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76667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07教学实践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不仅提;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意识。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综合考虑学生基础知;兴趣,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108-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第三方企业参观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成效与反思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2、欲,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产生兴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并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理论、增强能力的教学目的。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实习案例教学法可模拟整个商品的物流过程。教师发动、13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采用实习案例教学法后,学生不仅深深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东:西很有用,跟自己平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非常有兴趣,:在之后的理论学习中会更加认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中国物流出版社,1995.:2王加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流出版社,1987.;3刘华.现代物

3、流管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秦明森.实用物流技术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5孟建华.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王自勤.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108-108-108-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文/李树森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时刻面临,但又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重难点更是技巧中的技巧,它应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关键词:中职语文;重点滩点-108-课堂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施展才华、技能的一块阵地,是语文教师的生命场。而每一篇课文、每一

4、节课的知识点究竟落实得怎样?学生到底收获几何?究其原因,就在40分钟的课堂里有没有认真地去关注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备课、教案、作业是我们一直都在忙碌的事情,我们在备什么?在写什么?在留什么?“备学生”备教材”已经是被无数专家、学者嚼烂了的东西,可我们有静心思考过吗?这里的“备”“写”“留”,往往就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屡“试”不高的症结所在。在实际教学中,我有几点肤浅的见解急于与大家共享。一、急需澄清的问题1. 重难点是谁的重难点重难点是谁的重难点?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可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易事。备课,备的是学生和教材,连接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我们语文教师。哪些知识点

5、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在掌握过程中会有困难,哪些知识点则是需要学生密切关注的,教师应该在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前提下来制订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而并非是我们教师的重点与难点。2. 重难点是每一节课的重难点真正的语文课就是重难点解析的过程,也是真正岀彩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教师存有这样一种误解,语文课的重点、难点就是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历来语文教参的编写都是这个模式。但是,这里的重点、难点,是每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力争突破每一节课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效率可言。II:3.重点并非难点,难点亦非重点;重点和难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重点中有难点,难点中有;重点,尤其

6、是语文课,有时重难点难分清。但仔细推敲后,我们不难I:发现,重难点是前后相继、互为表里、有机融入实际教学中的,“在I;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可把重点、难点分成若干小问题、小节、小段,一I:个一个地突破,转难为易”:比方说项链的教学,主人公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解析;无疑是重点,但仅凭一节课40分钟很难解读清楚,学生也很难在;仓促间领悟,怎么办?唯一可行之法是将重点和难点打破,重新排;列组合,这也就是将重点和难点分解到让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如I:果以三个课时计算,第一课时的重难点不妨合二为一,理解文章思I;路;第二课时重点设置为文章中心描写的解析,难点为此段心理描I:写对人物形象解析的作用,这样设置可

7、直接过渡到第三课时全面:理解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积极地讨论人物活动在整个小说中是:怎样完成形象塑造的,如此安排又为何更有利于突岀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与价值取向。I:二、如何确定重点与难点I:“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客观的,符I;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它是建立在吃透教学大纲,分析I:学情,有效掌控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的。I:1.分析学情中职生基础薄弱,学习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已是不争的事教学实践实。但课不能不上,又不能不讲,怎样既兼顾学生的基础,又激发学生“想学”“要学”爱学”的志趣呢?当务之急在于准确把握“学情”每个教师最清楚自己的学生,哪些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综合所

8、有学生的内在因素和有利于调控课堂的外在因素,使二者有机贯通,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职生特点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情分析,就是致力于了解学生,准确定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确立重点与难点,这才是合理有效的岀路。重点与难点是学生的重点与难点。它的确定首要一环就是准确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中职生现有基础的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 紧扣大纲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是考虑重难点的首要选择。超岀大纲要求,无论教师主观上认为它如何重要,也不能视其为重点。脱离了大纲要求势必会造成重难点设置的随意性,“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教学也将是盲目的。因此紧扣大纲来

