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77689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8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 名 称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 课 程 名 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在电气测控学科中的应用 学 生 姓 名 李珊 学 号 1141201012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朱群峰 2013年6月14日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李珊学 号1141201012题目名称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设计时间2013年6月3日2013年6月14日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在电气测控学科中的应用课程编号121200105设计地点数字控制与PLC实验室(305)一、 课程设计(论文)目的课程设计是在校学生素质教育

2、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更多的完成软硬结合的动手实践方案,解决目前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继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开发工作,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1、电子时钟见第三项“任务和要求”具体参数2、89C51系列单片机;3、KEIL 软件;Wave软件4、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三、任务和要求设计要求:熟悉

3、单片机的I/O口原理;掌握LED驱动电路和LED显示的原理;掌握定时计数器的使用;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电子时钟,要求实时显示时间(时钟/分钟/秒钟)要求可以通过按键设置当前时间。1、要求设计出电气原理图;2、要求设计出程序流程图和程序;3、要求设计出实物仿真模拟调试。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1、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楼然苗等2007年7月2、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等2004

4、年7月3、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KEIL 软件,WAVE 软件4、数字控制与PLC实验室”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五、进度安排2013年6月3日-4日:收集和课程设计有关的资料,熟悉课题任务何要求总体方案设计2013年6月5日-8日:硬件电路设计2013年6月9日-11日日:软件设计2013年6月12日:系统调试改进2013年6月33日日:整理书写设计说明书2013年6月14日:答辩并现场考核六、教研室审批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八、备注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5、评阅表学生姓名 李珊 学 号 1141201012 系 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题目名称 基于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在电气测控学科中的应用 一、学生自我总结通过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严重不足。很多方面都没能很好的掌握,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当然,在同学的帮助下,我还是把那些疑难的问题给解决啦。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啦AT89C51芯片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广泛运用和重大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扎实。深入的了解。掌握好AT89C51芯片。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二、指导教师评定评分项目平时成绩论文答辩综合成

6、绩权 重304030单项成绩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注:1、本表是学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任务书”页后面;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摘 要 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由RAM ,ROM,CPU构成,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本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在数码管上

7、显示相应的时间。并通过一个控制键用来实现时间的调节和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的转换。应用Proteus的ISIS软件实现了单片机电子时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该方法仿真效果真实、准确,节省了硬件资源。关键字:单片机;子时钟;键盘控制。 目 录摘 要41 电子时钟61.1 电子时钟简介61.2 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61.3 电子时钟的原理62 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62.1 单片机简介62.2 单片机的发展史72.3 单片机的特点82.4 89C51单片机介绍8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03.1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103.2 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103.3 键盘电路设计113.4 整个电路原理图12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

8、计124.1程序设计124.2 程序流程图154.3 仿真图184.4 仿真结果分析195 结束语196 附录20参考文献281 电子时钟 1.1 电子时钟简介 1957年,Ventura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表,从而奠定了电子时钟的基础,电子时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现代的电子时钟是基于单片机的一种计时工具,采用延时程序产生一定的时间中断,用于一秒的定义,通过计数方式进行满六十秒分钟进一,满六十分小时进一,满二十四小时小时清零。从而达到计时的功能,是人民日常生活补课缺少的工具。1.2 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 现在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钟、石英表都采用了石英技术

9、,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试,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1.3 电子时钟的原理 该电子时钟由89C51,BUTTON,六段数码管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由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而电路中唯一的一个控制键却拥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按下又松开,可以实现屏蔽数码管显示的功能,达到省电的目的;直接按下不松开,则可以通过按键实现分钟的累加,

10、每按一次分钟加一;而连续两次按下按键不放松,则可实现小时的调节,同样每按一次小时加一。2 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 2.1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全称为单片机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softcomputer)。从应用领域来看,单片机主要用来控制,所以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或嵌入式控制器。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2.2 单片机的发展史1 . 4位单片机 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次推出4位单片机TMS-1000;此后,各个计算机公司竞相推出四位单片机。日本松下公司的MN1400系列,美国洛克威尔公司的

11、PPS/1系列等。四位单片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PC机的输入装置,电池充电器,运动器材,带液晶显示的音/视频产品控制器,一般家用电器的控制及遥控器,电子玩具,钟表,计算器,多功能电话等。 2 . 8位单片机 1972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8位微处理器8008,并于1976年9月率先推出MCS-48系列单片机。在这以后,8位单片机纷纷面市。例如,莫斯特克和仙童公司合作生产的3870系列,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6801系列等。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提高,一些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相继问世。例如,1978年摩托罗拉公司的MC6801系列及齐洛格公司的Z8系列,1979年NEC公司的UPD78XX系列。这类单片机的寻址能力达64KB,片内ROM容量达4-8KB,片内除带有并行IO口外,还有串行IO口,甚至还有AD转化器功能。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接口、过程控制、通信、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3 . 16位单片机 1983年以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达几十万只管/片,各系列16位单片机纷纷面市。这一阶段的代表产品有1983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1987年Intel推出了80C96,美国国家半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