他视为陌路。 答 A 应为“劝告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12.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2)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曾巩就招待

11、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3)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译文:(系统集成109页)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

12、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

13、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

14、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三、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生命偶然,人生短暂,人应当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