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80337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兴化市临城中心幼儿园 曹雪萍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把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产生环境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我曾多

2、次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有感于此,我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是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

3、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内外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专指幼儿园的内部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结构幼儿园环境,从时空结构来看,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生活制度与常规等。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场地、园舍设备、材料、空间结构与环境布置等构成要素。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它影响与制约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体验到的幼儿园或班级人际关系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心理气氛。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与常规要求,是幼儿园内部环境以时间为维度展开的结构,它可以被用来预测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中,通常会发生的活动、事件以及被允许认可的活动的方式方法。(三

4、)幼儿园环境的构成要素幼儿园的环境,从结构上来看,有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生活制度与常规要求等三个部分组成,但是,这三个部分,实际上都是由“物”与“人的活动”这两种要素构成。二、目前幼儿园环境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一)过于追求精美,手段单调,孩子无法参与进来。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即老师从教育目的出发,单方面创设环境,在环境创设中没有幼儿的参与,老师则加班加点,而做出来的墙饰吸引不了孩子,既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同时又浪费了老师的时间。真正成功的环境是师幼互动的环境。这种传统的环境创设方法应当摒弃了。(二)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同于幼儿作品展示。有的老师认为,既然环境创设要求孩子参

5、与性强,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的画,孩子的手工作品贴到墙上。这样省时省力,孩子也一定喜欢。但是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少。它实际上造成了幼儿园环境资源的浪费。(三)为追求新异刺激,环境变换频繁。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于是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的。首先,这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了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另外,幼儿园时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更换过于频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也容易养成孩子不稳定的习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指出,幼儿时期环境的变化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养成。环境

6、更换的周期一般以一个月为宜。(四)环境创设过于求新,求奇,没有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目前,环境创设和幼儿园玩具教具制作有一个通病,就是过于追求新异,忽视了实用价值。(五)室内空间环境创设的目的以美化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教育性。室内空间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创设室内空间环境创设过程中,多把其当作是美化的对象,没有根据本园、本班幼儿的教育教学目标来创设,如:同样一个卡通图案会出现在不同幼儿园的环境中,因教师多没有考虑其教育价值,仅满足于在墙上有“画”。并且现阶段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室内空间环境创设评价标准,一般评价的标准也就是“好看不好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室内空间环境教育作用的发

7、挥。纵观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其原因是教师对室内空间环境的理解不够深入,还停留在把室内空间环境作为美化对象的阶段上,没有充分发挥出室内空间环境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室内空间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主,忽视了真正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一切创设都从教师的意愿出发,幼儿的需要依附在教师的意愿之下,被完全忽略。室内空间环境仅发挥出了其作为美化资源的作用,而教育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三、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一)空间密度合理,消除安全隐患空间密度为每个儿童在环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等于房间大小与不可用空间大小的差除以儿童的人数。根据我国的有关研究显示,人均2.327.0平方

8、米是比较合适儿童游戏的空间密度。低于前者,幼儿的游戏攻击性行为,破坏玩具的行为和错误使用材料等行为明显增加;在范围内则表现出较多良好的游戏行为和交往行为;大于后者,幼儿粗大动作的游戏也相应增加,而人际交往开始减少。可见,空间密度对于儿童的攻击行为,人际交往以致社会性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目前幼儿园为了盈利,班级人数严重超过合理的空间密度范围,幼儿园应该有所调整,家长也可以增强识别意识,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学龄前儿童对于环境的自我预测和监控力不强,所以幼儿园的很多小细节对儿童可能存在一定潜在危险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创设儿童的游戏环境时首要考虑的就应该是安全性原则。一方面,游戏设施,设备都要

9、坚固结实,无安全隐患,材料最好以木制和塑料为主,对尖锐突出物要做相应的安全处理;另一方面,器材显眼的位置最好标有“儿童玩耍时需成人陪同”的字样孩子们在室外玩耍时要有老师带着,有纪律,有组织,尽量使对孩子的伤害降至最低甚至完全消除,以保护孩子的安全。(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墙面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首先,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单纯的色泽会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

10、容易和幼儿产生共鸣、易于幼儿欣赏、借鉴、理解和表现。在为幼儿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在环境更艺术化造型上,应以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稚拙、简洁的美最能吸引幼儿,会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处: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例如大眼睛的卡通人物、各种人物化的事物,都会令幼儿瞪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内容上,为幼

11、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我们的教室室内外环境处处都是幼儿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三)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我国幼儿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教师应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内容的选定,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制作的过程,鼓

12、励幼儿自由操作室内空间环境的各项创设。室内空间环境的创作过程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过程,能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装饰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各种材料的特性,由幼儿自己设计感兴趣、想表达的内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参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也是室内空间环境的自觉维护者,教师不用担心幼儿弄坏室内空间环境而不让幼儿操作,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创作的,在他们心中有自己的如何让室内空间环境更有意义的想法。例如:在我园的走廊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地方特色为幼儿用蓝色的乔其纱创设了一个“千亩水塘”的情景,其它的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

13、“水里有什么”,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当整个环境效果出来后,孩子们特别性兴奋,他们会指着其中的一条鱼或一根水草说“真是我画的,这是我折的”,有的孩子还一起合作编了“小鲤鱼历险记”的故事。孩子们把自己学到的故事、知识,看着自己亲自参与布置的环境,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和日益增强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四)加大绿化程度绿化、美化应是幼儿园室外环境的突出特色。规程明确指出:“应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绿化、美化园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但可惜许

14、多幼儿园或因重视不够或因条件限制,到今起色不大。李生兰教授就曾批评过我们的幼儿园甚至没有“绿洲”,尤其是草地太缺乏,而让水泥地占去了太多的场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许多园领导认为,水泥地干净,雨雪天气不会泥泞。这显然是水泥地的一个优点,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地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过:水泥地和草地相比,孩子更喜欢什么?哪一种场地更安全,更能让孩子心情愉悦,更具有环保作用,更符合规程要求?我认为幼儿应该回归自然,应给幼儿更多的绿草鲜花。(五)保护环境创设的整体性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

15、,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例如在我园就有这么一块环境,他是一个小小的农庄,在贴有瓷砖的墙上我们为幼儿开辟了“草莓园”,“钓鱼岛”、“小小花园”,小班的孩子在这儿可以夹夹子练习小手肌肉,中班的孩子可以进行配对游戏,大班的孩子则可以进行算式练习,整个环境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及不同兴趣的幼儿的要求。再者,要高度重视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统一。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主要靠教师对工作、对孩子满腔热忱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的教育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