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77905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八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处理,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而产生质量问题。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不合格的处置。三、职责a、本程序由生产质检科归口管理。b、生产质检科负责进厂辅助材料和产品不合格品的判别、评审记录,各相关部门参与。c、生产质检科负责生产过程及产品中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处置。d、供销科负责进厂辅助材料的不合格品的处置。e、供销科负责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四、工作程序a、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和记录a)产品不合格。包括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不合格。1)、当进厂原辅助材料经检验不符合规定要求判定

2、为不合格时,检验人员应及时开出原辅材料分析结果报告单交供销科,由仓管员对不合格的辅助材料作出明显标识并进行有效隔离。2)、当生产的半成品经检验不符合规定要求判定为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立即挑出并进行隔离标识。3)、当生产的产品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判定为不合格时,检验人员应及时发出成品检验报告单交糖仓,同时在检验记录中记录不合格品的现状,包括数量、批次;由糖仓管理员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隔离,并在隔离区内作出明显标识。b)、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技术工作、过程、体系不合格。因工作不合格的首先调离工作岗位,在进行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不合格的不准上岗;过程和体系不合格必须

3、马上改进,直到满足产品的需要。b、不合格品的评审1)、进厂辅助材料判定为不合格时,供销科对产品来源进行分析调查,并组织生产质检科评价不合格品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2)、生产产品判定为不合格时,生产质检科应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组织生产质检科、生产车间评审不合格的性质和原因,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3)、本公司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有。返工、降级、回溶、退货等。c、不合格品的处置1)、供销科应对不合格的辅助材料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与供方沟通,并进行处理。2)、生产质检科应按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意见,通知糖仓做回溶处理或通知工序生产人员按要求及时进行返工处理。对返工处理后的产品,生产质检科应重

4、新予以检验以证实其符合性。d、交付后产品不合格的处理对于在交付后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供销科应及时填写顾客投诉处理单,通知生产质检科,由生产质检科(化验室)对投诉产品进行检验并开具检验报告单。若确属不合格,生产质检科组织分析原因找出责任;如确属本公司责任的,由供销科与顾客协商,采取使顾客满意的适当措施(如退货、更换等);如属顾客责任,应向顾客解释,使其满意接受。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二)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职责:1.品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_

5、公司经理、相关部门经理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3.生产车间负责对本车间发生的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4.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控制。控制程序:1.不合格品的分类:1.1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的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不合格;1.2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整体产品质量的不合格。2.进货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理2.1对品控部确认的不合格品,质检员做出“不合格品”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内,检验员将进货验证记录报供应部经理,供应部负责退换货。2.2一般不合格品需做让步接收时,由主管副总批准后,在原不合格标签上加注“让步接收”。对重要物资,不允许让步接收。2.3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

6、原料,经品控部确认后,按上述条款执行。3.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3.1检验员能判定立即返工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者立即返工。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需报废产品由各车间执行,并填写相应的处置记录。3.2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需贴上“不合格品”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品控部经理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交主管副总经理处置决定。4.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对于已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照重大质量问题对待,应尽可能将产品召回。并由质检部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有关规定。销售部应及时与顾客协商,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

7、三)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品1.1国家命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药品。1.2无批准文号;无注册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产品批号;无有效期;进口品种无注册证号、无中文标识的药品。_名称、成分、含量与药品质量标准不符的药品。1.4外观性状与质量标准不符的药品。1.5已霉变、破损、污染、不能药用的药品。1.6超过有效期。1.7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1.8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追回药品。1.9冷藏商品冷链断链的、运输温度不符合要求评估未通过的。2收货人员收货过程中发现药品不合格的应当场拒收,做好拒收记录,并报质量管理部。如供应商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送货的,无法当场拒收,则由收货人员将信息反馈采购部门,由采购

8、员联系退货事宜,实物移至退货库区。3验收员验收购进药品时发现药品质量可疑的的不得验收入库,填写“不合格药品确认表”,报告质量管理部,经确认为质量不合格的药品直接拒收,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及采购部门处理。4养护员在养护药品养护过程发现不合格药品的,应立即悬挂黄牌暂停销售,并在erp系统中进行锁定,填写“不合格药品确认表”,报告质量管理部确认;质量管理部接到不合格情况报告后应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复查,必要时应委托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质量确认;经质量管理部确认为药品不合格的应签发“停售通知书”,停止销售,移入不合格品区。5保管员、复核员在出库、复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的,应停止出库和发运,

