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83151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生字词,进一步加深预习作业的锻炼。2、 通过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3、 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4、敢于质疑,敢于讨论,敢于表达。【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锻炼自己的信息筛选和团队合作能力。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词语,全面概括。【学习用时】两课时【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2、、个体独立思考、教师适当引导【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许多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请在课前搜集一些相关农谚。二、课前充分熟读课文,并完成练习册p87积累应用部分,课堂上进行检查。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一、 例行练习册习题讲评,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积累字词(练习册p87第一、五、六题)二、 回归课文。思考讨论(自由举手发言):我们人和人靠什么来交流、传递信息呢?那你们认为哪些又可以被叫做大自然的语言呢?看看课文,在作者笔下到底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文本感知一、快速阅读课文后,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

3、么意义?二、思考上述四个问题与本文内容有什么关系?据此,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说明顺序又是什么?师生共同完成板书。三、梳理课文,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简述其效果。精读课文一、 解题“大自然的语言”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就用注释的题目?二、详读课文610段,思考(同桌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第二课时揣摩语言一、齐读1、2两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朗读要求投入感情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此安排农事。1、将原文与下列这段文字作比较,说说表达

4、效果有何不同(同桌讨论)。 2、各抒已见,说说这两段文字好在哪里?二、揣摩例句,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抽学生读例句)。(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三、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

5、例。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提示: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故宫博物院等)四、小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的某一个特点进行片段练习。(班级展示)五、展示自己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板书设计什么叫 和 ( )顺序现象 的重要意义研究 的多方面意义决定 的 个因素 大自然的语言作业布置: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2、练习册的完成3、修改完善自己的说明文片段现象大自然的语言研究 的多方面意义决定 的 因素 的重要意义什么叫 和 ( )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