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82435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汇报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互联调查内容:有关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调查方法:络调查近日,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经过题客和民意,对10112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为何常常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的调查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常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不多。51.5%的人称身边最常常锻炼的是“老年人”,接下来依次为:“中学生”(31.2%)、“大学生”(29.7%)、“中年人”(24.6%)、“职场青年”(19.3%)、“小学生”(17.0%)。受访者中,80后占52.7%,70后占24.8%。22.8%的人每星期运动一次,21.6%的人3天左右运动一次,23.7%的人坦

2、言自己几乎不怎么运动。为何常常参与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石女士眼中,怎样让儿子动起来一直是个大难题。石女士的儿子是一个高中生,天天除了坐在教室里学习,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几乎不怎么锻炼。“她上小课时很爱运动,还参与了学校的足球队。但自从她上了中学,可能因为升学压力很大,学习比较累,一有时间就看电视、上。我有时会劝她去动一动,可她总是很反感。”北京某大型国企职员周先生碰到的问题和石女士颇为相同。她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表妹,除了上学之外,她天天全部“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玩手机,极少出去蹦蹦跳跳,整个人总是无精打采。“表妹天天的学习内容很多,一个大人一天下来也可能累得够呛,何况是小孩

3、子。另外,现在的孩子关心的全部是哪款络游戏好玩、某手机或平板电脑怎么玩等话题,对于运动,她们极难提得起爱好。”周先生说。为何常常参与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沉迷络游戏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65.3%),其次是“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太大”(59.3%)。其它还有:“缺乏坚持的毅力”(53.0%)、“没时间”(50.1%)、“没场地”(40.7%)、“娇生惯养怕吃苦”(36.1%)、“运动项目普遍太贵”(26.3%)等。北京师范大学(微博)体育和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指出,在各年纪段的青少年中,中学生缺乏运动的情况最为严重。这首先是因为应试教育给中学生带来的压力相对更大,孩子的时间全部

4、用来学习,极少有时间运动;其次,部分当代娱乐方法严重挤占了中学生的运动时间,在很多中学生眼中,要缓解学习压力,宁可选择上或看电视,也不愿意走出去动一动;另外,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通常比较敏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这造成有的孩子可能因为对某项运动不擅长而缺乏运动自信,从而失去了对运动的爱好。国家国民体质研究教授库组员、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何仲凯认为,常常运动的青少年之因此越来越少,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她指出,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全部很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甚至还会产生喜爱运动的孩子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国家早在XX年就提

5、出过中小学生天天锻炼一小时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可是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中小学生并没有对应的锻炼时间。学校对于体育锻炼的落实力度不够,究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体制。” 何仲凯说。养成运动习惯青少年将受益终生去年9月公布的XX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25年连续下滑的趋势虽得到初步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继续缓慢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学生群体中,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仍然严重。详细而言,712岁的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超出40%,大学生近视率更是超出80%。此次调查也显示,73.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青少年的体质“越来越差”。怎样才能让青少年常常参与体育运动?调查中,

6、受访者首选“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71.7%),其次是“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使其更含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扩建公共体育设施”(58.4%)。受访者的其它提议还有:“政府补助公共体育设施,使其更廉价”(48.4%)、“增加学校体育课的数量”(48.2%)、“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45.5%)、“加大致育锻炼的宣传力度”(41.5%)、“组建青少年运动社团”(39.1%)等。北京市海淀区的田女士很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她家住在某高校里,操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她天天全部会和10岁的儿子一起打乒乓球、慢跑、散步。她认为,孩子全部有喜爱玩耍和运动的

7、天性,家长要主动引导,培养孩子常常运动的习惯。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性格养成全部有好处。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指出,家长的利益选择对孩子是否参与运动的影响很大,家长既想要孩子健康,又想要孩子学习好,二者冲突后势必有一个权衡和利益选择。她经过一项多年的跟踪研究发觉,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在全国中小学里面,有70%的家长和学校校长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真实地反应出家长和学校在体育教育观念方面的缺失。毛振明指出,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存在滞后性,即青少年体质的虚弱通常不直接表现为多种病症,因此家长和学校就不会立即因为青少年体质出现问题而重视培养她们的锻炼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体责问题会

8、在老年阶段演化为多种病症,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轻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培养青少年的运动习惯是一项长久工作,不能指望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生。“要处理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建设包含体育老师培养等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制度;其次,学校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增强趣味性,上体育课不能只是为了经过升学体育测试,还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切实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最终,整个社会也要改进运动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更为充分的运动场地、器材和时间。” 毛振明说。哪些运动适合青少年广泛参加?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球类运动”(79.1%),排在第二位的是“跑步”(74.7%),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泳”(6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