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79005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试验室质量制度(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答案】A【答案】UPDATE GZB SET补贴=补贴+800 WHERE 职称=”副教授”【答案】0, 1, j, 1/mul1)使用SQL命令列出表stud1.dbf中的“获奖次数”在5次以上的男生详细信息,可使用的命令是_。A. CREATE TABLE B. CREATE VIEWmax2=max110. 类具有_、_和_的特征,这就大大加强了代码的可重用性。2. 视图是在数据库表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虚拟表。所谓虚拟表是指视图的数据是从已有的数据库表或其他视图中提取的,这些数据在_中并不实际存储,仅在数据

2、词典中存储视图的定义。? str(n)+的大写汉字为叁return m新建铁路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CX-I标工程项目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 长西铁路CX-I标工程项目经理部目 录第一章 管理制度11.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2.试验岗位责任制度1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4.样品管理制度35.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46.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57.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68.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79.档案资料管理制度710.混凝土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911.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1111.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检测事故:1112.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213.试验人员工作制度1314.人员考核及培训制

3、度1315.委托试验管理制度1316.外委试验管理制度1417.分试验室管理制度1518.拌合站试验管理制度1619.试验检测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1620.水、电安全管理制度1721.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822.防火、防盗管理制度1823.检测工作管理制度1924.可疑报告应急制度2325.废弃物品处理制度2426.化学药品管理制度2427.抽样管理制度2528.技术资料保密制度2629.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630.化学试验意外事故防止及处理管理制度2731.化学药品及易燃、易爆、有毒类重要物品管理制度2832.化学试剂、溶液管理制度2933.胶材室管理制度2934.骨料室管理制度3035.力

4、学室管理制度3036.土工室管理制度3137.混凝土室管理制度3138.耐久室管理制度3239.化学室管理制度3240.留样室管理制度3341.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3342.现场室管理制度3443.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3443.1水泥3443.2矿物掺合料3543.3外加剂3543.4粗骨料3643.5细骨料3643.6拌合用水3643.7钢筋及钢铰线(钢丝)3743.8 委托试验台账3843.9不合格台账38第二章 试验室管理办法391.总 则392.工作要求39第三章 岗位职责401.试验室职责402.试验室质量职责413.试验室安全职责424.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425.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5、436.质量负责人职责447.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448.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459.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4610.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4611.安全员岗位职责4712.质量监督员职责4713.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4714.计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48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 管理制度1.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1为充分发挥工程试验在长西铁路技术管理及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规范中心试验室及各分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1.2本中心试验室负责管段内全面试验工作,并为工程质量监控承担相应责任。1.3各分试验室应根据本项目部工程任务量配齐检测人员,试验人员必须参加铁道部质检中心培训并经考核取得试验员证

6、书后方可上岗,不得随意更换。1.4各试验人员,都要依据“立场公正、方法科学、态度认真、服务现场”的精神开展工作。1.5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全面负责经理部管内的检测技术工作。1.6试验室的一切工作,不受各级行政领导的不良干预,检测人员必须坚科学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奉行“科学严谨,诚信务实”的宗旨,一切以数据为准、严格按章办事、严格执行试验规程和技术标准。1.7学习集团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8负责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和检测试验工作,指导各项目部的试验工作。2.试验岗位责任制度2.1试验检测工作应遵循原则:科学、公正、独

7、立、准确,严格执行国家、部门及地区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遵守职业道德,严禁弄虚作假。2.2根据工程项目检测需要配备相宜的规范及标准,保证采用标准的有效性。2.3试验检测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方可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必须遵守试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无故违反。2.4试验样品必须由试验人员会同有关人员按照标准、规定的方式、方法、数量和频度进行抽取,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抽取样品及时按有关规定封存、保管,需监理见证取样的,要和监理共同抽样,超出本室检测能力范围的,应进行外委,外委时遵循外委制度。2.5所有仪器设备均应按操作规程使用,按仪器管理制度进行维护和保管,按监视和测量装置办法

8、规定来进行检定和校准;经检定和校准的仪器设备均应有证书和相应标识。未经检定、校验或检定、校验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禁止投入使用。2.6检测环境:所有的检测环境必须满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严格按照检测程序和检验方法标准进行,精心操作,准确读数,认真记录,正确进行数据处理。2.7检测过程中如出现不合格品按有关规定处理,出现重大事故就应向主管领导或上级部门报告,其它事宜按相关制度办理。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1购置试验仪器设备,首先编制购置计划,提出购置仪器设备时要注意性能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以及量程、精度是否满足测试要求等;对于精密、贵重设备应检查厂家的ISO证书和仪器设备的出厂计量检定证书或测试

