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6单元测量 单元测试北师大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81920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6单元测量 单元测试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6单元测量 单元测试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6单元测量 单元测试北师大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六 A卷姓名: 分数: 1.给正确答案前的“涂色。18分2.判断对错 ,对的画“ ,错的画“。14分1小海今年读二年级 ,他的身高是1米27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短。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要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5教室的宽是60厘米。 6小丽走一步 ,能走出55米。 7一棵树高5米。 3.比大小。16分来源:1在里填上“或“。9分20米23米 83厘米38厘米5厘米5米 100厘米1米6米60厘米 6米90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7分4.看图填空。10分来源:学,科,网5.估一估 ,填一填。10分来

2、源:6.下面哪种测量长方形的方法是正确的 ,在方框里打“ ,并说说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8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7.解决问题。24分1松树高10米 ,杨树高6米 ,两棵树相差

3、几米?2红绳子长20厘米 ,绿绳子长9厘米。两根绳子接在一起后大约是多长?“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3一块布对折后长6米 ,这块布长多少米?剪去4米后 ,还剩几米?来源:学#科#网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