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用、慎用、善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78997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敢用、慎用、善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敢用、慎用、善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敢用、慎用、善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敢用、慎用、善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敢用、慎用、善用”而不“乱用”以建国大业为例谈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中学董翠芝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在建国前的20多年中,全国大部分民众包括民主人士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理人,是出卖国家利益之人。在建国前夕仍有许多人有这种顾虑,担心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会成为苏联的傀儡。比如:国民党元老、民主同盟创立者张澜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女记者问:“他们这些人究竟是本土的革命家,还是共产国际情报局在中国的代理人呢?”,张澜:“我的态度是,中共顺应了民意,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记者皮笑肉不笑:“成就?”张澜点点头:“对,成就”,记者的怀疑就代

2、表了部分中间派人士对共产党的看法。怎么解除这一点顾虑呢?在电影中,重点表现在三点,一点是在苏联克里姆林宫的谈话,当有官员问是否支持中共取得中国的政权时,斯大林说:“我们不能支持托洛斯基派的共产党取得政权,只要国民党中国承认雅尔塔协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关乎苏联利益的条约就好”;另一点是,当解放军打过长江,南京解放在即的时候,苏联大使馆跟着国民政府撤退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大使馆反而留了下来。第三点是,局势恶化时,蒋经国问蒋介石,是否可以通过苏联与美国的影响与共产党形成隔江而治的分裂局面,以使国民党政府保存。蒋介石意味深长的说:“现在不是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可以分裂。现在,不论是共产

3、党还是国民党,谁敢承担这种千古骂名?”通过种种巧妙的情节设计来突出中国共产党是独立于苏联的中国民族政党。如果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我们用上这一片段,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一问题。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恰当使用影视作品资源,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时,我一开始便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咸丰仓惶逃往热河行宫。英、法联军长驱直入,攻入北京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

4、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抢劫一空,并付之一炬。当影片画面定格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时。我问: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下同学一个个满怀兴趣地看书寻找答案,同时也渴望从老师的讲述中得到答案。不仅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高昴的情绪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2、重现历史,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片断。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泽东主席宣告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伟大时刻。尽管只是片断,但一幕幕景象、一幅幅画面和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不仅能提升其运

5、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故事情节的再现,深刻了解了重大事件的前前后后。3、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上科学技术成就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横空出世的片断。看着用算盘一遍遍最终算出了原子弹理论数据,看着一代国防科技事业的军人为共和国的尊严,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用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奇迹般地爆炸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创造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壮举。深深的震撼了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工作者新顽强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更加感受新中国来之不易,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说教所收不到的效果。那么,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注重史实是影视教育的出发点在利用影视进行历史教育时,必须注重史实的考证。在相当多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戏说”的怪圈,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产生了误导的危机。实事求是应当成为运用影视进行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2、注重影视资源的实效性。要合理运用影视片段,需要教师重点讲解之处不能省略,要围绕主题,正确处理好教材和影像的关系。3、注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筛选和组合。把握好运用的时间。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将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敢用、慎用、善用”而不能“乱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