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92581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纵观我国的基础教育状况,长期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的人才培养留下了许多遗憾只有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华民族才能胜利地迎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严 峻挑战。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勇 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外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在实 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正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承,形成互补之势,发挥着自己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搭建舞台,培养个性、特长

2、,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素质教育在倡导每个学生得到比较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 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尽可能全面发展是共性,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但每个学生都 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 铸成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独特的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全面发展与个人特性发展较好的结合。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漠视、压抑学生个性,扼制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现象,学生缺 乏自己选择学习的自由度,他们存在缺乏主见和自信的明显缺陷,他们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受不起挫折 和失败。校外教育以其自

3、身所具有的开放性、自主性、广泛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应该成为促进每个 学生个性、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在校外教育机构,广大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培训项目和活 动;在内容上,校外教育主要从事的是文艺、体育类的培训,这些方面的教育与学校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 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太一样,更侧重对学生的情感、艺术技能、修养及身体协调性方面的影响,这些 是潜移默化的,但同时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疏忽的;在形式上,校外教育的多数科目都是由学生 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能起引导和保护的作用,这种亲身实践的教育对于培养独立、 自信的个性,获得真切的感

4、知都是极为重要的。校外教育的科目最典型的就是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各种 体育项目,这些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游戏和表达方式。音乐、声乐、器乐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娴熟的技 巧,并表达、寄托自己的情感;舞蹈和体育项目的练习可以让他们通过身体协调的动作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在表演中获得美感和满足感;绘画更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科目的训练本身是 非常贴近人的个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歌唱、舞蹈、绘画等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的 表达和交流方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愿性、自主性就更加强了,加之校外教育不同于一般 的学校,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另外,在校外教育机构学习的学

5、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年级,在学习过程 中他们相互认识、交往、合作,成为好伙伴、好朋友,这相对校外教育本身带给学生的乐趣来说是有过之 无不及的。可见,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掌握艺术技能的同时, 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自由、充分发展。二、寓教于乐,塑造优良品德,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具体学业与学科的

6、质量,应首先是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精神以 及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等。校外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各种动之以情、寓德于美、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校外教育培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舞蹈情节、每一 首歌词、每一幅书画作品,每一则戏剧小品,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反映一个主题,描写一个意境、抒 发一种感情。培训过程中,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加以深化,使之展 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接受教育。如声乐队通过演唱革命历史或传统歌曲等让学生自 然接受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

7、教育;舞蹈班通过民族舞蹈的观摩、教学,使少年儿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 族的国家,从而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另外,校外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意志、毅力的培养也是一个 极好的课堂。学习艺术的过程具有磨练技能、技巧的特点,要想获得娴熟的演技和纯熟的书画技能,都要 有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历程,要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和毅力的磨砺。许多登台表演和现场挥毫书画的孩子, 他们的背后都有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经历。学习艺术使孩子们领悟到学习知识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在 获得技能技巧的同时又得到了意志、毅力的锻炼。校外教育能让少年儿童在集体中成长,弥补家庭教育的 不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易于

8、滋长自我中心”、自私”等不良思想,在校夕卜活动中、在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使他们从娇弱依赖状态向成熟自理转化。今年暑假,我宫舞蹈 队出访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演出,通过集体协作和努力,取得了演出的圆满成功。在外期间,同学们相 互关心、相互帮助,象一个大家庭。演出前,他们互相加油、鼓劲,演出后共同分享快乐;集体主义思想、 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良好的显现!事实证明:校外培训、活动似春雨润物般地塑造着 学生优良的品德,它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三、因势利导,实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与信息革命的洪

9、流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了我国新世纪教育的核心任务。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的确,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新奇、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但关键的是该如何呵护、培植、开发、强化它们,使这些创造潜力变成强有力的创造精神和能力 ? 我以为校外教育在这方面独辟蹊径,显示了较强的教育优势。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循循善 诱的启发、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充分激发、培养。爱因斯

10、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 确,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强,且能够使学生的 创造欲望在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中进入最佳状态。例如戏剧班同学在排练音乐童话剧龟兔赛跑时,教 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出大森林的画面, 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 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设计动作,孩子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乐曲第一部分是大森林早晨, 音乐优美徐缓,通过老师情境讲解,因势利导,孩子们的身体和思维同步运动,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 得到了充分发挥,看:他们有的伸开双臂迎接朝阳,有的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在开放,有的扮成小树在微 风中摇荡 再如舞蹈课上即兴舞蹈小品、美术课上的想象画、 声乐课上的音乐欣赏等,都能让少年儿童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求异创新的能力。可见,校外活动、培训为孩子 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他们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校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源泉,它推动着学生 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他们全面、协调地发展。总之,校外教育基于其较校内教育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实践性、社会性和技术性更 强等特点,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责无旁贷地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 外教育机构也正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并越发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