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83407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2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第二次征求意见稿)2021年3月目录一、发展背景1(一)现实基础1(二)存在问题5二、发展环境8(一)宏观环境8(二)产业新趋势9(三)机遇与挑战101.机遇102.挑战12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4(一)指导思想14(二)发展原则141.产城融合协调发展142.全产业链升级发展15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154.关键领域优先发展15四、发展目标16(一)总体目标16(二)主要目标161.产业规模162.产业升级173.科技进步174.人才队伍185.品牌培育186.质量安全18五、主要任务20(一)做强建筑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201.壮大建筑

2、施工优势行业202.做强建筑技术服务业213.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214.发展特色智能建造产业体系225.培育东莞特色建筑新业态23(二)大力培育产业基地,发展建筑产业集群231.加快建筑产业集聚发展232.培育建筑产业化基地243.培育建筑企业总部基地254.培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265.建立智能建造产业园区26(三)内强外引共同发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271.培育建筑施工龙头企业272.支持企业整合优化业务273.招引一批高质量企业284.推进企业晋升资质等级295.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发展29(四)公共建设项目引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301.发挥公共建设项目示范作用302.加快推广绿色建造方式3

3、03.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314.加快推动智能建造325.优化提升建造组织形式33(五)构建建筑技术平台,提高产业创新能力331.支持企业推广应用建造新技术332.建立建筑科技创新平台343.搭建建筑行业产业互联网354.发展建筑行业物联网355.加强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36(六)提升东莞建造品质,创新质量安全体系371.增强高品质建筑设计能力372.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383.建立创建优质工程激励机制384.促进工程质量安全品质提升395.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40(七)壮大本地核心市场,积极拓展湾区空间401.大力支持企业深耕本地市场402.提升本市建设市场供给标准413.积极拓展大湾区

4、市场空间424.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42(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环境431.深化放管服改革432.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444.深化工程造价改革445.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456.强化行业协会发展和自律45六、保障措施46(一)强化组织领导46(二)加强政策支持47(三)纳入绩效考核491东莞市建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经济社会作用显著、发展提高潜力大的特点,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为推动我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建筑业向工业化升级,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东莞市建筑产

5、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2021-2025年)东莞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我市由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发展,打造“东莞建造”品牌提供政策依据。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建筑业快速发展,为未来五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规模效益快速提升。202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64.48亿元,同比增长21.7%,2016-2020年年均增

6、长24.3%;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为224.53亿元,同比增长18.2%,2016-2020年年均增长10.7%,对我市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实现税收总额5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46%。建筑业在集聚技能人才、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业人员数超过20万人,技术工人达13万人。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68万元/人,位居第二产业前列。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根据省厅三库数据统计,全市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3001家,其中总包一级资质企业29家,总包二级资质企业167家,总包三级企业977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828家。建筑产业集中度不

7、断提升,2020年纳统企业数1017家,产值前10名企业产值245.54亿元,占全市总产值664.5亿元的37%;前50名企业产值408.45亿元,占总产值61%;前百强企业产值494亿元,约占75%。初步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为辅助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以建筑施工为中心,建筑材料、构件、机械设备等关联生产制造以及勘察、设计、审图、监理、造价、检测等建筑技术服务领域加快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在我市有承接业务的勘察企业43家(本市4家,承接业务占比54.5%),设计企业121家(本市12家,承接业务占比19%),施工企业

8、281家(本市117家,承接业务占比25.8%),监理企业124家(本市23家,承接业务占比40.5%),审图机构13家(本市2家,承接业务占比94.95%),检测机构149家(本市70家,承接业务占比94.95%),造价咨询企业80家(本市12家,承接业务占比30.95%);此外,2020年在莞供应产品的混凝土企业48家,均为本市企业,设计产能5400万m,高于全市工程需求量1796万m;墙材企业79家,其中本市45家,本市企业生产产品在本市外市销量各50%;预制构件企业10家,其中本市4家,本市企业生产产品在本市销量仅10%,90%在市外销售;工地使用的垂直起重设备租赁企业145家,本市1

9、03家,其中本市具有生产能力的5家,本市企业供本市工程占比66%。建筑工业化步伐加快。我市先后印发实施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17103号)、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东建节能201827号)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积极推动以绿色节能、装配式、环保、信息化为主的建筑业现代化。2016-2020年,共有绿色建筑约31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9%;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均达100%,新增节能建筑面

10、积约1212万平方米。编制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东建节能201813号),麦德龙东莞商场项目获得全国首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运行标识案例。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2018年-2020年,我市在土地出让环节共落实49个出让地块实施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约1097万平方米;组织专家开展项目预评价评审工作,对项目装配式技术方案进行审查论证,共完成评审万科翡翠花园、金域东方花园等31个项目,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约439万平方米。中华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中心项目、金悦花园等4个项目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品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6-2020年共获得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中国土木

11、工程詹天佑奖2项;获得广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1项、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22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126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70项、“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省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15项。2016-2020年共获得国家级设计奖项4项、国家级勘察奖项1项;获得省级设计奖项14项,省级勘察奖项6项;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33项。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工程组织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本地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业务范围拓展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国内

12、其他省市以及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范围不断扩大。2020年,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60. 05亿元,2016-2020年,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年均增长26.4%。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住建事项网上审批率达96.6%。2019年,我市开展新一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断压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3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已压缩至43日,比我省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压缩了47和28。其中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由96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管理制度

13、,创新试行承包商预选库、评定分离、简易招标等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代建模式,全面实施用工实名制、银行代发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全市建筑业总部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高资质建筑企业正在落户东莞。(二)存在问题我市建筑业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占主导地位,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强,创新发展动能偏弱,关键领域与环节仍不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离“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建筑业要求还有差距。产业支撑能力偏低。2016-2020年建安投资平均达到10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全市每

14、年在监在建项目约1500项、6000万平方米,但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仅为建安投资的45%左右,本地企业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大部分建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比重的2.3%,低于全省 3.5%的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仍有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本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反映城市形象的精品工程很少。我市建筑设计领域获奖数目远远落后于广州和深圳,排在珠海、佛山的后面。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使用仍有较大提升空

15、间。网络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成功应用的案例较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基础较弱。要素供给制约明显。企业对高端建筑人才的招引投入不足,招引条件偏弱,自身培养能力不强,现有本地高级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建筑业新一轮发展的需求。区域间人才竞争激烈,本地企业引进人才难度加大,面向建筑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形成明显制约。企业竞争实力偏弱。本地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大部分企业产值低于1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较少,还没有产值过百亿的企业。高资质企业数量少,没有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受业绩、资质、规模等因素制约,本地企业高度依赖本地建筑市场,走出去的能力较为欠缺,难以独立或通过联合体方式获取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成长能力有待提高。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多层级、多部门监管问题依然存在,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