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80083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56 大小:9.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6页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6页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6页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6页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施工课件(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土方规划 1.1.1 土方工程的内容及施工要求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有: ( 1 ) 场地平整 其中包括确定场地设计的标高,计算挖、填土方量,合理到进行土方调配等。 ( 2 ) 开挖沟槽、基坑、竖井、隧道、修筑路基、堤坝,其中包括施工排水、降水,土壁边坡和支护结构等。 ( 3 ) 土方回填与压实 其中包括土料选择,填土压实的方法及密实度检验等。 此外,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完成场地清理,地面水的排除和测量放线工作;在施工中,则应及时采取有关技术措施,预防产生流砂,管涌和塌方现象,确保施工安全。 土方工程施工,要求标高、断面准确,土体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土方量少,工期短,费用

2、省。但由于土方工程施工具有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前,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土壤的种类和工程性质,土方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及施工条件,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以便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了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时,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实现土方工程施工综合机械化。 1.1.2 土的工程分类和性质 土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在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中,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如表 1.1 所示。土有各种工程性质,其中影响土方工程施工的有土的质

3、量密度、含水量、渗透性和可松性等。 1.1.2.1 土的质量密度 分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天然密度,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它影响土的承载力、土压力及边坡的稳定性。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的固体颗粒的质量;它是用以检验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1.1.2.2 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 W 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 1.1 ) 式中 G 1 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 G 2 土烘干后的质量。 土的含水量影响土方施工方法的选择、边坡的稳定和回填土的质量,如土的含水量超过 25%30% ,则机械化施工就困难,容易打滑、陷车;回填土则需有最佳的含水量,方能夯密压实

4、,获得最大干密度(表 1.2 )。 1.1.2.3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水在土体中渗流的性能,一般以渗透系数 K 表示。从达西公式 V=KI 可以看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当水力坡度 I 等于 1 时的渗透速度 v 即为渗透系数 K 。 渗透系数 K 值将直接影响降水方案的选择和涌水量计算的准确性,一般应通过扬水试验确定,表 1.3 所列数据仅供参考。1.1.2.4 土的可松性 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最初可松性系数 (1.2) 最后可松性系数 (1.3) 土的可松性对土方

5、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土的可松性与土质有关,根据土的工程分类(表 1.1 ),其相应的可松性系数可参考表 1.4 。 1.1.3 土方边坡 合理地选择基坑、沟槽、路基、堤坝的断面和留设土方边坡,是减少土方量的有效措施。边坡的表示方法如图 1.1 所示,为 1 : m , 即: ( 1.4 ) 式中 m = b / h ,称坡度系数。其意义为:当边坡高度已知为 h 时,其边坡宽度 b 则等于 mh 。 边坡坡度应根据不同的挖填高度、土的性质及工程的特点而定,既要保证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在山坡整体稳定情况下,如地

6、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高度在 10m 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应按表 1.5 规定;挖方中有不同的土层,或深度超过 10m 时,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图 1.1 ( b )、( c )或台阶形,以减少土方量。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沟槽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 5m 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留设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 对于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临时行填方边坡坡度,则为:当填方高度在 10m 以内,可采用 1 : 1.5 ;高度超过 10m ,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 1 : 1.5 ,下部采用 1 : 1.75 。 至于永久性挖方或填方边坡,则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7、。 1.1.4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平均高度法和平均断面法两种。 1.1.4.1 平均高度法 四方棱柱体法 四方棱柱体法,是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边长等于 a 的方格网,每个方格网的土方体积 V 等于底面积 a2 乘四个角点高度的平均值(图 1.2 ),即 ( 1.5 ) 若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可按表 1.7 中所列的公式计算。 三角棱柱体法 三角棱柱体法,是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的等高线沿着对角线划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一个三角棱柱体的土方量。 当三角形为全挖或全填时(图 1.3 ( a ) ( 1.6 ) 当三角形有填有挖时(图 1.3 (

8、 b ),则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体的楔体。其土方量分别为: ( 1.7 ) ( 1.8 ) 1.1.4.2 平均断面法 平均断面法(图 1.4 ),可按近似公式和较精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近似计算 ( 1.9 ) 较精确的计算 ( 1.10 ) 式中 V 体积( m 3 ); F 1 , F 2 两断的断面面积( m 2 ); F 0 L/2 处的断面面积( m 2 )。 基坑、基槽、管沟、路堤、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均可用平均断面法。当断面不规则时,求断面面积的一种简便方法是累高法。此法如图 1.5 所示,只要将所测出的断面绘于普通方格坐标纸上(

