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76968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纸上。2. 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将下面的文字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在方格里,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精彩”。 犹太谚语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霎时ch 诀别ju 威慑 sh 停滞zhB、抹布m 脸颊ji 攥紧zun 匿笑nC、纠纷ji 嘈杂zo 拆散chi

2、煎熬oD、倾向qng 荫蔽yn 绰号chu 攲斜(q)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停滞不前 不求甚解 混为一团 鸦雀无声B、小心冀冀 花团锦簇 宽宏大量 喜出忘外C、独具慧眼 持之以恒 蛛丝马迹 自作主张 D、得意扬扬 问心无愧 洗尔恭听 翻来复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B、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不沾沾自喜呢?C、福海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

3、一项是( )(2分)A、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B、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D、“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泰戈

4、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B、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C、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8根据语境,参照画线句子仿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 。9.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

5、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_,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10古诗词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2)_,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3)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4)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5)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6)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7)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二、 阅读部分(41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11-12题 (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3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9分)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7、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3.解释加点词语。(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俄而雪骤 俄而: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白雪纷纷何所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 15.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分) 16.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呢?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面条的前世今生周大新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吃面条的也

8、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

9、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

10、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

11、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17、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3分)答: 18、面条是哪国人发明的?在文中找到依据并抄下来。(2分)答: 19、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厂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出两点。(4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 (17分)红橘甜了骆驼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

12、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