9、并在erp系统中进行锁定,由养护员填写“不合格药品确认表”,报告质量管理部确认;质量管理部接到不合格情况报告后应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复查,必要时应委托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质量确认;经质量管理部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应签发“停售通知书”,停止销售,移入不合格区。6发现已销售的药品不合格的,应立即通知购货单位停止销售、使用,并及时追回。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管理制度7销后退回药品验收不合格的,移入不合格库区。8销售部门接到购货单位药品质量投诉时,应立即向质量管理部报告,质量管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购货单位停止销售、使用,并到购货单位对质量情况进行复查,确认为不合格药品的,若非对方储运原因造

10、成的,应及时追回,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其他已销出的同批号不合格药品。9质量管理部在检查药品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签发“停售通知书”停止销售;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其他已销出的同批号不合格药品;并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10上级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药品时,或上级药监、药检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药品时,质量管理部应立即签发“停售通知书”停止销售;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其他已销出的同批号不合格药品;并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库区。11质量可疑的药品应当立即采取停售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同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存放于标志明显的专用场

11、所,并有效隔离,不得销售;(2)怀疑为假药的,及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4)对不合格药品应当查明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12“不合格药品确认表”报质量管理部确认,由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批。不合格药品确认、停售后应在erp系统中进行锁定,移入不合格区,并建立不合格药品专账。12.1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药品区,由专人管理并明显标志。13判定为不合格的药品禁止销售出库。13.1采购部将erp不合格库存中属供应商责任的品种的处置方式与供应商联系,确定处置方式。需要退回供应商的由采购员下达采退指令,储运部凭指令出库。13.2过期药品不得退回生产企

12、业,需要做账务处理的可在erp中做退货处理,但实物不得退回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出具销毁委托书委托我司销毁。14不合格药品需报损的由保管员提出申请,并填写“溢损审批表”,经储运部、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管理制度采购部、质管部、财务部、总经理审批后在erp系统中报损。15报损后不合格药品存放在不合格药品区,由储运部门定期按季组织人员销毁,质量管理部派人监督销毁。药品销毁应填写“药品销毁记录”,销毁记录应列明销毁药品清单、时间、地点、方法销毁现场拍照等内容。销毁执行人、监督人等相关责任人员应签字。16供货单位委托本公司销毁不合格药品的,由供货单位出具由供货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委托本公

13、司进行销毁的书面委托书,由储运部门组织销毁,并填写销毁记录,销毁记录复印件加盖公司质量管理部原印章后寄委托销毁的供货单位存档备查。17质量管理部每季度对不合格商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填写不合格药品汇总分析表,查找不合格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四)1、不合格品的确定质量检查人员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时,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上级质量监督部门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不合格,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和试验报告中,任一项经确定不合格的,均应认为该批物资为不合格品。2

14、、不合格物资的标识、评审和处理进场的物资经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设备科采购人员负责在材料物资验收报告单上作好记录,并按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规定,对该批物资挂“不合格”标识牌,严禁投入使用。对判定为不合格的物资,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工程部、物资部及安质部的相关人员作出评审,提出处置意见。拒收的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负责处理,原则上_小时内撤离现场,降级使用的物资需经规定程序批准。根据处置意见,物资设备部负责填写供应商不良记录表,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对供应商作出处理,严重的取消供应商对本项目的供货资格。3、不合格品的标识、评审和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进行记录。一般不合格品由

15、质检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法,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项目总工程师应确认;纠正措施组织实施后,质检工程师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较大不合格品,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明确后,对纠正措施组织实施落实,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按返修、返工处置的不合格品应有重新检验的书面记录。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板(五)1目的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体系不断改进和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3职责3.1技术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不合格确定,并组织评审和处置。3.2各部门负责不合格项的识别,技术部负责评审和处置。3.3不合格品的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的具体实施。4管理办法4.1不合格的分类不合格分为体系不合格和产品不合格。体系不合格称为不合格项,产品不合格称为不合格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