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72321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三)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_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第1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第2段则全是记游。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

2、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可以说,前洞是宾,后洞是主,作者本来要探索的就是后洞,自然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因为当时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第3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

3、借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益,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

4、讥。这便是作者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第4段,与第1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第5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从而收束全文。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_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

5、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正像梁启超所说:“荆公则学人之文也。”不只是求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才会最后取得成功。这篇文章从这方面也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二、问题探究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_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_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

6、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_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2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三个句子都用“者

7、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这样的判断句学生在初中时即学过一些,可以略作梳理。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个判断句中包含了因果关系,“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关于练习一、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试仿照表中第1、4段的形式,填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然后背诵第2、3两段。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在填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重在说理的特点,为背诵第2、3两段做准备。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第1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8、,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4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结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续表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第2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3段于是余有叹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

9、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结论。要有志,尽吾志。二、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参考答案:道1有碑仆道道。名词,道路。2何可胜道也哉道。动词,说。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道:名词,规律,方法。由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由:名词,原由,原因。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由。介词,从。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文。文字。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刻花纹或文字。至1险以远,则至者少至。到,到达。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至。达到极点的。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10、)至。与“若”连用,表示另提一事。三、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陈述你的观点。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第3段的内容,思考“力”“志”“物”三者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态度,并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分析这种态度给作者的_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

11、在险远,定立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的变法的成败、教训等。教学建议一、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本文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于”“以”等。另外一些“研讨与

12、练习”中没有涉及的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如“舍”“观”“名”“十一”“明”“相”,等等。二、把梳理文章思路、理解叙述议论表达方式的结合等内容与熟读、背诵结合起来,在熟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背诵体会。“研讨与练习一”提供了思路,可以根据表格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三、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举一反三,拓展涵盖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有关资料一、作者介绍(吴汝煜)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_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随做地

13、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_。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固书)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庆历二年(1042)登杨窴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七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嘉祐元年(1056)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_东刑狱、三司度支

14、判官、知制诰等。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_,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_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稗类钞等。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_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在庆历三年(1043),

15、他就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_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张刑部诗序)。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他的文学主张的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他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直接向皇帝陈述政见的奏议。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批评北宋中叶整个_政治制度的_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张“改易更革”;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系统地阐述仁宗在位_年间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劝勉神宗革除“因循末俗之弊”。这类文章具有_严密,析理精微,措词大胆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语气诚敬干脆而又富于鼓动性等特点。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体大思精,近人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惟贾谊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是针砭现实的杂文。如原过使医,短小精悍,巧于用比;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逻辑性很强;闵习知人_世人溺于旧习和君主不能识贤,笔锋锐利,寄慨深远。是人物论和史评。如子贡鲧说伯夷读-_南录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