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77571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_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13.020.40CCSB 4015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15/T 304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dairy farm liquid manure (in-situ) land- application2023-05-11 发布2023-06-11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

2、C 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德燕、丁维新、杨从、袁俊吉、陈增明、陈雷、樊俊铭、王银宏、石孝东、赵文、王祥勇、纪东、兰儒冰、田彦锋、李琴、王娜、谢跃博、王颖、高文茹。奶牛养殖场污水原位消纳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养殖场污水无害化处理、原位消纳、环境影响评价和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的农田利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铬、铅、汞含量的测定GB/T26622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26624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奶牛养殖场污水 dairy farm liquid manure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固液分离后的液体部分及冲洗水。污水原位消纳 in-situ application of liquid

4、manure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养分资源就近还田的一种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农田污水承载力 liquid manure loading rate of land application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污水最大负荷量。表 施 surface application利用液罐车、喷枪、拖管或喷灌系统等将污水直接施用于农田表面的过程。深 施 incorporation用配备浅层掩埋装置的专用设备将污水施用于农田的同时用土壤进行覆盖或直接用射液器将污水施于土壤深层的过程。淌 灌 flowing irrigation通过泵将污水从粪池中抽到粪管,由粪管输送到农田进行流淌均匀灌溉的过程。4 污水无害化处理

5、处理方法利用高温、好氧、厌氧发酵或消毒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质量要求处理后的污水应符合GB 18596、GB/T 36195和GB/T 23349要求。贮存处理后的污水储存于污水池,污水贮存池建设要求按照GB/T 26624执行。5 原位消纳 污水输送5.1.1 进行污水还田时,应根据养殖场周边匹配农田的地形和位置,配套建设有效的污水运送网络, 确保污水能到达需肥的农田。5.1.2 无害化后的污水可通过管网或罐车输送,具体应综合考虑距离因素、经济条件等确定输送方式。5.1.3 农田与养殖场距离较远(1000 m 以外),可在田间建设污水农田贮存池,贮存池设计应符合 GB/T 26624 的要求

6、,并配置固定或流动的污水还田设备。5.1.4 污水输送管道应具备防爆、防腐、抗堵等安全功能。 施用5.2.1 施用方法5.2.1.1 污水可作为基肥和追肥还田利用。种植青饲玉米按照基肥:拔节期追肥:大喇叭口期追肥=40%:20%:40%的比例施用。5.2.1.2 表施:在土壤耕种前利用拖管连接罐车或管道,将污水均匀施于农田地表,并结合耕地将污水翻入土中。5.2.1.3 深施:通过开沟或利用污水施用机具将污水施于土中。5.2.1.4 淌灌:通过泵将污水从粪池中抽到粪管,由粪管输送到农田进行流淌均匀灌溉。5.2.1.5 污水作为追肥施用时,污水与灌溉水混合比例应不大于 1:3,并应确保施肥的均匀度

7、。5.2.2 施用量5.2.2.1 污水还田量根据作物预期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结合土壤供肥量、污水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作物当年或当季的养分利用率来计算基施或追施用量,按照附录 A 进行计算。5.2.2.2 单次施用不宜超过田间持水量,最大施用总量不超过 36000 kg/667 m2。5.2.2.3 污水还田在保障作物氮磷养分需要的基础上,还应兼顾对其它养分的特殊需求。应依据 NY/T 1118 和 NY/T 496 要求,满足作物平衡施肥、优质高产的要求。6 环境影响评价污水施用一年后应进行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报告编制等要求按GB/T 26622相关规定

8、执行.7 记录污水还田过程应建有记录台账和污水还田规划,可参考附录 B、附录 C。有条件的地方应保存相关环节视频记录。有关记录至少保存两年AA附 录 A(资料性) 污水用量计算A.1 单位面积作物需肥量计算式中:𝐴 = 𝑦 𝑎 102(A.1)A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作物需要吸收的氮或磷养分的量(kg/667 m2); y预期单位面积产量(kg/667 m2);a作物形成100 kg产量吸收的氮或磷(P2O5)养分的量(kg/kg)。注:主要作物的a值,不同作物、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种植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作物形成100 kg产量吸收的

9、氮或磷养分量不尽相同,a取值应以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公布的或实际测定的数据为准。A.2 单位面积土壤供肥量计算式中:𝑆 = 0.15 𝑐 𝑡(A.2)S单位面积产量下土壤供肥量(kg/667 m2);0.15土壤养分的“换算系数”,20 cm厚的土壤耕作层总重为0.15106 kg/667 m2; c土壤中碱解氮或有效磷(P2O5)含量(mg/kg);t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注:因土壤具有缓冲性能,故任一测定值,只代表某一养分的相对含量,而不是一个绝对值,不能反映土壤供肥的绝对量。应通过田间实验,测定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吸收该元素量,确定其占土壤该

10、元素含量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公布的或实际测定的数据为准。A.3 单位面积污水当季施用量计算式中:𝑁 = 𝐴𝑆𝑑𝑛𝑟𝑛 𝑟(A.3)N 单位面积污水当季基施或/和追施投入量(1000 kg/667 m2);A 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作物需要吸收的氮或磷养分的量(kg/667 m2); S 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土壤提供氮或磷养分的量(kg/667 m2);dn 污水中全氮或全磷养分含量(g/kg),应以实际测定的数据为准;rn 污水中氮或磷养分

11、当季利用率(%)。由于地域和种植管理水平差异,污水养分的当季利用率取值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可参照表A.1;r 污水供给养分占比,根据土壤地力水平确定,可参照表A.2。表A.1 污水氮(磷)养分当季利用率养分类别氮肥(N)磷肥(P)当季利用率,%25303035表A.2 土壤不同养分水平下施肥供给养分占比推荐值 a土壤氮磷养分分级IIIIII施肥供给占比(%)354555土壤全氮含量(g/kg)旱地(大田作物)1.00.81.00.8水田1.21.01.21.0菜地1.21.01.21.0果园1.00.81.00.8土壤有效磷含量(mg/kg)40204020a参考 2018 年畜禽粪污土地

12、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BB附 录 B(资料性)污水还田记录台账模板污水还田记录台账可参考表B.1制定。表B.1 污水还田记录台账模板污水还田记录台账日期单位名称奶牛品种与存栏量污水类型无害化方式无害化达标输送方式施用目的施用方式施用量(m3)作物面积(66 7 m2)签字A全量收集B减量收集A敞口贮存B常温密闭储存C中温厌氧发酵D高温厌氧发酵A达标B部分达标C 未测A罐车B管网C明渠D 暗渠A基肥B追肥A表施B深施C淌灌CC附 录 C(资料性)污水还田规划记录模板污水还田规划记录模板可参考表C.1制定。表C.1 污水还田规划记录模板 年月日项目内容单位污水基本信息污水提供者姓名:住址:电话:品种与存栏量奶牛肉牛犊牛存栏量:收集方式固液全量收集固液减量收集养分含量a总氮(N) 全磷(P2O5) 全钾(K2O) kg/年头农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