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7895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祯顺治青花瓷器谩谈作者:黄静十七世纪-明万历末期至清康熙早期的这一个世纪里,无论在中国或世界范围,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在西方,经历了十四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在这个时期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海外扩张也进入了高潮期,开启了东西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正接触。在中国,除了经历明清政权的更迭以外,还出现了源于明中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瓷器,一方面在技术上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另一方面,彩绘瓷在绘画题材和绘画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创新。因此,我们称古陶瓷史上的这个时期为转变期.此期的景德镇瓷器

2、,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惊人的发展,而且在工艺、艺术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显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广东省博物馆的数万件陶瓷藏品中,属于这一时期的瓷器数量不少。这里谨以精选的几件崇祯、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为例,探讨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青花罗汉纹炉 明崇祯(图一)高6。5、口径10、底径8。5厘米该器物直口、平沿、鼓腹、圈足.口沿下部暗刻带状勾连菊花纹一圈。腹下部至圈足处暗刻带状水波纹一圈.腹部为主题纹饰,绘罗汉、山石、太阳。外底中部书双直行楷书款“大明崇祯年制”。足跟外墙削釉一刀,底足有粘砂。白釉稍泛青;青花发色明丽而淡雅。纹饰以突出主题为主,淡化了辅助边饰。最为难得的是有崇祯

3、年款。2、青花人物纹象腿瓶 明崇祯(图二)高3.6、口径13.、底径1厘米该器物长直身、束颈、平砂广底,足跟外墙削釉一圈。白釉闪青,青花青翠。口沿下绘倒垂蕉叶纹一圈,蕉叶中梗留白。肩部和足沿分别为带状暗刻花纹一周。瓶身布满主题纹饰:画面由院墙、山石、树木、秋草、芭蕉、江水、括号云、太阳、人物等组成。人物共画有四男四女。在院门口,女主角身后站立两名手捧嫁妆的婢女;而面前跪着一名婢女和一名男仆;芭蕉树下立着三名兵丁正在守车等候.女主角和跪地婢女、男仆的衣裙以青花绘出碎花。画面内容反映的应是某将军或官员迎娶美人的情节,但故事出处不详。3、青花人物纹莲子罐 明崇祯(图三)高6、口径.2、底径6.8厘米

4、该器物长身、直口,状似莲子,口径比底径稍大,圈足釉底.足跟外墙削釉一圈。青花青翠,白釉稍泛青,但匀净莹润。口沿下为暗刻带状花纹一圈。主题纹饰是山水人物图。山体初见皴法;江水类似同期括号云的画法。树木、草地为典型的明末清初画法。内容反映的是一位赶考的书生,书童携行李跟随,与书生对面的渔夫手指对岸的太阳。画面空白处题写诗句:欲问浣纱西子舍,隔河深处是他家。意寓指日高升,亦暗寓“书中自有颜如玉.4、青花猫蝶(耄耋)图笔筒 明崇祯(图四)高20。5、口径14、底径10。5厘米该器物喇叭口、束腰、二层台平砂广底.口沿下暗刻花一圈。主题纹饰在上部,绘太湖石、玉兰花、兰草、猫、蝶等。中腰部以暗刻线和暗刻带状

5、花纹分隔出,绘唐草纹一周。足沿绘变形如意云纹一圈,云朵留白边.云纹下有双暗刻线。猫作蹲状,双目炯炯。身体以浓、淡青花绘出花色毛.白釉闪青,青花翠蓝。该图取耄耋长寿之意。5、青花花鸟纹摇玲杯 清顺治(图五)高16、口径9.、底径5.7厘米该器为酱釉口,釉白中泛青,青花发色青翠。胎体较厚,高圈足内有窑裂。足根外墙削釉一圈,露胎处见淡淡的火石红,旋痕明显。主题纹饰在杯的身体部分:画有洞石、兰草、菊花、小鸟、太阳等.在一枝斜出的梅枝上栖息着对视的两只鸟。另有两只鸟在空中飞翔,并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在杯足部分还有一圈向下的蕉叶纹作为辅助纹饰,蕉叶大小相间,大叶的中梗留白。这种纹饰和器型都是明末清初时较常

6、见的.整个画面布局疏朗,画法由一笔点画、渲染平涂及皴法相结合。笔划细腻、随意而不失潇洒.6、青花花鸟纹炉 清顺治(图六)高14。8、口径22、底径1.5厘米该器物侈口鼓腹,胎体厚重,足根外墙削釉一圈,平砂底较细滑。釉白中闪青,青花青翠浓艳。口沿下以一圈蕉叶纹为辅助纹饰,蕉叶大小相间,大蕉叶中梗留白。主题纹饰在腹部,以洞石、牡丹、松竹梅、蜜蜂、鸳鸯等组成.画面分两大部分:一面画有山石、鸳鸯、竹、牡丹。另一面画有洞石、牡丹、松竹梅和蜜蜂等。其中一处牡丹画为双犄;竹叶画成“个”字状。、青花山水人物纹罐 清顺治(图七)高23、口径88、底径11厘米器型像莲子罐,但下部收窄更明显。底釉无款,内外足根处削

