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与诺卡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76851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线菌与诺卡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放线菌与诺卡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放线菌与诺卡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放线菌与诺卡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放线菌与诺卡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线菌与诺卡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线菌与诺卡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线菌与诺卡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述微生物中哪种不是原核细胞型A钩端螺旋体 B.沙眼衣原体 C.衣氏放线菌 D.肺炎支原体 E.白色念珠菌2下述哪不是依色列放线菌的特性 A在组织病灶中可出现硫磺样颗粒 B.可导致口腔内感染 C.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抗生素治疗有效 E.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3衣氏放线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是 A.肠道 B.中枢神经系统 C.面颈部软组织 D.胸膜 E.泌尿道4放线菌在机体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是 A.硫磺样颗粒 B.细菌L型 C.荷包蛋样菌落 D.黑色菌落 E.绒毛样菌落5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能产生粘性很

2、强的物质,种物质是 A. 6-去氧太洛糖 B.荚膜 C.普通菌毛 D.顶端结构 E.鞭毛6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 B.专性厌氧 C.需加30C02 D.微需氧或厌氧 E.兼性厌氧7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 B.蚊虫叮咬感染 C.动物的咬伤 D.外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8诺卡菌广泛存在于 A .口腔 B.土壤 C.皮肤 D.肠道 E.水9分离放线菌应使用A.沙保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D.BCYE培养基 E.S-S琼脂10下述对放线菌正确的描述为 A.多数可致人类疾病 B.多以分裂方式繁殖、有菌丝 C.形成菌丝及孢子的真核生物 D.必须在活

3、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E.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1放线菌感染的病变部位可见 A.异染颗粒 B.质粒 C.硫磺样颗粒 D.内含颗粒 E.营养颗粒12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好发部位为颈部和颜面部的病原体是 A.衣原体 B.真菌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13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A.有细长菌丝 B.革兰阴性菌 C.抗酸染色阳性 D.属厌氧菌或微需氧菌 E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4在放线菌感染的病灶组织及脓样物质中,肉眼可见黄色小颗粒,其实质是 A.异染颗粒 B.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C.包涵体 D.质粒 E.孢子1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螺旋体与细菌的共同点 A有轴丝 B.有细胞壁 C.二分裂繁殖 D.无

4、定型的核 E.对抗生素敏感16观察螺旋体常用 A革兰染色法 B.镀银染色法 C. 抗酸染色法 D.鞭毛染色法 E.荚膜染色法17. 螺旋体的运动决定于A鞭毛 B.菌毛 C.轴丝 D. 芽孢 E.以上都不是18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的常用培养基是 ASS培养基 B.EMB培养基 C.血琼脂平板 D.BSK培养基 E.肉汤培养基19梅毒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制动抗体外,另一抗体是 A反应素 B.内毒素 C.干扰素 D.穿孔素 E.抗毒素20关于螺旋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革兰染色阴性 B.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E其运动性是因为具有鞭毛的缘故 21钩端螺旋

5、体病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病人 B.猪,鼠 C.节肢动物 D.犬 E.带菌者22. 以下对梅毒螺旋体感染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梅毒是人畜共患病 B. 先天梅毒由孕妇经胎盘及产后哺乳传给胎儿C. 后天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D. 后天无辜梅毒主要经输血感染E. 人类对梅毒易感,产生的是传染免疫23常应用镀银染色法进行观察的是A. 以色列放线菌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普氏立克次体 E. 钩端螺旋体24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接触病人或病兽 B.接触疫水或疫土 C.经呼吸道感染 D.经消化道感染 E.经节肢动物叮咬25应用显微镜凝集试验辅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凝集效价是

6、A. l:50以上 B. 1:100以上 C. 1:200以上 D. 1:300以上 E. l:400以上26引起莱姆病的主要病原体是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27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苍白密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28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抗生素主要是A.磺胺类 B.青霉素 C.氯霉素 D.金霉素 E.链霉素29传播莱姆病的节肢动物是 A.蚊 B.蚤 C.蜱 D.蝇 E.虱30体外培养钩端螺旋体最合适的温度是 A. 37 B. 35 C. 25 D. 28cC E. 5631

