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7625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师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师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师之道(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为师之道,贵在于导 要促进学生发展,应突出发挥以下“三导”作用。1、 引导作用 引导即引路导向,或叫诱导。它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手段,“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无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新知识、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的引出,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灵活多变的引导,使学生尽快地“上路”。首先是引趣设疑,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关键。其次是激发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迪智慧,培养思维能力。2、 疏导作用所谓疏导,即疏通开导,或叫点拨。(1)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时,教师如果及时疏通,画龙点睛地进行点拨,便能化难为易,使学生茅塞顿开。(

2、2)要热情、灵活、多样。教师若能满腔热忱对待学生,他们思维就能活跃起来,这在教育心理学上叫做“提高了教育的相容度”。3、 指导作用 指导,即指点引导,指示教导。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指导学习方法,好比是教师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掌握。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学,而且随时用正确的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为止。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能越俎代庖。在教师指导下,应该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去摸索、去实践、教师主要是从侧面加以启发指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摸索与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为自己所运用。总之,“善教者,善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