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7780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柳的价值与用途和发展竹柳的意义1 发展竹柳的意义 竹柳,一个优良柳树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材质优良、干形优美、木材用途多样等突出性能优势,是工业原料林、盐碱地造林、湖泊滩涂造林、园林绿化、环境生物修复的理想树种,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竹柳对于丰富我国速生树品种,改良速生木材品质,扩大造林地域,防止速生林建设因物种单一,而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2 竹柳的经济价值 竹柳的木材工业用途广泛,采伐旋切为单板后可制作市场需求量大的胶合板,还是刨花板、纤维板、纸浆工业的重要原料。从板材用途来看,竹柳木质密度、抗压、抗剪等能力都强于与我国的主力速生树种

2、杨树,生产出的板材质地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从造纸用材来看,柳树的纸浆性能优良,纤维素含量和质地高于杨树、桉树和其他树种。 竹柳的拥有许多优良特性,使种植竹柳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树种或作物: 速生性 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竹柳的工业原料林栽培和大径材栽培的轮伐期均比其他树种短,可提高经济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 密植性 竹柳的密植性强(大中径材220330株/亩;小径材8001500株/亩),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是营造工业原料林的首选树种。适应性 耐盐碱(可适应土壤PH8.08.5,含盐量0.8%的重盐碱地区)、耐水淹(水淹两个月仍能正常生长),湖泊滩涂、盐碱地都可栽植,扩大了造林地域、提

3、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造林成本。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短缺,使我国在保障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鲜有较好的土地用于造林。中国林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只能向滩涂、洼地、盐碱地、江海湖河水边挖潜力,适应性优良的竹柳将大有发展潜力。 2005年以后,我国木材年需求将超过1.5亿m3,供应约 7000 m3,缺口在8000 m3以上,到2015年,我国木材年需求量将达到3.3亿3.4亿,缺口更大。大面积种植速生性强、材质优良的竹柳,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国木材供给能力和木材质量,可以有效缓解木材供需矛盾。3 竹柳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随着木材和纸浆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了大量的杨树和桉树,虽然取得了不错

4、的经济效益,但却是以破环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大面积、单一种植杨树或桉树对生态平衡和环境破坏性体现在:(1)生态平衡被破坏许多地区单一地种植杨树或桉树,导致本地原生树种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2)对农作物及自然植被影响较大尤其是桉树的大面积种植对当地的原生物种和农作物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很好的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更不能套作农作物。 同为一属的竹柳与其他柳树品种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而柳树是我国许

5、多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的原生物种,所以竹柳的种植和推广对于丰富种植地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当地植被、维护生态平衡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的一大棘手难题,用工程治理的办法代价昂贵,通过代价低廉、简便易行的生物方法修复环境成为专家们研究的大热门。试验表明,柳树是个“吸毒解毒”的治污能手,竹柳在柳树品种中更是喜肥、喜湿的品种,在一些受工业污染严重的地方可尝试在城区边缘种植竹柳,将城市产生的污水排放到竹柳树林中,经竹柳林过滤吸收,可以消除大部分氮磷钾,还可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我国的太湖、玄武湖等水体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在这方面竹柳将大有用武之地,种植竹柳可达到

6、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竹柳做为园林景观树种、行道树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竹柳发芽最早,落叶最晚,是观赏期较长的阔叶树种之一。大叶型,叶长、叶宽大于其他柳树品种。皮色非常丰富,幼时嫩绿,老时黄褐色,色彩丰富、对比鲜明。枝干冬季浅红色,也可作为冬季观枝干树种。树冠塔形,干形通直、分枝均匀,树姿优美。竹柳的根系发达,故土护岸能力强,也是优秀的湖泊固堤树种,兼有固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根据种植竹柳后所能产生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可以预计,今后竹柳在部分地区将与杨树和桉树平分天下,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主栽品种之一。从物种多样性方面来说,竹柳作为原生态物种,将会在我国速生丰产林

7、建设、环境建设中担当重任。竹柳的经济价值而柳树则因为是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的原生物种,其种植和推广对于丰富植物多样性,保护当地植被、维护生态平衡有积极的作用。柳树还是个“吸毒解毒”的治污能手,在一些受工业污染严重的地方可尝试在城区边缘种植柳树,将城市产生的污水排放到柳树林中,经柳树林过滤吸收,可以消除大部分氮磷钾,还可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 柳树中的优良品种竹柳,是经农神公司选优、选育及驯化的一个品种。更因为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材质优良、干形好、木材用途多样等突出性能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林业工作者应用于工业原料林、盐碱地造林、湖泊滩涂造林、园林绿化及环境生物修复中。 竹柳在制浆造纸中

8、也具有极大的优势:采伐旋切为单板后可制作市场需求量大的胶合板,还是刨花板、纤维板、纸浆工业的重要原料。从板材用途来看,竹柳木质密度、抗压、抗剪等能力都强于与我国的主力速生树种杨树,生产出的板材质地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从造纸用材来看,竹柳的纸浆性能优良,纤维素含量和质地高于杨树、桉树和其他树种,并可用来替代进口长纤维纸浆。竹柳的分布更是广泛,我国南北方皆可种植,且适应性极强. 综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等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单位的权威意见和客观报道,大面积、单一种植桉树或杨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破坏土壤肥力、持水力。特别是桉树,对土壤的水分

