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7697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由幼儿的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生理特点,成长发育等等因素决定的。主要表现在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 指南中明确指明了,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要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差异的方面与表现,然后遵

2、循指南的思想与理念进行因材施教。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幼儿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记忆力三个方面。这些都是幼儿之间差异较明显的方面。以幼儿时期问题最多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差异为例。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有心理问题原因和生理问题原因两个方面。幼儿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没有勇气。家长和老师会发现很多宝宝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中或是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玩耍。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要多多鼓励幼儿,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调整孩子的心态,调动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多让孩子接触人群,鼓励孩子参与到他人的活动中去。当孩子做出一些以往不曾做到的事情时,要及时的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要孩子相信

3、“我行、我能”。家长和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扬,给予小朋友一定的赞扬和肯定,是帮助小朋友进步和发展最好的方法。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赞扬都是宝宝进步的动力,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发展。幼儿生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单纯的。需要家长带领孩子到医院做详细正规的检查,听取医生的诊断,并根据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积极的配合。从而改善宝宝的生理问题,让宝宝在今后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幼儿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为幼儿发展的速度、已有经验学习方式上存在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灵活机动的因材施教,避免用简单划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幼儿,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安全、愉悦和成功

4、。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待新插班的而且还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绝不能像对待其他幼儿一样提出相同的要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让其情绪稳定,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只要不哭不闹,会独立吃饭我们都会给予鼓励和表扬,给予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慢慢的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最后慢慢融入集体要求中。如果我们不考虑孩子的差异,这个孩子可能会很难融入集体,情绪也会一落千丈,甚至会厌恶上幼儿园。学习和运用指南时,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成人不

5、应要求孩子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应允许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是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老师从心理上和思想上接受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建的个体差异,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台非常敏感的感应器,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态度。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变化,好的影响会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好的影响会赌赛幼儿的个性发展。正如多萝茜.洛.诺尔德在孩子从他们的生

6、活中学习中提到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个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因此老师要做到从心里和思想上真正接纳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善待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指南所提出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