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广播电视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77304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广播电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广播电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广播电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广播电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广播电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广播电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广播电视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市广播电视规划市广播电视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的发展战略, 结合我市广播电视发展实际, 在十一五期间以建设广播电视网络为主线, 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的突破口, 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 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二、发展目标根据市委、 市政府关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设想及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我市广播电视部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我市广播电视事业

2、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化、 数字化建设,为数字福建闽北工程建设提供网络基础;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采用有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光缆联网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质量, 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到十一五未实现广播电视基本覆盖全市人口,使全市的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 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三、发展重点与布局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建设要抓住广播电1/19视数字化这个重点, 进一步完善全市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 加快广

3、播电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建成以南平市为中心,上连省上,下接县市、区,通达乡村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通过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及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 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促进广播电视网络多功能业务的开展, 推动我市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四、重点支撑项目 1、加快广播电视建设,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通过广播电视的技术改造、 新业务开发及县乡村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建设,实现光缆进村、电缆入户,确保在十一五末使我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7%和 98%,使县乡及90%的行政村能收听到 8 套以上的广播节目,收看到 100 套以上的电视节目。 2、认真落实村村

4、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在巩固发展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 全面完成我市 50 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并通过采取光缆联网、数字卫星电视直播等先进技术手段,继续向 20 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和户户通的最终目标推进。 3、积极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要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及省广播电视局对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安排,我市计划于2008 年完成市县城区及部分乡、村的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到2018 年停止有线模拟电视播出。全面提升有线电视节目的传输和用户收看质量。同时,要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促进全市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

5、。要在十五期间启动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继续-范文最新推荐 -抓好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更新改造,市县两级电视采编设备及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市县广播采编播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开播市级电台的网上广播节目。并按省上统一部署,对市县的电视发射差转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形成全省地面数字电视网。 实现在长途客车上安装数字电视终端设备。使旅客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 4、继续实施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工程。积极拓展思路,加强与电信、联通、移动等网络运营商的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继续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县乡村光缆联网建设。结合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提升农村广播电视

6、网络质量, 扩大农村有线电视联网用户。 在十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光缆联网的基础上,完成 90%行政村的光缆联网建设。 5、努力建成闽北广播电视传输专用网,推进广播电视的产业发展。 要进一步整合市县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完成市与县市、 区、县市、区与县市、区之间广播电视光缆互联互通,改变各县市、区光缆网络各自为营的局面, 形成环绕整个闽北互联互通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从而实现各县市、区广播电视节目网内交流,节目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继续进行城区网及部分乡镇网络的双向改造,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有线电视双向用户达 15 万户以上,为我市有线电视的产业发展及数字闽北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持, 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增值

7、业务,推进我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6、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在完成省至市有线前端设置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延伸到县级广电部门,提高安全播出应急响应能力。3/19五、主要政策措施1、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广电事业发展。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办出闽北地域特色鲜明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应用有线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直播接收、光缆联网等高新技术,结合闽北实际,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幅度增加有线数字电视节目套数,实现有线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广播节目影响,在南武路及南平境内205、316 国道上实现南平广播电

8、台的无缝隙覆盖,并增办一套以宣传闽北北山南水特色为重点的交通旅游广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和收听率,进一步扩大广播影响,为促进南平中心城市发展提供经济信息平台。2、通过资源共享,加快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加强与各网络运营部门的合作,通过自建、合建、租用光缆等方式,共享现有网络资源,多快好省地建设我市广播电视光缆网。3、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创新用人机制。加大市县两级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力度,重新整合市、县两级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围绕南平中心城市建设, 进一步完善南平市广播电视中心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市本级广播电视建设。与此同时,上收延平区广播电视网络,通过有效整合,壮大市级广播电视

9、力量,发挥中心城市广播电视的带头引导作用。坚持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约管理的原则, 在市直属单位和乡镇广电站实行和完善人员聘任、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促进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学使用,充分发挥行业的整体优势和专业特长,推进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范文最新推荐 -发展。 4、盘活广电资产,推进产业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抓住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整体转换这个契机, 深化广电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重组资产,划分出广播电视的可经营与不可经营部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资源优势,开发广播电视增值业务,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产业发展。

10、 5、加强管理,促进广电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技术管理和行业管理,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根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特点,建立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传输和符合信息市场需求的技术维护管理体系,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市广播电视规划飞雪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中学是一所有 46 年历史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以“求实、创新”为校风,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 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 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中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

11、区绿色学校。作为一所老学校, 存在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校园建筑风格不够一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行政人员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社区环境属城乡结合部。1999 年 9 月我校开始新基础教育实验,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5/19校。新基础教育实验已经在我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取得显著成效,在师资培训、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进展。我校新基础教育实验组获得区先进称号, 获得了区成果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在全国性刊物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了新基础教育内容的论文。叶澜教授说: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要制度化。 ”一部分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一要找亮点,找现有的亮点,使这些亮点更亮;二

12、要找可能的亮点,使学校不断扩大亮点,自己感到一年一年在亮起来。中学就有这个味道。”我们对 21 世纪新型学校的创建构想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抓手,以人文氛围为基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家庭社区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支撑。” 我们的创建对策是:“发扬传统,正视现实;弘扬校风,求实创新;拓展亮点,整体推进。”第二部分:创建规划一创建目标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包括课堂、班级和学校。(一)课堂洋溢生命活力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提倡兼容、追求和谐(二)班级充满成长气息1凝聚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干部队伍;每个学生主动寻-范文最新推荐 -找为班级服务的岗位。2创造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超越昨天3上进心:有切实可行的动态发展的班级目标,每一个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4责任心: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对班集体负责、能对自己负责。5时间观:珍惜时间,珍爱生命6效率观:讲究方法,提高效率7宽容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8成熟度:善于反思,调整对策(三)学校焕发勃勃生机创设平等与民主、 开放与创新的现代学校环境。学校的基本活动场要有利于师生的生存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