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82806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难的防治措施院(系)名称 : 专业年级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自然灾难的防治措施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最严峻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峻。中国自然灾难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广阔的东部季风区自然灾难频发、灾情比较严峻的地区,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难多发区。自然灾难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难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对于自然灾难的防治显得特别重要。在现代社会,人

2、们在自然灾难的防治措施方面已有了很多的了解和进步。但当面对自然灾难时,防治措施仍尤为重要。关键词自然灾难的种类 自然灾难的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难 防治措施 自然灾难的概述自然灾难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难,火山、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难等。 “自然灾难”是人类依靠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样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难;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改变等在较长时

3、间中才能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难;还有臭氧层改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难。这些自然灾难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困难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相识这些灾难的发生、发展以与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自然灾难是指由于自然异样改变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务。它的形成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导致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难的客体。自然灾难的种类灾难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务总称。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难的发生缘由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

4、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难称之为自然灾难,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难称之为人为灾难,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同时自然灾难还分为突发性自然灾难和缓发性自然灾难两类,一是突发性自然灾难。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与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二、缓发性自然灾难。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当然,灾难的过程往往是很困难的,有时候一种灾难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难。这时,灾难类型的确定就要依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种类最多的国家,

5、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难综合探讨组将自然灾难分为七大类:气象灾难、海洋灾难、洪水灾难、地质灾难、地震灾难、农作物生物灾难和森林生物灾难和森林火灾。自然灾难的特点自然灾难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自然灾难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难的分布范围很广。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确定了自然灾难的区域性。其次,自然灾难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难特别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难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第三,自然灾难具有肯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难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肯定的周期性。第四,自然灾难具有联

6、系性。自然灾难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另一方面是灾难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难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难群或灾难链。第五,各种自然灾难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峻性。例如,干旱、洪涝两种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别严峻,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第六,自然灾难具有不行避开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溢着冲突,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改变,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难就不行能消逝,从这一点看,自然灾难是不行避开的。而中国的自然灾难的特点:一是灾难分布点多面广,局部地区受灾严峻。二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北方洪涝异样偏重。三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四是风雹灾难局地较

7、重,干旱灾情明显偏轻。五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低温雪灾连袭北方。六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灾贫叠加效应显著。中国的典型自然灾难的防治措施1、中国的水旱灾难 危害:水灾:沉没房屋和人口,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 大经济损失,并卷走居住地一切物品,沉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旱灾:河流断流,水库干枯,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防治措施:水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责任;搞 好水利基本建设,爱护自然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巩固沙土;加强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等。旱灾: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

8、水利基本建设;退耕 还湖;推广节水浇灌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2、中国的沙尘暴危害: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与公用设施;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造成土壤风蚀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袒露的农田上实行作物残茬覆盖;或种植作物实行绿色覆盖;在退化的草原 上种植牧草协助于造林;建立防风屏障等。3、中国的水土流失危害:土壤剥蚀,肥力减退;加剧沟壑发展;冲垮土地,破坏耕田;生态失调,旱涝灾难 频繁;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逼人类生存,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平安

9、;淤积水库、堵塞河道、抬高河床。防治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4、中国的荒漠化危害:可利用土地资源削减;土地生产力严峻衰退;自然灾难加剧。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合理载畜;削减工矿企业的污染,做好复垦工作。5、中国的地质地貌灾难危害:以地震、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倒塌、滑坡与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沙漠化、煤田地下火灾等为详细表现。防治措施:把地质灾难防治重点放在人口密集、建设集中和对国家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矿山、工程、交通干线、大江大河等地区和

10、地质灾难多发区,并抓好一些重大地质灾难防治的典型工程;大力开展地质环境爱护、地质灾难防治的宣扬、教化和科技学问普与工作;开展群众性的地质环境爱护和地质灾难监测与防治尽可能避开或减轻地质灾难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总结 通过对自然灾难的防治措施的总结和探讨,我认为预防和治理各种自然灾难,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相识各种灾难的危急性,相识治理灾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正确相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灾难所起的作用。树立坚固的削减对自然的破坏,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再者,要吸取以往防治灾难的阅历教训。最终,要依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当地的科学的方案,在灾难没有发生时居安思危,制定防治措施,在灾难发生后临危不乱。参考文献1秦波,田卉,城市洪涝灾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2 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难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难学报成都:四川高校出版社,2008.3 陈颙 史培军自然灾难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 4 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阅历N.检察日报,2008. 7 陈江驰中国应急救援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