7、釉一圈。胎体厚重。釉白中闪青并稍有发灰,青花翠蓝。纹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层是颈部和肩部,为带状辅助花纹,分别画的是线描竹叶和山石花卉;第三部分为腹部,所画主题纹饰由山水、树木、农舍、江上小篷船及船翁等构成。画法为线描、点划、渲染为主,不见皴法,树木的画法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点。8、青花麒麟纹大盘 清顺治(图八)高8.3、口径36厘米、底径厘米该器酱釉口,底足粘砂较严重,底多见缩釉点.底书青花双圈“玉堂佳器”款,双圈双线紧靠,圈围很大。胎体厚重,釉白中闪青,青花略偏灰蓝。盘内为主体纹饰,画有麒麟、芭蕉、山石、云气纹、小草、太阳等。麒麟作后肢蹲状、右前蹄抬起,回顾张口瞪目,气势凶猛,面目狰狞,富

8、于动感。其身上纹饰与同时期龙纹鳞片的画法一致.画法以渲染平涂为主,稍见青花深浅变化。款的写法明末遗风较重。9、青花洗口双兽耳龙纹瓶 清顺治(图九)高45、口径10.、底径1厘米这种器型为顺治时期特有,仅见青花品种,因极象西藏喇嘛教所用的号筒,故又称为“号筒尊”。亦为佛前供器。该器胎体厚重,釉白中闪青,青花翠蓝浓艳但有晕散现象。洗口呈墩式碗状,颈部饰双兽耳,长颈上窄下粗,溜肩长腹,下部外撇,平砂广底。口沿下画倒垂莲瓣纹,颈部画朵云纹和江崖海水,腹部画海水云气龙纹。云纹留白边,龙矫健凶猛,麟片大而留白边.画面以渲染平涂画法为主,笔画随意有力,画面较丰满。10、青花玉兰纹盘 清顺治(图十)高48、口

9、径0.5、底径8.2厘米该器物为酱釉口.胎体较轻薄,完全没有大器那种厚重感。圈足、釉底,底足有粘砂和缩釉现象,露胎处见火石红.釉白中闪青,并略略泛灰。青花发色青蓝浓艳.在盘子中央绘一片叶子和一枝斜出的玉兰花,叶梗和花瓣留白,以勾勒平涂画法为主。画面留白处书两行诗句:“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此类小盘为顺治时常见器物。11、青花麒麟纹觚 清顺治(图十一)高40、口径19、底径12厘米器型为侈口、直腹、下部渐渐外撇,平砂底。中腰部以暗刻线分隔.胎体厚重,釉白中闪青,青花青蓝浓艳.酱釉口.纹饰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绘洞石、芭蕉、麒麟、远山、太阳等;中腰部绘洞石、兰花;下部绘大小芭蕉叶,大叶中梗

10、留白。画法以渲染平涂为主,未见皴法。麒麟生动、狰狞,画法与状态均与上述麒麟大盘相似。12、青花佛手瓜纹大盘 清顺治(图十二)高68、口径34、底径17厘米该器物口沿无釉,双圈足,釉底,底足有粘砂现象。胎体厚重致密,露胎处见糯米状.釉白中闪青,青花青蓝。纹饰布局较密、较满。盘内画主体纹饰,分别由三只佛手瓜、三只石榴组成,寓多子多福之意.盘的外壁由三组长条状的花果纹装饰。画法完全是渲染平涂。纹饰风格与康熙素三彩三多盘的相似.13、青花缠枝花纹碗 清顺治(图十三)高6、口径。7厘米这是一件“委托款器物,这种做法在此期较常见。酱釉口、圈足釉底。底足粘砂严重,有明显的跳刀痕.胎体轻薄。釉白中闪青,但很细

11、润。青花偏蓝。纹饰内外皆有.内外口沿和外足墙皆绘青花双线。碗外壁绘缠枝花卉;碗内心以双线内框折枝花卉。画法为渲染平涂,笔调随意。底署双方框“大明成化年制款。从以上器物来看,崇祯、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器型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与前期相比时代特征显著,如罐多呈莲子形;瓶多为象腿瓶;觚为修长身喇叭口状;出现束腰笔筒;炉多为钵式炉等。二、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精品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三、白釉多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精品的青花发色青翠亮

12、丽,这是由于钴料由水锻改为火炼的缘故.四、纹饰的变革是此期青花器的亮点。亮点之一是绘画的题材上除了传统的吉祥图案、宗教图案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图案,内容多为戏剧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等,而且人物描绘注重个性。亮点之二是画面布局受同期绘画的影响,改变了过去边饰复杂的做法,而是简化、淡化边饰,突出主题纹饰。如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或在口沿、底沿处以一周暗刻花装饰;作为传统边饰的蕉叶纹也经简化。亮点之三是开始出现了诗画结合的做法:其一表现在树叶(玉兰)题诗小盘上,其二表现在部分盘、罐的画面以古诗内容入画,并且模仿绘画的作法,在画面的空白处题写诗句(有的还落款)。常见的纹饰有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人物图案较以前增多,除僧道人物外,更多的是故事情景。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笔调随意,工整而富于活力。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六、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七、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民窑器的制作无论是质量或是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