9、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持水力变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会出现土地沙化现象。另外,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2、抑制、排挤原生树种。单一大面积种植桉树或杨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

10、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 3、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生态、生物多样性方面:物种单一问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是南桉、北杨一统天下,竹柳是作为第三者,

11、适应南北,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竹柳从工业用材林方面:短期轮伐模式可解决木材短缺急需,可以缩短见效时间,也是别的树不能比拟的优点。从多角度考虑,大力发展竹柳人工林是大势所趋。竹柳的生长条件对竹柳的影响竹柳在全国范围的适应性较广,栽培地区范围跨度较大,从南至北各地区气候条件存在一定差异,竹柳在各地的物候期约相差2030天。竹柳全期生长型苗木,按竹柳的生长发育特点,将其全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萌动期 指芽开始萌发、展开到放叶。柳树的萌动期较其他树种较早,民间有“柳先杨后”的说法,竹柳的萌动期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比杨树早约20天左右。 (2)春季营养生长盛期 自放叶嫩枝生长开始,到嫩

12、枝加速生长,又快减慢止。初展的叶片小而薄,随着新梢的不断生长,新梢上不断展放新叶,新梢下部叶片面积迅速增大,嫩枝节间生长迅速,是竹柳的第一个生长盛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长速度迅速提高,有逐渐下降,叶片面积、株高生长迅速,而地径、胸径生长缓慢。 (3)夏季营养生长盛期 从主干加速生长,到开始封顶。嫩枝继生长进入缓慢期后,营养生长的又一次高峰期。这个阶段的生长特点是,胸径生长量显著增加,主茎和当年新梢的木质化程度明显增加,叶片与前一营养生长盛期后期的叶片相同,叶片大而叶色深绿,角质层较厚,进入封顶期后,主干下部枝条生长缓慢。 (4)越冬准备期 主干及侧枝封顶到落叶。秋末冬初,主枝自下而上,逐渐封

13、顶,竹柳的下部侧枝较上部侧枝生长期短。枝条受这个阶段昼夜温差的影响,含水量逐渐减少,木质化程度加速。有利于越冬和来年的生长发育。后期开始落叶,首先落叶的是叶腋已萌发新枝的春生叶和长期被树冠荫蔽的下部叶,入冬后当年生新枝上的夏生叶开始脱落,竹柳进入主落叶期,树体停止生长。 (5)休眠期 树体叶片全部脱落即进入休眠期,竹柳进入休眠期后,其生命活动并未停止,其根系仍在生长发育。林业种苗行业发展前提分析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首要环节。促进林木种苗行业健康发展,重点要做好两个服务。一是为造林绿化服务,二是为林木种苗基层单位和从业农民服务。 造林绿化是林木种苗产品的市场出口,为造林绿

14、化提供质量合格、树种丰富、数量充足的种苗产品,是发展林木种苗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既能满足造林绿化对良种壮苗的需求,又能保证种苗产品卖得出去,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80年代起,山东省就开始探讨育造结合的产业路子,如“三包”育苗、“定向”育苗、“领导育苗点”制度、订单育苗等,其目的就是明确育苗的用途和目标,减少盲目性,解决种苗生产者的后顾之忧,提高种苗的质量,确保造林绿化的顺利进行。10多年来,城乡园林绿化用苗量逐步增大,树种品种大大增加,形态要求多样化,规格有小有大,造林、绿化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做好林木种苗与造林、绿化的衔接和供需平衡工作,需要林木种苗管

15、理行业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从林木种苗产品的特殊性出发,为造林、绿化提供服务。林木种苗作为活体商品,要通过制定明确的技术规程,在起苗、运输、贮藏等过程中确保种苗的活力。在林木良种的推广和使用上,要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跟踪管理体系,保证优良种源种子和林木良种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并将良种信用写入种苗供应合同。 其次,要确保林木种苗的质量,重视培育良种壮苗。只有提高种苗产品的质量,使造林、绿化成活率提高,生长势增强,成林快了,绿化效果显著了,林木种苗销售的渠道才会更加畅通,造林、绿化对林木种苗生产的拉动作用才会更显著。 再次,要满足造林绿化需要的多样性。近几年造林、绿化对苗木的需要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势。如在形态上要求一定造型,在空间上要求立体种植,在时间上要求快速见到效果,在功能上要求减污防害,在绿化季节上要求拉长种植时间,在经济收益上要有短、平、快的效果。这些都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造林绿化新需求,积极调整种植方式,创新林木种苗产品的生产形式,都能为林木种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 林木种苗行业是以具体的生产、经营为基础的林业种植产业,重心在基层和农村。积极为基层的林木种苗单位和个人提供技术、政策、信息和销售服务将是林木种苗行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