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82180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见孙中山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2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B

2、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解析:选B“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说明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和谐互助,故B项正确。 3甲午战争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解析:选B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故B项正确。4下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B得到了

3、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解析:选C从魏源“师夷长技”思想主张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先进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故C项正确。5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解析:选C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4、平均地权”,材料中“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应从民生主义的角度理解,而非社会主义者,故A项错误;当时的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与“彻底认清”不符,故B项错误;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与材料中“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不等于完全了解,故D项错误。 6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效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

5、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解析:选D由材料中的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可以看出,这段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的主张,旨在追求社会公平,故选D项。A、B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均排除。7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有()实现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战争提出新三民主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BC D解析:选A注意题干中的“1922年”这一时间限制,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当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故不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故不

6、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孙中山对英、美的不满和反感,因此他要改变现状当然要反帝,之后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并促成国共合作。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一书中说:“俄国的主张和威尔逊(美国总统)的主张,是不约而同的,都是主张世界上的弱小民族都能够自决,都能够自由。俄国这种主义传出了以后,世界上各弱小民族都很赞成,共同来求自决。”这里所说的“这种主义”是指()A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民族独立C建立共和制国家 D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弱小民族都能够自决,都能够自由”可知“这种主义”指的是实现民族独立,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7、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

8、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8分)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先秦儒家对民本思想的理解,挖掘人民与国家、君

9、主的关系。第(2)问,要注意王韬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依托材料可以看出二者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政体有差异。第(3)问,由材料三中“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即可看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有渊源关系;结合近代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历史必然性: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