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80451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九江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第一章新形势,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县与全国、全省和全市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要全面总结“十三五

2、”发展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XX县实际情况,客观研判发展环境,牢牢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步伐。第一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工作原则,坚持“服务第一、群众至上、务实进取、廉洁和谐”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以全县生

3、态环境安全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关,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创新生态机制,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明确生态发展定位,依托鄱阳湖生态良好的独特优势,打造全国滨湖生态建设示范区、全省生态宜居典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区。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出台了XX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XX县建立生态文明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县人民政府每年都与乡镇及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分解落实。严格生态保护责任,组建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大队,涵盖环保、水政、土管、城乡规划、湿地候鸟保护等执法,

4、触角延伸到村组,建立全覆盖、无盲点的生态监管大平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县污染防治稳扎稳打。到2020年,全县196个“8+1”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关停禁养区养殖场299家,关闭“散乱污”企业75家,淘汰燃煤锅炉55台;停产整治石材企业85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2.36平方公里,XX县矿山修复整改案例被评选为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城区禁燃禁放实现常态化;完成造林绿化6.48万亩;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沿湖整治成效显著,鄱湖最美岸线基本形成;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3个,集镇污水处理厂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站2

5、1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明显提升;连续十年荣获“全省越冬候鸟与湿地保护先进县”,荣获“省第三批绿色低碳创建试点县”“省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省级生态乡镇7个、生态村10个;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并正式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专家验收;建成十里沿湖长廊和北鄱阳湖湿地公园;以武山等山脉作为生态屏障,封山育林近百万亩,精心打造南山、三尖源2个省级森林公园;实施城乡供水、环卫一体化和城镇污水管网等一批环境改造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碧水蓝天更加靓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十三五”期间,全县环境质量总体态势趋于稳定。到2020年,县内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及集中

6、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在HI类及以上,达标率100%。2020年,建城区PM2.5年均浓度30g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3%,空气质量长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鄱阳湖观湖水厂断面水体质量达到国家In类标准,建城区声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功能区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保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全县加快建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雨污分流改造,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与城镇污水收集率不断提升。加快推进XX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提升垃圾处理能力。XX县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站建成并投入运营,为航行鄱阳湖水域的船舶提供固定的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接收场所。建立了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评分机制

7、,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站XX站的建设工作。生态文明宣传。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形式引导城乡群众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和文化活动。第二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以来,尽管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尽管“十三五”期间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但污染承载空间有限,臭氧、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新污染复合,治理难度大,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县内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资源依赖型特征依然明显;

8、重大项目接续不够,产业性项目落地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能源清洁低碳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和利用规模依然偏低,产业低碳转型进程有待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达峰面临较大压力。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普及率低,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意识薄弱。三是水环境质量有待加强。我县中心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已建成污水管网的维护和清理不及时;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薄弱;内湖水域的环境监管力度不够,内湖生态养殖模式未全面实行人放天养。四是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防治基础薄弱。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压力较大,而相应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仍未建立

9、,管控和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土地分类管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力度不够,在产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五是固体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固体废物处置监管力度仍有不足,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规范管理抽查合格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工业园区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水平有待提升。六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亟待加强。部分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没有做到“三同时”,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未验先投等现象仍然存在,各级各部门“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责任体系有待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区域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和监管机制仍

10、需进一步落地见效。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和社会参与程度仍然偏弱,环境基础能力保障仍显不足,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能力、管理手段亟需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上,向美丽中国新征程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这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面临的机遇(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生态文明

11、思想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动力和根本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江西省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部署,体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党中央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央支持江西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均为我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平台,有利于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策

12、法规的有效保障。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责,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党政同责。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厘清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制度基础,均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生产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多

13、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我县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首位企业,发展壮大特色企业,高质量发展传统企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扩容提质,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在向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方向调整,有利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四)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可,社会公众更加主动参与、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社会氛围,为生态环

14、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国家层面更加注重科技帮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助力基层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能力建设。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日益高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更加坚定。二、面临的挑战(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十四五”期间,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将显著提升,建城区面积和常住人口进一步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对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总量的增量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全球经济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生态环境保

15、护与治理带来风险和挑战,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较大。(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尽管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但污染承载空间有限,臭氧、细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等新污染复合,治理难度大,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鄱阳湖总磷持续削减存在很大难度,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耕作制度、农药化肥大量施用等因素导致土壤退化,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虽然环保资金投入呈增长态势,但仍不足以满足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的需求。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雨污混流、管网老旧破损等问题亟待解决。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仍未建立,固体废物处置监管力度仍有不

16、足,人居环境改善任务繁重。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两篇文章,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XX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切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为基本导向,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