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819713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至网络流行语为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网络质疑现象以2022年至2022年网络流行语为例邓燕【摘要】当今社会,借助网络平台,网络质疑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态,很多网络质疑现象也在网络流行用语中得到表达.本文以2022年至2022年这五年的十大网络流行用语为例,浅析网络质疑现象得到扩散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质疑现象,并探讨如何培育网络社会健康心态.【关键词】流行语网络质疑扩散心理一、2022年至2022年的十大网络流行用语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舆论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舆情报告?,并参考百度指数,将2022年至2022年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盘点如下:1、躲猫猫.2、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3、神马都是浮云.4、我爸

2、是李刚.5、我反正信了.6、有木有.7、你幸福吗?8、展丝.9、土豪.10.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经过盘点2022年至2022年这5年的十大网络用语,有些网络流行用语来自贴吧或者网络对话聊天,意在自嘲或者调侃别人,而有些网络流行用语是伴随着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而产生的,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网络流行用语的寓意或者背后潜伏的社会心态是对某些权力机关或者社会机构的质疑和不满.在十大网络流行用语中有3个流行语带有明显的网络质疑心态:1、躲猫猫该词的流行,其实是公众对公安局就李乔明死因荒唐解释的质疑,同时伴随着该词汇的流行,公众对权力机关的信任也在逐渐弱化.2、我爸是李刚在肇事者口出狂言之后,这句话在

3、猫扑上疯狂传播,其实是广阔网民对肇事者的愤怒,更是对特权的强烈不满.3、反正我信了在王勇平被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时给出了这个答案.在微博上,这句话被快速传播,表达了广阔网友对事故发生原因与善后工作的质疑.二、网络质疑现象的成因伴随着一些社会事件,网络质疑的社会心态一旦产生就开始快速传播,这种扩散和媒介技术的进步、社会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1、媒介技术开展为网络质疑现象提供了客观条件2022年,云南省玉溪市的李乔明在看守所因“重度颅脑伤死亡,警察称其是由于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不小心撞墙导致的,这个解释一经报道就在互联网上被快速传播,并引起了大家强烈的质疑.在这个事件的调查中,广阔网友也参与其中.调查

4、结果说明:李养明系牢头狱霸以玩躲猫猫游戏为名殴打致死.这是网络质疑得到广泛扩散,形成舆论监督,最终复原事件真相.2、“污名化效应是网络质疑现象的主观条件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指出,“污名化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它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开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在很多热点事件中,例如躲猫猫事件、甬温动车事件,人们将权力阶层“污名化的习惯已经成为推动网络质疑心态扩散的原因.草根阶级已把“残忍这些标签贴在特权阶层身上

5、,将他们污名化,使普通草根的自尊心得到提升,获取个人优越感,同时在污名化的过程中,普通群众这些不具污名方的人找到了对自己群体的认同感,因此无限制的把权力阶层污名化这种现象越演越烈.3、沉默的螺旋催生多数的暴政“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是由诺依曼提出来的,诺依曼表示,意见的说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增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一来,优势意见的一方越发具有优势,参加他们的人越来越多,而持有反向意见的人,为了不使自己被孤立,更加不敢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因此会出现“舆论一边倒的情况.当“我爸是

6、李刚等事件发生时,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在众多网友中会形成“同情弱者,反对官员阶层的意见气候,这种网络质疑心态会得到快速的扩散,由于当“反官员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不被孤立,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这一舆论阵营三、如何看待网络质疑现象通过对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网络质疑呈现出群众化和普遍化态势,我们对于此类现象应辨证看待,既看到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消极影响.1、积极作用首先,网络质疑能够集合民意.在自媒体语境中,网络质疑代表了对网络热门话题中某种意见的高度整合.因此当网络出现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的热门事件,受众在其中所表现出的明显倾向性态度可以作为一种民意的集合而受到研究者和舆情研究的重视.

7、其次,网络质疑促进意见多元化传播.多元化是自媒体时代的特点之一,而在许多网络热门话题,例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带来的网络质疑,不仅展示了网友的迷惑与不满,也使热门事件由单一的权威机构向多元的意见表达态势开展.再次,网络质疑是舆论监督的有效手段.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那么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在网络时代,舆论监督作为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网络质疑借助新兴的网络自媒体平台,表现为主要以评论、讨论、批评等进行的监督.2、消极作用首先,主流媒体遭遇公信力质疑.“公信力

8、意指为“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水平,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信赖,媒介的公信力是建立在受众对媒体的信用体验和认定的根底之上的.同时,作为媒介公信力信任主体的受众对网络信息表现出的质疑越大,对于发布信息的媒体就越为抗拒,媒介公信力也被逐渐削弱.在这种态势下,担负发表重大信息或消息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那么面临着颇为严峻的考验.其次,受众心态的不可控性.自媒体的开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当下,对媒介环境把控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网络质疑更多的表现为对主流媒体和所报道的事件的质问与疑心,伴随这种态势的形成,以及当中出现的较为激进的言论等,受众的情绪和态度就变得更难把握,情势严重者那么可能出现网络暴行.再次,形成不健康的舆论环境.网络质疑对于信息的发布者、媒体以及信息接受者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随之而来对于我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产生了不可无视的作用.如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