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点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78991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考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考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考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考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考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考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点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的科学。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 理,一般以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陈述心理现象、 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活动、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根据科学分析,我们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它们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 表明心理不是孤立、静止的,它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也被称为心理活动过程。它包 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1.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

2、性、特点及其规律的反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过程之一。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 情绪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夹杂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人有喜、怒、哀、乐、爱、惧、恨 的感情。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既能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 也能给人以阻力。3. 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自觉地确立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 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是人同一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与互相制约的。(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生物性、稳

3、定性和可塑性、共性和个别差异性、外控性与内控性等特征。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反映人 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心理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 个性心理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主要包 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些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从而构成个性的动力结构系统。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由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中那些动态的特点发展而来的, 在某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能比较典型地、稳定地代表其个性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人的 能力、气质、性格等。二、心理学的

4、历史发展(一)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因素1. 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我国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探讨过人性的本质,在人性和环境 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断,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在欧洲,联想主义的兴起,对现代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生物学和生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 来源于实验生理学。(二)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 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

5、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方法。在他们看来,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 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 人。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组合。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 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第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由于斯金纳的理论对华

6、生的 行为主义有所发展,通常把他的理论称为新行为主义,而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古典行为主 义。斯金纳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他明确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 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斯金纳与华生思想上的区别,在于他并不否 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是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4. 完形心理学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同时,德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心理学派别一一格式塔心理 学(Gestalt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考夫 卡、苛勒等人,这一学派主要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

7、 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这 一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 研究无意识现象。6.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运动和新方向。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20 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 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的发展。7.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于人的独特性,主 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

8、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本质上与动物完全不同。 一、 心理活动:(一) 心理活动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 和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1. 心理过程:(1)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2) 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2.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

9、内容是指每个人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本身,而心理形式是指这种映象存 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如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形式,情 感、意志、需要与动机形式,个性特征中的能力、气质、性格形式等。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 有效控制。(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四)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三、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

10、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二)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四、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 的著作。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 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

11、对象是意识经验,主 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 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它 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二)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 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对意 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赞成构造主 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三)格式塔心理学其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12、。格式塔心理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 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 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五)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这种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 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 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

13、本主义心理学以意 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 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七)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 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 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 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一)感觉的分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 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的

14、个别属性 的外部感觉,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感和痛感)。第二 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它包括动觉、静觉(又叫平衡 感)和机体感。(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 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任何超出感觉阈限的刺激都不能引起 人的感觉。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都有两种形式,即绝对感 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三)感觉现象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 器的机能状

15、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这种影响作用即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 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 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受系 统的机能来弥补。(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二、知觉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 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做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 信息、组织信息。知觉的特点:(1)知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2)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 各种属性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即事物的整体性;(3)知觉与社会实践有密切 的联系。(一)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正确与否,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 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