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78869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系统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_章1. 什么是机械系统?它有哪 些基本特征?答:有若干机械要素组成, 彼此间有机联系,并能完成 特定功能的系统称为机械 系统。特征:目的性整体性 相关性环境适应性2. 机械系统有哪些主要部分 组成?各子系统有何功 用?答:动力系统:是机械系 统的动力源部分,它为机械 系统的工作提供所需要的 运动和动力。 执行系统:完成系统预 期的功能。传动系统:为 执行系统传递所需要的运 动和动力。支承系统:用来保证各 零部件和装置之间的相互 位置关系。控制系统:是 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各 部分彼此协调运行,并准确 可靠地保证机械系统整体 功能实现的子系统。3. 机械系统有哪些方面的基 本要求?

2、答:功能要求性能要 求可靠性要求工作 效率要求适应性要求 经济性要求寿命要求4. 机械系统有哪三种设计类 型?答:开发性设计:设计者需 要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功能 选择其工作原理。适应性设计:参考资料 丰富,设计难度也小。变异性设计:参考资料 比适应性设计少,难度相对 较大。5. 简述机械系统的设计过程 和工作内容?答:总体设计:包括拟定设 计要求、原理方案设计和结 构总体设计。技术设计: 主要指在总体设计的基础 上,针对机械产品各子系统 进行的结构详细设计,它 包含装配设计和计算校核 两方面工作。工作设计: 指机械产品的全部零件设 计工作。文档设计:指对 产品各类技术文件编制和 整理的过程。第二

3、章1.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有哪 些原则?答:需求原则、信息原则、 系统原则、简单原则。2.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 哪些主要工作内容?答:原理方案设计、确定主 要技术参数、结构总体设 计、分析与评价3. 什么是原理方案设计?答:是确定机械产品功能原 理方案的构思过程,是设计 者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4. 什么是需求?答: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某 种不满,体现为人类在生产 或生活中的物质或精神需 要。5. 什么是功能?简述功能的 分类。答:是指对某一产品特定工 作能力的抽象化描述。按产品功能的性质划分: 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产品的重要程度划分: 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6功能元的含义:是指能够 直接

4、从技术效应和逻辑关 系中找到可以满足功能要 求的最小单位常用的功能元:物理功能 元、数学功能元、逻辑功能 元。7机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般有哪几类?答:尺寸参数、运动参数、 动力参数。8传动系统的公比对机械系 统有何影响?答:公比选得较小,可以减 少相对转速损失,有利于提 高机械系统工作效率。但公 比越小,级数就会越多,将 导致其结构复杂。当公比较大时可以使其转 速级数Z减少,有效简化其 机械结构,但其转差率较 大。第三章1. 内联传动链与外联传动链 有何区别?答:对于内联传动链,在传 动系统设计时不允许才用 传动比不准确的传动件(或 传动副)。而外联传动链则 不需要多传动链内各传动 件传动

5、比的准确性进行限 制。2. 什么是传动系统?它主要 有哪些部分组成?答:是指将动力系统提供的 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系 统的子系统。组成:变速装置、启停和 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安全 保护装置。3. 什么是级比指数?答:是指同一传动组内相邻 两个传动副传动比之比的 9x的指数x值。4. 什么是扩大组?与基本组 有何区别?答:是指级比指数大于1的 传动组。区别:基本组是指级比指 数等于1的传动组。在一个 传动系统中,基本组只有一 个,而扩大组可以有两个以上。5. 什么是计算转速?答:执行件或执行件能够传 递最大功率的最低转速。6. 扩大变速范围的方法有哪 些?答:增加一个传动组、采用 分支传动、采用

6、背轮机构、 采用混合公比。7. 缩小齿轮占用轴向尺寸的 方法有哪些?答:用窄式排列、用双联齿 轮传动组、两个传动组交错 排列、用公用齿轮、分解三 联滑移齿轮块。8. 什么是卸荷带轮?采用卸 荷带轮有何优缺点?答:是指利用载荷分担的原 理,将带轮产生的弯矩卸载 到箱体上,而扭矩传给传动 轴。优点:可以大幅度降低 传动轴的弯曲变形,减小振 动和噪声,提高传动精度。 缺点:结构会变得复杂些, 工艺性降低,成本也会有所 提高。第四章1. 什么是执行系统?它主要 有哪些几部分组成?答:是指在机械系统中能够 直接完成预期工作任务的 子系统。2. 试分析前、后支撑轴对执 行轴机构精度的影响。3. 滚动轴承的