9、 d 取值相等),用透明卷尺从 h 1 开始,依次量出各点高度 h 1 、 h 2 、 h n ,累计得各点高度之和,然后将此值与 d 相乘,即为所求断面面积。 在上述的土方量计算基本公式中,由于计算公式不同,其计算的精度亦有所不同。例如,图 1.6 所示的土方量: 按四方棱柱体计算为: m 3 按三角棱柱体计算为: m 3 由此可见,其相对误差可高达 33% 或更大。所以,在地形平坦地区可将方格尺寸划分得大一些,采用四方棱柱体计算即可;而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则应将方格尺寸划分得小些,亦宜采用三角棱柱体计算土方量。 当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基槽、管沟或路基土方量时,可 先测绘 出纵断面图(图 1

10、.7 ),再根据沟槽基底的宽、纵向坡度及放坡宽度,绘出在纵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处的横断面。算出个横断面面积后,便可用平均断面法计算个段的土方量,即: ( 1.11 ) 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与地形有关,地形平坦,距离可大一些;地形起伏较大时,则一定要沿地形每一起伏的转折点处取一横断面,否则会影响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 1.1.5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1.1.5.1 场地设计标高 H 0 的确定 场地设计标高是进行场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的依据,也是总图规划和竖向设计的依据。合理地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对减少土方量和加速工程进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 1.8 所示,当场地设计标高为 H 0 时,填挖方基本平衡,

11、可将土方移挖作填,就地处理;当设计标高为 H 1 时,填方大大超过挖方,则需要从场地外大量取土回填;当设计标高为 H 2 时,挖方大大超过填方,则需要向场外大量弃土。因此,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结合场地的具体条件反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其中一个最优的方案。其原则是: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使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要有一定泄水坡度( 2 ),使能满足排水要求;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如场地设计标高无其他特殊要求时,则可根据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原则加以确定,即场地内土方的绝对体积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其步骤如下: ( 1 ) 在地形图上

12、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边长 a 为 1050m 若干方格网(图 1.9 )。 ( 2 )确定各小方格角点的高程,其方法:可用水准仪测量;或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也可用一条透明纸带,在上面画 6 根等距离的平行线,把该透明纸带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 6 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 A 点和 B 点,这时 6 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 A 、 B 之间的 0.5m 或 1m (等高线的高差)分 5 等分,于是便可直接读得 H 31 点的地面标高,如图 1.10 所示, H 31 =251.70 。 按填挖方平衡确定设计标高 H 0 ,即 ( 1.12 ) 从图 1.9 中可知,

13、H 11 系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 H 12 和 H 21 均系两个方格公共的角点标高, H 22 则是四个方格公共的角点标高,它们分别在上式中要加一次,二次,四次。因此,上式直接可改写成下列形式: ( 1.13 ) 式中 N 方格网数; H 1 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 2 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 4 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图 1.9 的 H 0 即为: ( 252.45+251.40+251.60+251.60 ) +2 ( 252.00+251.70+251.90+250.95+251.25+250.85 ) +4 ( 251.60+251.28 ) =251.45 m 1.

14、1.5.2 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原计划所得的场地设计标高 H 0 仅为一理论值,实际上,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土的可松性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会有多余,需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如图 1.11 所示,设 h 为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 应为: (1.14) 总填方体积: (1.15) 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 h ,即: (1.16) 移项整理简化得(当 V T =V W ): (1.17) 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 (1.18) 式中 V W , V T 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总挖方,总填土区总面积; F W ,

15、 F T 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 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 由于场地内大型基坑挖出的土方,修筑路堤填高的土方,以及从经济观点出发,将部分挖方就近弃于场外,将部分填方就近取土与场外等,均会引起填土方量的变化。必要时,亦需调整设计标高。 为了简化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值 H ,可按下列近似公式确定,即: (1.19) 式中 Q 场地根据 H 平整后多余或不足的土方量。 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当按调整后的同一设计标高 H 进行场地平整时,则整个地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但实际上由于排水的要求,场地表面需有一定的泄水坡度。因此,还需根据场地泄水坡度的要求(单面泄水或双面泄水),计算出场地内各方格角点实际施工所用的设计标高。 场地具有单向泄水坡度时的设计标高 场地具有单向泄水坡度时设计标高的确定方法,是将已调整的设计标高 作为场地中心线的标高(图 1.12 ),场地内任意点的设计标高则为: (1.20) 式中 H n 场地内任一点的设计标高; l 该点至设计标高 的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