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7484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讲义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一、会计会计: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对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即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连续、系统处理会计资料、反映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所体现的价值量及其信息,并对其进行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用的辅助信息系统。(一)数据与信息数据: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记录。数据只有跟客观实体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信息:

2、经过加工、具有一定含义、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其特征有:事实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二)信息系统系统: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或结构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系统: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信息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通过信息处理,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系统。其属性:开放性;系统的集成性及信息的集成性;人-机协作性。(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各项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手工方式、机械化方式、电子计算机方式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庞大复杂性;与企业其他子系

3、统有密切联系;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内部控制严格;系统的开放性。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1、计算机硬件设备2、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运用软件3、数据4、会计规范5、人员二、会计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一)会计核算职能1、总账系统2、工资核算系统3、固定资产核算系统4、应收/应付款核算系统5、成本核算系统6、财务报表系统(二)会计管理职能1、长期投资决策系统2、短期经营决策系统3、销售预测分析系统4、全面预算系统5、成本控制系统6、存货控制系统三、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表、会计循环缺点:(1)容易出错;(2)效率低下;(3)基于

4、纸张,容易毁损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账簿 报表(二)传统自动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实现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会计报表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向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和辅助决策。缺点:(1)重复存储数据,易引发不一致,提高信息管理成本; (2)采集和处理的信息的内容有限; (3)数据没有被实时处理和记录; (4)过度依赖会计科目表,系统实施和维护困难。(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特征:1)与业务处理系统相结合,集成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 2)与业务处理系统相结合,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嵌入业务处理规则; 3)与业务处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储存和传输; 4)与业务处理系统相结合,集成存储业务事件的原始数

5、据,支持多种信息传输要求。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及管理体制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我国:财政部管理全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美国:1976年发布管理咨询公告第4号计算机运用系统开发和实施指南财政部于1994年6月发布了3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文件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

6、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6年6月针对企业发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四节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1、起步试验阶段(1983年以前):最早运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是长春一汽2、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8年):自行开发、与高校联合、委托外单位开发软件3、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5年):会计软件向通用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4、深化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核算型系统向管理型系统转变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EDP(电子数据处理会计)取代手工簿记系统2、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MIS)3、20世纪

7、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型电子计算机进入各领域4、20世纪90年代至今: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整体开发,为决策提供支持本章练习: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3、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专门制订了(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C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D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4、国外把利用电子数据系统的会计,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简称( )A DSS B EDP C ERP D MIS

8、5、1994年财政部为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正式制订了( )等文件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C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D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定E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F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6、下列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促进了会计职能的变化B 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C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D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更新第二章 会计软件概述主要内容:会计核算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一体化企业管理软件ERP软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第一节 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会计电算化软件是指专门用于

9、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软件。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会计核算软件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两类。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核算软件发展的主流。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1、通用性2、保密性3、软件由厂家统一维护与更新4、与专业软件相比,易学性较弱5、与专业会计软件相比,初始化工作量大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包括总账、应收/ 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模块。1、总账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建账套和建账);凭证处理(输入、审核、汇总);查询;对账;结账;打印输出;其他辅

10、助功能。2、报表生成与汇总模块报表处理模块包括:报表定义;报表计算;报表汇总;报表查询;报表输出报表定义功能是通过使用软件,建立一个新的报表体系,主要包括:定义报表名称,描述空白表格的格式,定义报表项目填写内容的数据来源和报表项目及运算公式,确定表格项目审核校验及报表间项目的勾稽关系,检查公式以及汇总报表的汇总范围等步骤。3、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包括: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录入固定变动情况;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查询及打印输出;编制转账凭证4、工资核算模块包括:设计工资项目及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录入职工工资基础资料;工资变动及修改;计算汇总;查询;打印输出5、应收/应付款核算模块

11、6、材料/销售核算模块四、我国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1、会计核算软件试探时期2、理论研究与定点开发1988年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成立。3、 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时期4、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不断成熟时期第二节 财务管理软件一、财务管理软件形成的条件1、计算机软件技术2、企业现代化的需要3、企业经营决策日益得到重视4、国外厂商的拉动5、国家及行业的自律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二、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1、总账系统2、应收/应付3、项目管理4、工资管理5、固定资产管理6、存货管理第三节 一体化企业管理软件一、一体化企业管理软件的形成1、市场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2、电子

12、政务和企业信息化的推动3、会计软件厂商的成熟二、一体化企业管理软件的特点1、从软件开发平台与开发技术上看2、从结构上看3、从管理特点上看4、从行业特性上看第四节 ERP软件一、ERP的概念ERP是企业管理软件的主要代表,企业管理软件最早起源于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于开发,并且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三个大的发展阶段。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集成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资源。ERP软件一般分为分销、制造、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部分。目前世界上主要的ERP系统有德国SAP公司的R/3的系统和美国Oracle公

13、司的Oracle Applicance系统。国产ERP系统主要有用友U8ERP和金蝶K/3ERP等由于ERP功能强大而又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所以大中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应该选择ERP,小企业一般选择独立的会计软件系统。二、 ERP的管理思想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一、制定总体规划内容:会计电算化的总目标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步骤 确定机构与人员分工 经费预算计划二、会计软件的选择1、对软件类型与方式的选择开发与购买的选择;国内外软件的选择;会计软件与ERP的选择;购买会计软件与购买服务的选择。2

14、、会计软件的选择遵循的原则:合法性;适应性;正确性;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可扩充性;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软件公司的实力;满足审计要求三、人员培训三种形式:(1)财政部组织的普及型社会培训; (2)软件公司提供的针对购买的会计软件的培训; (3)由企业自己组织的培训四、运行环境的设置会计软件或ERP用户手册明确规定的运行环境要求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五、业务流程重整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1、业务流程重整BPR从根本上反思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关键绩效如成本、质量、服务和反映速度的突破性进展。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流程、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数据、会计账表规范。六、系统试运行的组织系统试运行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1)设置账套(2)系统初始化设置(3)日常处理(4)审查与分析运行结果本章习题:1、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都是会计软件。( )2、下列关于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用性强 B功能全面 C需要初始化处理 D软件质量高3、U8、K/3都是国内开发的主要ERP系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