7、预紧的主要目 的是什么?预紧量过大(或 过小)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目的:提高旋转精度、 提高静刚度、减小振动和噪 声、延长工作寿命。过大: 过大的预载荷对执行轴机 构性能的提高已经不显著, 反而会导致发热增多,升温 较高,且磨损严重的后果。4. 执行轴轴承有哪些常用的 配置形式?说明各自优缺 点及使用场合答:推力轴承配置在后支 撑两侧:工作发热使得后支 撑处的温升提高,前、后温 升趋于平衡,使得执行轴工 作中的几何误差减小。但执 行轴受热膨胀向前伸长,影 响执行轴的轴向精度,轴向 刚度较低。这种配置方式结 构简单,多用于载荷较大、 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作场合。 推力轴承配置在前支撑 两侧:避免了

8、执行轴膨胀向 前伸长的缺点,轴向精度和 刚度均较高。常用于精度较 高、载荷较小的工作场合。 推力轴承配置在前、后支 撑外侧:结构简单、调整方 便,但在工作中执行轴受热 伸长后将产生轴承的轴向 松动,影响精度和刚度。前 支承轴发热较为集中,需要 强制散热。适用于精度较 高、载荷较小且执行轴长度 较短的工作场合。 推力轴承配置在前支撑 内侧:吸取了推力轴承配置 在前支撑两侧的优点,同时 也避免了执行轴前端悬伸 量增大可能。但结构比较复 杂,调整不方便,前支承轴 需要强制散热,一般仅在载 荷很大、精度较高的工作场 合使用。5. 执行轴传动件的合理布置 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传动轴引起的执行轴 变形

9、量小传动力能够部 分抵消外载荷对执行轴机 构产生的变形。第五章1. 什么是支承系统?它有何 功用?答:是指在机械系统中起着 支撑和连接作用机件的统 称。功能:是保证机械系统中 各零部件和装置之间的相 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精度,使 机械系统在工作载荷和自 重等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 度、刚度、抗震性、热稳定 性和耐用度等,确保机械系 统的正常工作。2. 什么是支承件自身刚度? 提高支承件的自身刚度主 要方法?答:是指支承件的抗自身变 形的能力。方法:合理选择 截面形状和尺寸、恰当布置 隔板和加强筋。3. 什么是支承件局部刚度? 提高支承件的局部刚度主 要方法?答:是指支承件抵抗载荷集 中处局部变形的能

10、力。方 法:改善局部位置结构、合 理配置加强筋。4. 什么是支承件接触刚度? 提高支承件的接触刚度主 要方法?答:是指支承件抵抗接触变 形的能力。方法:增大有效 接触面积、增加预紧力。5. 支承件的静刚度如何进行 比较?答:可以将其对应的弯曲变 形和扭转变形,都折算为执 行末端件相对于工作对象 在最影响工作精度方向的 位移来进行比较,即按“敏 感方向”产生的位移进行比 较。6. 简述支承件截面形状选择 的原则。答:矩形抗弯高、圆形抗 扭大选用空心截面增大 惯性距 尽量采用封闭结 构7. 隔板有何功用?隔板的布 置方向与作用力有何关 系?试举例说明.答:是将支承件承受的局部 载荷通过隔板传递给其

11、他 壁板,从而使整个支承件承 血世 受载何。纵向布置形式:若支承件的 悬伸端出受到垂直载荷F的 作用,支承件将产生弯曲变 形,其上、下壁分别承受较 大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并且 上、下壁板有向内靠拢的趋 势。横向布置形式:隔板始 终保持与载荷方向平行。斜 向布置形式:斜向隔板与另 一个方向的载荷(垂直载 荷)平行,与另一个方向的 载荷(水平载荷)成一定角 度,提高了支承件两个方向 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8. 加强筋与隔板有何区别? 加强筋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加强筋是指布置在支承 件壁板上的条状结构,不贯 穿支承件的整个断面。隔板 是指布置在支承件两臂之 间其连接作用的内板,通常 贯穿支承件的整个断面。加强筋作用:提高支承件的 局部刚度,防止 产生薄壁振动及降低噪声 等。附:导轨功用:导向和承 载分类:主运动导轨、 进给运动导轨、移置导轨。 直线运动滑动导轨包括:三 角形、矩形、燕尾形、圆形。 常用典型控制系统的类型 包括:机械式控制系统、机 电伺服系统、电业伺服系 统、电气伺服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