9、确定重难点,才不至于使语文教学方向发生偏离。3. 有效掌控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的,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而生成,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从某种程度而言,重难点就是教学目标细化和量化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关乎教学中重难点的形成与解决,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目标逐渐实现的过程。如何确定重难点,应着力解决教学目标的制订。4. 文本研读研读文本,最忌讳的莫若越俎代庖。从常规角度审视,教师对文本的掌握仅仅只是教材的外化,他不能直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这里面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内化过程才真正是学生的所得、获益之处。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一种近似真空状态下的误解,仿佛对文本能够

10、做岀别人所没有的见解、主张就是“成功”实则不然,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就如同没有办法去左右学生的认知一样。所以,文本解读更需师生互动参与,这样才会彰显分析、综合、归纳等诸多思维力量的内涵。三、怎样解决重点与难点1. 重点突岀40分钟的课堂,重难点所占比例最大,这部分是整个语文课堂最为关键之处。试以过万重山漫想第二课时为例,教学重点:文章所体现的作者讴歌的内在精神?教学难点:这种内在精神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为文章的重难点可以因文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但总体来看,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内容都是不变的,以重点突岀讲解,以教师为主导,力争通过讲授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至于难点部分则主要通过师生的解析、

11、互动,共同完成。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作者讴歌的内在精神在文章中是如何展现的?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既锻炼了思维,又掌握了方法。2. 难点解析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讲,是倍感吃力的部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分析下才可以化解。在难点解析过程中,其实,是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难点的方法与过程,所谓的“举一2012-07:反三”也无外乎是一种方法而已。最为关键的是,中职生学习语文;是要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与素养,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或者升;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解析就在于向学生传授一种解决问题的I:方法与策略,这里包含的是真正的“语文”学生通过难点解析逐步I:掌握也将是一

12、种方法与能力。为何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很多I: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根本没有掌握这种解析难点的方法。譬如I:荷塘月色一文,重难点历来放在“对第3、4、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I;的赏析”其实,这个问题并非那么的“高不可攀”对于景物描写的I:赏析,我们不妨借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荷塘月色就是“现代1版的世外桃源”,作者所观、所感,均笼罩着一种朦胧、模糊的色彩,:因为此时作者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是彷徨无助的。I;3.交流反馈;这里的交流、反馈是针对教学过程而言的,尤其是在重难点的:解析过程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接受程度如何,在解析中学生领悟I:了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方能奏效。I:教

13、师的讲解与提问伴随着学生的听讲,两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I:配合默契,对于重难点的解决至关重要。理解了的问题,教师却大:讲特讲,做无用功;没有掌握的问题,教师却戛然而止,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同样可以体现岀学生对;每一节课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作业怎么留,留什么,语文教;师必须力争做到“备、讲、留”三者的相互配合。这样的交流和反馈,I:不仅可审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也可审视岀一个语文教师的实际I:教学技能与水平。II:4.适时反思:语文教师不仅要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还要带着问题走岀课堂。I:正如人无完人一样,语文课也有“课无完课”的一面。有限的课堂里I:教师不可能穷尽

14、所有问题,也不可能把学生的所有疑惑一网打尽。I:这里就需要语文教师适时地反思,针对课上的利弊及时纠正,扬长I:避短。可有时是我们听惯了,也听够了一些所谓的高唱凯歌、歌功颂“课”的“高大空”式的话语,真正的功夫在“课外”多听一听不足之处,多记一记亮点所在,多思一思疑点之处,我们的语文课就不:会有望“文”兴叹的尴尬境地了!I:总之,真心地奉劝那些还依然坚持在战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不要盲目地去崇拜那些所谓的“模式”“方法”因为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包打天下,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别人的方法也许是好的,但我们未I:必学得来,学不来反而会有“东施效颦”之感。;参考文献::1史洁莹语文课堂教学突破重点难点的艺术J哈尔滨师I:专学报,2002(02).I:2洪冠英.浅谈语文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把握J教师论坛,II:2002(08).:3荀文彬课堂有效提问六辨J.语文学习,2011(03).;(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