9、报告。3.2仪器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台帐及档案,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性能状况、检定情况、购买时间、量程、精度等内容;仪器设备分为A、B、C三类,A、B类指检定/校准设备,C类指自校设备,三类设备在总台帐中注明。3.3主要、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并配备“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薄”,使用或维修保养后,认真填写。3.4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标定和自检自校,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精度满足检测要求,保管好相关记录等资料。3.5属于送检仪器设备,应编制检定计划,按周期送检,取得检定合格证后才能使用,严禁不检或超过检定周期使用;在检定周期内,仪器如果经过修理、搬运、移动

10、等影响力值系统,要重新送检。3.6属于自校设备,应编制自校计划,应按铁路系统仪器设备自校规程自校。3.7各种仪器设备须在试验室内放置整齐,并按要求分别粘贴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标志。3.8试验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使用完毕应进行断电和必要的常规保养,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保持工作间的整洁。3.9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由设备管理员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按规定手续办理。4.样品管理制度4.1取样人员或外来委托人员将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均应填写试验委托单,样品管理员在接受样品室,应查看样品状态,如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

11、检查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时否适宜于所检项目,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编号作好标识。4.2试验员接收样品时,应按照试验检测标准规定对样品封样状态、取样数量、规格型号等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准用于试验,同时要求取样人补充或重新取样。4.3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搬运试样时防止破坏或损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4.4样品室的环境及设施应符合样品的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防水、防盗要求等。4.5样品室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样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帐物一致,样品丢失或混淆不清必须追查原因,按质量事故处理。4.6已检验过的样品,检测人员应在样品标识卡或其包装袋

12、上写上“已检”字样和检测时间。4.7留取样品应按要求经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同意后处理;破坏性检测项目一般不保留试验后样品,若检验方法有有其它特殊要求时例外。凡破坏性检测项目留存样品在该项目检测报告发出7天后,无异常时可以处理。水泥、外掺料等试样经过试验检验后均需留样保存,保存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5.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5.1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相关试验记录,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字迹清楚,按照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按照统一的编号规则编号,记录不得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误数据划“=”道横线,将正确的数据写在上边,并加盖更改人印章,更改印章每张记录不应超过两处。5.2签字一律采用

13、碳素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笔。5.3 日期要正确,不准漏记或凭印象补记。5.4 试验人员应各自签字,不得漏签或代签。5.5 试验过程中如果遇到停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一般应重新试验,如确实不影响数据精度要求时,在试验记录中注明。5.6 记录必须复核,复核的主要内容有:测标准和评定标准是否正确,选用仪器精度或量程是否恰当。记录数据是否正确,计算数据是否正确,保留有效位数和数字修约是否符合规范。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用语是否正确、规范。填写项目及签名、日期是否完整。5.7 试验室资料外借或查阅必须经过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到资料管理员处办理查阅手续。5.8 记录完成后应及时出具试验

14、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管理,不得影响试验检测的时效性。6.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6.1检测报告是检验机构检测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必须保持内在和外观的质量。6.2 检测报告应及时填写,数据要与记录表中对应项目一致,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6.3检测报告应按工程建设单位要求使用统一格式。检测试验报告一律用微机打印。6.4 出具的报告不允许有更改内容,凡有更改情况的报告一律作废重写。6.5 报告要做到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数据准确。结论要求做到文字简练、公正确切。6.6 报告要严格签字手续,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要分别签字,严禁一人代签。6.7 报告须经过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签发,加盖试验检

15、测专用章与认证标志章,以保证报告的法律效力。6.8 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试验室应于接受委托后的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6.9 建立试验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和领取日期一栏要手签。6.10 试验检测资料使用统一编号。7.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7.1各操作室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清洁卫生。7.2不得随地吐痰,操作室内不得吸烟。7.3不得存放有腐蚀性和放射性的物质。7.4标准仪器使用完毕,应用防尘罩覆盖防尘。7.5室内空调保持完好,运转正常。7.6力学室内温度保持在535之间。7.7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