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83270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原理。应用案例分析主要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让学生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3教学重难点(1

2、)重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2)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过程】【导入】(课前作业)小组合作,作图分析你所在市区的工业布局情况。(学生展示,老师进行讲解并引出本节的知识点)【新课讲授】(上课之前,学生把学习目标展示到本组的黑板上面,在本节课结束后,小组的成员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去叙述学习目标的内容,成员有不会的小组长负责协调,进行课下辅导。)1学生预习课文,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完成学案(学案模板,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去做的)1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_、能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政策、运

3、输、劳动力等。2选址原则(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获得最高 利润。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_产地。(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_。(3)_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_的地方。(5)_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答案:原料市场生产成本原料市场动力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教师讲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下预习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讲解,老师做补充)让学生试着分析工厂选址的原则。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学生小组讨论,水产品加

4、工厂、啤酒厂、金属冶炼、服装厂、飞机制造等分别属于哪一种工业导向类型。分析后再进行总结,依据几种不同的导向类型工业的分布特点,让学生分类总结自己所在城市周边的工厂分别是属于哪种工业导向类型,并阐述分布特点,分析形成原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案模板)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环境保护因素_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3)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4)企业决策者的?_,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答案:市场环境质量 ?理念和心理因素让学生

5、阅读课本60的阅读材料,并分析下面三幅图中工厂厂址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分析图4.6,并向同学和老师讲解。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展示)(1)想一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为什么?(2)思考: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带,试分析原因。(3)讨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答案:(1)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我国重要的工

6、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3)该观点是错误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是由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4总结(让学生做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并展示)【课堂训练】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如图所示,a、d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13题。1在阶段,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2在阶段,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3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B劳动力是影

7、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C跨国公司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4. (2010天津文综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答案:1B 2C 3D 4B【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选择完成)材料一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但在2008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状况,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材料二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1)试说出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_(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

8、产、限产的主要原因。_(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_(4)下图为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分析字母A、B、C所代表的产品名称:A_、B_、C_。并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答案:(1)附近有铁矿、煤矿,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满足企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劳动力成本低。(2)钢铁需求量减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3)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接近海港的优势出口。(4)铁矿石煤炭钢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课后反馈】 小组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相互叙述学习目标,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争取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自己所在城市工厂的分布情况及合理性。2预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并分析自己所在城市的工业地域的分布及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