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内固定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76610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臼骨折内固定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臼骨折内固定术1. 适应症髋臼不平滑的骨折将导致创伤性髋关节炎,故必须重建臼顶和后柱 (脚),使获得负重部分的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并防止再脱位,改 善或恢复功能。因之,常适于手术整复及内固定。手术应在复苏和适当准备后尽早进行。如合并前或后脱位,宜急诊先 整复,并骨牵引维持位置和稳定,再进一步切开复位骨折和内固定。内固定的选择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髋臼唇骨折常用螺钉,背或后髋臼 脚(柱)、腹或前髋臼脚(柱)骨折及横骨折则应用钢板;联合骨折的每一 部分均需复位内固定。2. 禁忌症髋臼后唇骨折,折片太碎小,无法进行内固定。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4. 术前准备1. 髋臼骨折未合并脱位者

2、,无需急症手术。如无复合损伤,一般在伤后35d,此时骨盆内损伤面已停止出血,适于选用手术。2. 手术出血可能较多,应预备血。准备齐全可能需用的各型内固定物及器械。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6. 手术步骤1. 切口与入路(1) 后侧切口:适用于髋臼后唇骨折,后柱(脚)骨折、横骨折、T形骨 折及延及髂骨前缘的臼顶粉碎骨折。一般均取俯卧位,屈膝45使坐 骨神经松弛不易被损伤,股骨髁上穿针骨牵引。采用Langenbeck-Koch er切口,以股骨大粗隆上部为中心,向上至髂后上嵴与大粗隆连线外2 /3处,下达大腿外侧下延 10cm(图3.5.1.1.1-5,3.5.1.1.1-6)。为获得更广泛显

3、露,可翻转臀下动静脉根部,在梨状肌止点处切断, 并向上翻转,显露坐骨神经及坐骨大切迹,臀下神经和动静脉。切断 诸小外旋肌并向内翻转,切开下位滑囊,即显露坐骨小切迹和坐骨结 节上缘。股二头肌无需常规切断(图3.5.1.1.1-7)。(2) 髂腹股沟入路(Jude t-Le tournel)可显露耻骨支及耻骨联合、髂耻 线中部及其深部骨面,并可延伸至坐骨大切迹四边形表面。髂腰肌侧 面、髂凹及骶髂关节面至骶骨前面均可进入。故适用于髋臼前柱(脚) 部骨折,包括全髂耻骨前柱(脚)与全部耻骨上支的整复内固定。一般取仰卧位,切口自髂嵴中后1/3交点起,向前经髂前上棘向中线止 于耻骨联合上二横指处。沿髂嵴切开

4、髂骨翼前壁肌附着,连同髂腰肌 一同自髂骨翼内面剥离,直达真骨盆边缘。纱布填塞止血。平行于腹 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切开腹外斜肌腱及皮下环,打开腹股沟管,分离精 索,并予以保护。沿腹股沟韧带上缘锐性切开以显露髂腰肌鞘,找出 股神经妥加保护。沿髂前上棘切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下缘附着时,保 护股外侧皮神经。再沿真骨盆边缘剥离髂肌膜,直至充分显露。于髂 腹部血管内侧分离联合腱及腹横肌腱膜,即进入耻骨后间隙。如有必 要,腹直肌也可从耻骨上缘lcm处切断(图3.5.1.1.1-9, 3.5.1.1.1-10)。(3) 侧方入路:适用于横行穿过髋臼顶的骨折,合并髋臼前柱(脚)的横 行骨折或某些前后柱(脚)同时骨

5、折。一般取侧卧位,两大腿间放置骨盆托架,便于上下调节,结合下肢纵 向牵引以维持股骨头在正确位置。皮肤切口呈“?”号形,起自髂后上棘,沿髂嵴经髂前上棘弯向下,沿 股外侧肌前缘下行,止于股中部。臀肌和阔筋膜张肌自髂嵴下缘剥下,在髂前上棘处沿阔筋膜张肌前缘 肌鞘内进入。避免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沿切口方向切开髂胫束。继续 沿髂骨剥离臀肌,向下翻转,即显露关节囊,并剥离直达大粗隆前缘。 于大粗隆附近切断臀小肌。将此形成的包括3个臀肌和阔筋膜张肌及其 神经血管的组织瓣向后外掀起,即达关节后部覆盖的一层外旋肌群。 切断梨状肌和闭孔内肌,即伸入到整个髋骨后柱(脚)直到坐骨结节上 方,但不超过耻骨体。也可剥露髂凹

6、内面,上达髂耻线平面。(4) 前后联合切口适应于双髋臼脚(柱)和T形骨折。取侧卧位,分别做 前后切口,可广泛显露臼前及后部。2. 整复内固定从生物力学观点,髋臼骨折最重要的是重建臼顶和髋臼后柱,故治疗 必先由这二部分开始。(1) 臼唇骨折,特别是后唇骨折,将影响关节稳定性和负重力的自然分 布,故适应早期整复。单纯关节囊撕脱、骨折片且较大时,可切开显 露后,以手法直接整复,尽少破坏附着骨面的软组织,用一或多枚拉 力螺钉固定。注意钉尖不能穿入臼内。(2) 髋臼后柱(脚)骨折常有关节囊撕脱,每侵及髋臼,骨折碎片可进入 关节内。要求完善复位,并清除关节游离小骨片。可直接手法复位或 用持骨钳维持对位,再

7、用拉力螺钉或动力加压钢板固定。钢板一般为 67孔,塑型力求与骨面附贴,起自坐骨结节上极,至髂骨翼后或臼 顶平面。如髂骨翼方向臼顶尚完整,则整复股骨头后,先穿骨圆针固定维持位 置,再处理骨折。(3) 髋臼前柱及横骨折均用钢板固定,动力加压钢板较一般钢板为佳。联合骨折应仔细分析,每个部分都要求整复和牢固内固定。7. 并发症暂无可参考资料。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9. 术后饮食1.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2.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10. 术后护理术后2448h拔除负压引流或引流物。12周内不负重,23个月骨愈 合后方可负重。11. 注意事项1.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切口和显露,妥善保护相关神经血管 避免损伤。2.重建髋臼时,必须从臼顶和臼后柱开始,恢复关节稳定和生物力学 性能。力求完善整复和稳定。如有骨质缺损,可予植骨填充。3. 螺钉不能穿入臼内,钢板应沿骨盆入口放置,形状应弯曲修整与骨 面紧密附贴。4. 术中渗血较多,需予及时补充,缝合后予以引流或负压吸引。12. 手术影响暂无可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