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8761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1.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 度。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 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2. 加工经济精度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 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 适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都能使加工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样会降低生产率,增加 加工成本。加工误差5与加工成本C成反比关系。某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不应理 解为某一个确定值,而

2、应理解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说是经济的。3. 原始误差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 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 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主要有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 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以 及原理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等。4.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a)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分析计算法和统计分析法。b)采用滑动轴承时主轴的径向圆跳动二、工艺系统集合误差1. 机床的几何误差加工中刀具

3、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 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机床的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主轴回转误差 机床主轴是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主轴回转误差 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它可分 解为径向圆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 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但它们对主轴径向回转精度的影响大小随

4、 加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譬如,在采用滑动轴承结构为主轴的车床上车削外圆时,切削力 F 的作用方向可认为 大体上时不变的,见右图,在切削力 F 的作用下,主轴颈以不同的部位和轴承内径的某 一固定部位相接触,此时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径向回转精度影响较大,而轴承内径 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径向回转精度的影响则不大;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 F 的作用 方向随着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切削力 F 的作用下,主轴总是以其轴颈某一固定部位与 轴承内表面的不同部位接触,因此,轴承内表面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径向回转精度影响较 大,而主轴颈圆度误差的影响则不大。图中的Sd表示径向跳动量。产生轴向窜动的主要原因是主轴轴肩端

5、面和轴承承载端面对主轴回转轴线有垂直度误 差。不同的加工方法,主轴回转误差所引起的的加工误差也不同。在车床上加工外圆和内 孔时,主轴径向回转误差可以引起工件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但对加工工件端面则无直 接影响。主轴轴向回转误差对加工外圆和内孔的影响不大,但对所加工端面的垂直度及 平面度则有较大的影响。在车螺纹时,主轴向回转误差可使被加工螺纹的导程产生周期 性误差。适当提高主轴及箱体的制造精度,选用高精度的轴承,提高主轴部件的装配精度,对 高速主轴部件进行平衡,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等,均可提高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车床导轨 的精

6、度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 轨的平行度(扭曲)。卧式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将直接反映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法线方向 (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卧式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 度误差42可引起被加工工件的形状误差和尺寸误差。但42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要比 小得多。由右图2可知,若因42而使刀尖由a下降至b不难推得工件半径R的变化量。当前后导轨存在平行度误差(扭曲)时,刀架运动时会产生摆动,刀尖的运动轨迹是一条 空间曲线,使工件产生形状误差。由右图可见,当前后导轨有了扭曲误差之后,由几 何关系可求得 y=(H/B)A3。一般车床的H

7、/B-2/3,车床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对加工精 度的影响很大。卧式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 卧式车床导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卧式车床导轨扭曲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使造成导轨误差的重 要因素。导轨磨损是机床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传动链误差 传动链误差是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一般用传动链末端元件 的转角误差来衡量。工件在夹具中装夹示意图2. 刀具的几何误差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定尺寸刀具成形刀具展成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对一般刀具(如车刀等),其 制造误

8、差对工件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任何刀具在切削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磨损,并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状地改 变。正确地选用刀具材料和选用新型耐磨地刀具材料,合理地选用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 用量,正确地刃磨刀具,正确地采用冷却液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刀具地尺寸磨损。必要 时还可采用补偿装置对刀具尺寸磨损进行自动补偿。3. 夹具的几何误差 夹具的作用时使工件相当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使位置精度)有很大影响。如右图钻床夹具中,钻套轴心线f至夹具定位 平面c间的距离误差,影响工件孔a至底面B尺寸L的精度;钻套轴心线f至夹具定位 平面c间的平行度误差,影响工件孔轴心线

9、a至底面B的平行度;夹具定位平面c与夹 具体底面d底的垂直度误差,影响工件孔轴心线a与底面B间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钻 套孔的直径误差亦将影响工件孔a至底面B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三、定位误差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因定位不正确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变 动量。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造成。a)零件图b)加工f面c)加工g面方案Id)加工g面方案II基准不重合误差分析示例1. 基准不重合误差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 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一般情况下, 工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

