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指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93522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作文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升初作文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升初作文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升初作文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升初作文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作文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作文指导(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作文指导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留意事项有很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升初作文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升初作文指导1一、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93年上海第6题:“参与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二、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运用的,也有成对协作运用的。搭配有肯定规则,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反

2、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96年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简单塌陷。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奇了,包装也精致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欢迎。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何况、而且、况且”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与他们搭配的虚词各不相同。“何况”有前后对比意,有反问语气,常与“尚且”“都”搭配:“而且”常与“不但”“不仅”搭配。再看“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奇了,包装也精致了”,前两句是并列关系,与后一句构成递进关系,即“不但质量款式而

3、且包装也精致了”。由此可解除B、C,再看A、D两项,“况且”有进一步说明理由的作用,故正确答案应选D.三、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运用虚词,要留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假如位置恰当,句意就精确显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变更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经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如99年第5题D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其次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务都作了具体报道”。这句就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务”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再有,在复句中,

4、假如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假如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四、不要滥用虚词。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罗嗦,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如97年第7题D:“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疼惜人民币的错误作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句是单句,但结构较困难。通过语法分析可知,此句的主语是“严峻性”,谓语是“在于”,“在于的后边都是宾语。再分析宾语,它的主语,是”对行为这个介宾短语,但介宾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对”的参入沉没了宾语的主语,造成了句子结构上是混乱,去掉“对”句意反而明确。由此可知,这句中的虚词“对”是滥用了

5、。小升初作文指导2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异,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供应人欣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分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务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

6、都是为写景服务的。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干脆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留意景物描写必需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样,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

7、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概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显明的特点著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二)要学会视察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像之处,都是以视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视察景物与视察图画不同,视察景物要确定视察点,也就是视察景物的立足点。视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欣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假如只描写景物

8、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须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像,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四)写景要抒情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9、”。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肯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需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小升初作文指导3一、系统回顾-在标准中明确目标。1、课程标准中习作要求:(1)、总目标:能详细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依据日常生活须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2)、年段目标: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能依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须要,分段表述。2、回顾本册习作要求:纵观本册的要求,我们会发觉本册书的作文,有回顾自己六年的生活的题材,童年趣事、一件往事、成长的苦恼;有与毕业班生活休戚相关的,如给老师的一封信;还有体现生活多

10、面性的,如写一篇读书笔记、调查统计谈感受、记一次试验。纵观这些题目,其实结合毕业班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二、复习建议-在训练中实现提升。习作训练样式五条:样式一:审题要严谨样式二:开头要精彩样式三:行文要扣题样式四:训练多用文(调动平常对生活自我体验的积累,唤醒记忆,学会快速构思,把自己平常熟识的作文从内容上进行包装,考场上尽可能运用多用文)。依据上述四个方面,组织孩子们精选优秀的小作文、大作文进行老师指导下的修改,既培育改的实力,又提升习作的素养。还可以进行佳作观赏,以此激发孩子们对习作的爱好。三、排列命题-在探讨中激发爱好。1、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

11、章。生活中,人人须要掌声。取得成果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建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念,给人以志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当说,掌声就是一种确定,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敬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2、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被人误会而受委屈是难免的事。请你以委屈为题,把你亲身经验或听到、看到的一件委屈事写下来。要求文通句顺,条理清晰。3、井底之蛙新传提示:你还熟识小时候读过的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吗?当年的那只青蛙安逸地在井底度过了100年,成了百岁老蛙。她的子孙辈们对她都很孝顺,还特地给她举办了隆重的百岁宴席可是,蛙

12、子蛙孙们越来越觉得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井底之家,实在难以生存,他们中的一位位能人便纷纷跳出井底,离她而去,另谋出路要求:你觉得蛙子蛙孙们离开井底会生活得好吗?请用井底之蛙新传为题目,写一篇450字以上的短文,来说明一个明白浅显的道理,让读者受到启示或教化。要求所编故事生动好玩,语言契合人物的身份,并把握好人物的心理。书写规范美观,行文流畅整齐。4、所谓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一下描绘吗?要求:内容要详细、真实、生动。小升初作文指导4一、篇末点题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即在文章结尾回扣题目,使题目更加显

13、明突出。比如这篇例文的结尾,就奇妙地回扣了“回报”这个题目。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也有不少是这样结尾的,比如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唯一的听众的结尾: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也能娴熟地拉很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会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早晨里我唯一的听众”二、 圆合照应“起、承、转、合”是写作文的基本章法。作文结尾即体现出一个“合”字。因此仅仅做到点一下题是不够的,还必需与开头和正文细微环节相呼应,使文章整体圆合,前后照应。比如这篇回报的结尾:“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我快乐地奔向雨中。侧耳细听,雨声好像像一支歌,唱得人心里暖

14、暖的。这是一支爱的歌,一支回报的歌。在美丽的歌声里,我张开双臂,旋起了曼妙的舞姿”就与其次自然段的“天色阴得如黑夜,不一会儿,一场骤雨急速而下”相照应。同样的雨天,不同的心境,既一线贯之,又渐行渐深,可见其谋篇之奇妙。同时这个也与第四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相照应,有力地突出了“回报”这一主题。三、卒章显志很多佳作的结尾,除了回扣文题,照应前文之外,还起到了卒章显志的作用。卒章显志的“志”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作者对“情、理、意”的表达。而对“人、事、景、物”的表达,总的来说是从开头就要涉及的,作者只有把“人、事、景、物”表达明白后,“情、理、意”才能够彻底明白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情、理、意”开头

15、可以不见,文中可见可不见,但文末不行不见。卒章显志,即升华主旨,即塑造文魂,即画龙点睛。回报一文比较特别题目即主旨,所以篇末点题,也就收到了卒章显志之效了。我们的语文书中也有不少卒章显志的优秀范例,如闻名女作家毕淑敏写的学会看病的结尾,就明明白白地表达了作者让儿子自己看病的良苦专心:希望儿子尽早独立。她在结尾这样写道:“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的时候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立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途图,它或许不那么精确,但聊胜于无。”四、言短意长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当简洁明白,耐人寻味,力争给读者以余音绕梁的奇妙享受。假如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读者以“画蛇添足”之感,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减弱了。下面列举两篇六年级学生比较熟识的文章的结尾,诚望给您一些启发。桃花心木的结尾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由,显示出勃勃朝气。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灯光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