7、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螺旋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奋森螺旋体 E.回归热螺旋体 32I期梅毒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不洁性交 B.硬下疳 C.梅毒血清学阴性 D.心血管梅毒 E.外阴表面溃疡,有浆液性渗出33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红细胞溶解试验34常用于检查血液和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墨汁染色法 D.镀银染色法 E.鞭毛染色法35一名耕种水稻的农民,突然出现高热、乏力,伴有腓肠肌疼痛和眼结膜出血以 及淋巴结肿大。该患者可能

8、是哪种微生物感染 A.霍乱弧菌 B.钩端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甲型肝炎病毒 E.伯氏疏螺旋体36某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乏力,伴有腓肠肌疼痛,眼结膜出血以及淋巴结肿大。印象诊断是钩体病。该病原体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鼠和犬 B.猪和犬 C.鼠和猪 D.牛和马 E.羊和牛37某患者,男,有不洁性交史,2月前出现生殖器皮肤的无痛性溃疡,1月后自然愈合,近日出现全身皮肤红疹,伴有淋巴结肿大,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病 A.猩红热 B.麻疹 C.性病淋巴肉芽肿 D.风疹 E.梅毒38支原体与细菌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C.无细胞壁 D.含DNA和RNA E.

9、以上都不是39. 关于肺炎支原体,下述错误的是 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B.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C. 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寄生,借助末端的棒状结构吸附于宿主细胞上 D. 患者血清可与人O型红细胞在4下发生凝集发应 E. 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40能人工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A.衣原体 B.支原体 C.放线菌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41. 解脲脲原体引起A.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B.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C. 大叶性肺炎D. 包涵体结膜炎 E. 性病淋巴肉芽肿42下面哪种微生物没有细胞壁 A.肺炎支原体 B.沙眼衣原体 C.细菌L型 D.钩端螺旋体 E.立克次体43对有机溶剂敏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10、.衣原体 B.支原体 C.巴通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44与支原体定植有关的物质是 A.脂多糖 B.荚膜 C.神经毒素 D.核酸酶 E. PI蛋白45不是支原体的特点 A.不耐干燥 B.对碱和醋酸铊有抵抗力 C.对结晶紫有抵抗力 D.不耐热 E.不耐寒46支原体可引起 A.腹泻 B.食物中毒 C.大叶性肺炎 D.间质性肺炎 E.百日咳47对支原体不产生作用的抗生素应是 A.强力霉素 B.红霉素 C.先锋霉素 D.链霉素 E.螺旋霉素48通过血清污染细胞培养体系的常见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 49细菌L型能通过滤器是因为 A.体积小 B.

11、能迁徙 C.高度的多形态性 D.滤器孔径较大 E.有足够的能量50细菌L型的形成是由于 A.干扰了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了细胞膜的合成 C.干扰了中介体的合成 D.干扰了DNA的合成 E.干扰了荚膜的合成51下列哪种疾病与脲原体无关 A.自然流产 B.先天缺陷 C.不孕症 D.死胎 E.淋病52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最主要共同特性是 A.缺乏细胞壁 B.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能独立生活 E.呈多形性生长53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AP)的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嗜肺军团菌 D.流感病毒 E.溶脲脲原体54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常感染AIDS患者 A

12、.肺炎支原体 B.脲原体 C.穿透支原体 D.巴通体 E普氏立克次体 55. 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 A梅毒 B. 沙眼 C. 莱姆病 D. 性病淋巴肉芽肿 E. 恙虫病56.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 B. 伤寒杆菌 C. 变形杆菌 D.产气杆菌 E. 绿脓杆菌57. 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 B. 呼吸道 C. 性接触 D. 虱叮咬后入血 E. 蚤叮咬后入血58. 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A. 蚊 B. 鼠蚤 C. 蜱 D. 螨 E. 人虱59下面哪种微生物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体 C.五日热巴通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莫氏立克次体60对热抵抗能力最强的立克次体是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体 C.五日热巴通体 D.汉塞巴通体 E.莫氏立克次体61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可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的立克次体属是 A.东方体属 B.柯克斯体属 C.巴通体属 D.立克次体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