10、重合。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 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 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相对于设计基准在工序 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图示零件,设e面已加工好,今在铳床上用调整法加工f面和g面。在加工f面时若选 e面为定位基准,则f面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都是e面,基准重合,没有基准不重合误 差,尺寸A的制造公差为TA。加工g面时,定位基准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方案,一种方案 (方案I)加工时选用f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没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尺寸B的制造公差为TB;但这种定位方

11、式的夹具结构复杂,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与铳削力 方向相反,不够合理,操作也不方便。另一种方案方案II)是选用e面作为定位基准来加 工g面,此时,工序尺寸C是直接得到的,尺寸B是间接得到的,由于定位基准e与设 计基准f不重合而给g面加工带来的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设计基准f面相对于定位基准e 面在尺寸 B 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TA。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所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只有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才 会产生,在试切法加工中不会产生。a)孔和定位心轴不存在间隙时b)孔和定位心轴存在间隙时 由定位副制造不准确引起的误差2. 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是由夹具上的定位元件来确定的。夹具上

12、的定位元件不可能 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得实际尺寸(或位置)都允许在分别规定得公差范围内变 动。同时,工件上的定位基准面也会有制造误差。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 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 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右图所示工件的孔装夹在水平放置的心轴上铳削平面,要求保证尺寸h,由于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准重合,故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由于工件的定位基面内孔D)和夹具定位元件 (心轴d1)皆有制造误差,如果心轴制造得刚好为dimin,而工件得内孔刚好为Dmax(如图 示),当工件在水平放置得心轴上定位时,工件内孔与心轴在P点接触,工件

13、实际内孔中 心得最大下移量ab = (Dmax dlmin)/2,Aab就是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方向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的方向可能不相同,定位误差取为基 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的矢量和。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a) 车细长轴b) 磨内圆受力变形对工件精度的影响1. 基本概念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紧力、惯性力、重力、传动力等的作用下,会产生相 应的变形,从而破坏了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正确的相对位置,使工件的加工精度下降。如 右图a示,车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使加工出的轴出现中间粗 两头细的情况;又如在内圆磨床上进行切入式磨孔时,

14、右图b,由于内圆磨头轴比较细, 磨削时因磨头轴受力变形,而使工件孔呈锥形。垂直作用于工件加工表面(加工误差敏感方向)的径向切削分力 Fy 与工艺系统在该方向 上的变形y之间的比值,称为工艺系统刚度k系,k系=尸仅式中的变形y不只是由径向 切削分力Fy所引起 垂直切削分力Fz与走刀方向切削分力Fx也会使工艺系统在y方向 产生变形,故 y=yFx+yFy+yFz2. 工件刚度 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比较大,其最大变形量可按材料力 学有关公式估算。3. 刀具刚度夕卜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

15、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镗直径较小的 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刀杆变形也可以按材 料力学有关公式估算。4. 机床部件刚度机床部件刚度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方法,目前主要还 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分析实验曲线可知,机床部件刚度具有以下特点: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卸载曲线滞后于加载曲线。两曲线线间所包容的面积就 是载加载和卸载循环中所损耗的能量,它消耗于摩擦力所作的功和接触变形功;第一次卸载后,变形恢复不到第一次加载的起点,这说明有残余变形存在,经多次加 载卸载后,加载曲线起点才和卸载曲线

16、终点重合,残余变形才逐渐减小到零;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远比我们按实体估算的要小。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 结合面接触变形的影响 摩擦力的影响 低刚度零件的影响 间隙的影响5. 工艺系统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都将分别产生变形y 机、y夹、y刀、y工,致使刀具和被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工件产生加工误 差。工艺系统刚度的倒数等于其各组成部分刚度的倒数和。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由于工艺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误差由于切削力变化引起的误差毛坯形状误差的复映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加工余量发 生变化工件材质不均等因素引起的切削力变化,使工艺系统变形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加 工误差。若毛坯A有椭圆形状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